王秀和[1]1996年在《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研究及设计专家系统》文中提出本文以研制和开发高性能的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提高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水平、促进永磁起动机电机的国产化为主题,以其所涉及的关键的、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为提高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的磁极优化能力,对永磁起动机电机的电磁场逆问题——磁极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一方面考虑了多种磁极形状、两种充磁方式、定转子相对运动和电刷偏移的影响,开发了正问题分析软件,另一方面对全局优化算法TABU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适于工程优化的收敛判据,利用典型函数对改进的TABU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将其应用于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电机的磁极优化设计,结合问题的具体特点,方便、高效地实现了剖分网格的自动调整,开发了“永磁起动机电机磁极优化设计电磁场逆问题计算软件”,对“奥迪100”和“木兰”起动机电机进行了磁极优化。 其次,为提高设计专家系统电磁计算的准确性,对影响电磁计算准确性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磁路饱和、磁极形状和充磁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电磁场数值解法对电磁计算中的有关系数,包括计算极弧系数、电枢计算长度、漏磁系数、气隙系数、机壳计算长度和定子轭部磁路计算长度修正系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工程实用的曲线,首次提出了单位端部漏磁系数、机壳计算长度和定子轭部磁路计算长度修正系数的概念;利用解析法分析了永磁起动机电机气隙磁场分布,给出了电枢表面气隙磁密的解析计算方法,据此可进行换向性能的计算。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CAD软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充分证明了所做工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最后,为提高永磁起动机电机的设计水平,本文通过对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如永磁材料和磁极结构的选择、电刷选用原则、起动机电机性能要求的确定方法、设计专家系统初始方案确定方法等的研究和设计经验的搜集整理,得到了初始设计知识库和设计调整知识库;同时,为提高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的知识表达和运用能力,在规则表达形式和推理机方面,定义了一种直观自然的规则表示形式和知识库语法规则,编制了相应的推理机;在设计调整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最优调整”控制策略,将设计过程较快地推向目标状态。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高性能的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
王春喜[2]2015年在《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研究及设计专家系统》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重点是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设计调整中的相关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规则表达形式,建立了相应的知识库开发系统,进一步的提高了知识库的开发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
侯涛, 杨玉波, 王秀和[3]2001年在《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重点研究了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知识库、推理机和设计调整策略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直观自然的规则表达形式 ,定义了一套完善的知识库语法规则 ;建立了知识库开发系统 ,能对知识库进行编辑、修改和自动的语法检查 ,提高了知识库开发效率 ;根据所确定的知识表达方式 ,开发了高效、灵活的推理机。在此基础上 ,开发了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
王秀和, 李芳, 韩怀胜, 冯绍辉[4]2000年在《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该文将专家系统技术与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重点探讨了该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知识库、推理机和设计调整策略等关键问题。
王秀和, 王兴华, 李昭俊[5]1998年在《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的电磁场分析》文中提出为提高气隙磁场分析计算的准确性,考虑了定转子相对运动对电枢电流乃至磁场分布的影响,开发了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电磁场分析软件,并对其气隙磁通波动进行了分析.
王秀和, 孙玲玲, 唐任远[6]1997年在《汽车永磁起动机研究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在综述国内外汽车永磁起动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汽车永磁起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永磁起动机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王秀和, 刘志珍, 王兴华[7]1998年在《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的结构、原理与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新型永磁起动机——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APMSM)的结构和原理,全面分析了其性能特点.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及其与普通永磁起动机(OPMSM)的比较,指出了这种永磁起动机的优点和推广价值.
王秀和, 孙玲玲, 唐任远[8]1997年在《永磁起动机的电磁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准确计算是提高永磁起动机国产化水平的前提,其难点在于气隙磁通的计算。由于永磁起动机的电枢反应较普通永磁直流电动机大得多,换向过程对气隙磁通的影响非常显著。为提高气隙磁场分析计算的准确性,本文考虑了定转子相对运动对电枢电流乃至磁场分布的影响,开发了永磁起动机电磁场分析软件,并对气隙磁通波动进行了分析。
王秀和, 唐任远[9]1998年在《TABU 算法在永磁起动机电磁场逆问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特殊的磁极结构,使得带辅助极普通永磁起动机具有普通永磁起动机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大制动转矩、高空载转速和低永磁材料用量。但主极、辅助极极弧系数配合直接影响磁极材料消耗,最佳配合的选择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首要问题。采用全局优化技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将磁极材料消耗降至最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建立了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磁极优化的数学模型,将全局优化算法—TABU算法应用于这一电磁场逆问题中;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李国建, 王秀和[10]2000年在《不同永磁材料与磁极结构在轿车永磁起动机中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永磁材料和磁极结构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永磁起动机设计的成败 ,是永磁起动机设计者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 ,目前尚无完善的选择原则。为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采用不同永磁材料和磁极结构对奥迪 1 0 0轿车永磁起动机进行了设计 ,并在性能指标、经济性、可靠性和工艺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 ,得出了有关结论 ,可供设计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研究及设计专家系统[D]. 王秀和. 沈阳工业大学. 1996
[2]. 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研究及设计专家系统[J]. 王春喜. 科技与企业. 2015
[3]. 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研究[J]. 侯涛, 杨玉波, 王秀和. 中小型电机. 2001
[4]. 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王秀和, 李芳, 韩怀胜, 冯绍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0
[5]. 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的电磁场分析[J]. 王秀和, 王兴华, 李昭俊.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8
[6]. 汽车永磁起动机研究现状与趋势[J]. 王秀和, 孙玲玲, 唐任远. 汽车电器. 1997
[7]. 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的结构、原理与性能分析[J]. 王秀和, 刘志珍, 王兴华.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8
[8]. 永磁起动机的电磁场分析[J]. 王秀和, 孙玲玲, 唐任远. 中小型电机. 1997
[9]. TABU 算法在永磁起动机电磁场逆问题中的应用[J]. 王秀和, 唐任远. 电机与控制学报. 1998
[10]. 不同永磁材料与磁极结构在轿车永磁起动机中的对比研究[J]. 李国建, 王秀和. 汽车电器.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