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施工夜间作业噪声污染纠纷成因及管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骆晨[1](2021)在《浅析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文中认为近几年来,噪声污染给人们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从2017年11月的环境污染公众举报案件统计来看,关于噪声污染的举报位居第二,仅次于大气污染。在关于噪声的举报中,占比最高的为建筑业,尤其是对夜间建筑施工噪声的意见最大。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存在法律适用错乱、执法主体不明、处罚方式不明确、执法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系列的完善建议。
姚茜倩[2](2020)在《环境标准在侵权法中的适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厘清不同部门制定的环境标准之法律效力和适用情形,才能在司法适用中统一尺度形成公平裁决,使当事人对环境侵权案件判决结果形成稳定的预期。依据新《标准化法》,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基本均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环境监测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均是推荐性环境标准。因此,从环境司法适用的角度而言,只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权利义务界定密切相关,尤其在环境侵权案件审理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渊源意义。此外,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环境侵权范围做出的明确规定,环境侵权行为不仅包括侵害客体为个人或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权益的传统环境污染侵权,也包含侵害客体为生态利益及环境公共利益的生态损害侵权,故本文将以此分类为基础对环境标准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适用方法展开研究。目前,关于环境标准的效力定位,主要存在“法律渊源说”、“准法律渊源说”和“非法律渊源说”三种学说。其中,本文认为“准法律渊源说”更为可行和合乎法理。从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看,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部委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准司法效力,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则不具备此种效力。在环境污染侵权中,污染物排放标准用以判断主体行为过错程度,环境质量标准用于判断侵权因果关系和确定损害结果;在生态损害侵权中,污染物排放标准用以判断侵权主体行为违法性,环境质量标准界定生态损害程度,环境监测标准作为贯穿于污染监测、生态损害赔偿、生态修复全过程的评估依据而存在。在相关标准制定或修订之前,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环境基准具有一定的证据比照意义,因而具有司法参照价值;环境基线在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评估机制中亦具有识别功能,可用于界定受损的生态环境是否恢复到损害发生前的状态。
王祎彤[3](2020)在《建筑施工场界内施工噪声曝露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城市内的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土面,高速的发展带来的必然是某种负面效应,越来越高效、快捷的施工作业是由于施工机具的广泛使用,而施工噪声问题也应运而生。不断加剧的施工噪声就决定了需要更高效的噪声解决办法,对于施工噪声的排放控制,国际相关组织已经有了清晰的界定,限值、听力损伤、不安全行为等相关指标均为在噪声控制方面规定了相关的标准。国际有关于施工噪声的法规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相对成熟,有关噪声曝露极限的相关标准已经制定,世界各国均有对噪声控制的独有指标,但是标准较不统一,多根据自己国情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基础之上对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早在1982年就开始认识到施工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制定了相关标准,控制施工噪声的排放。本研究以“职业健康”理论为出发点,以施工现场实际为侧重点,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为研究视角,以阅香湖工程为空间样板,以文献研究、现场实际噪声监测、主观调查和科学实验为依托,测算施工现场的噪声超出规定范围的程度及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噪声的主观感受。通过大量的现场实际噪声监测制作为期7个月的施工现场的噪声地图,共计26份,分析施工现场噪声曝露的时间、空间关系,并以此作为基础数据编制噪声档案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通过施工现场典型施工机具噪声的采集,对相应的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每个噪声的不同声音特性并结合调查问卷检测不同种类噪声对人产生影响的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进行施工现场对工作人员影响的现状调查,共收集143份问卷筛选除其中的135份,以此确定施工操作人员对现场噪声的感受并分析主观感受与工种和工作年限的相关性,以及对于相同问题由于工种、工作年限的不同产生的差异性;问卷中涉及对于被调查人员的听力频域极限测听,结合其主观感受和频域极限分析不同工种、工作年限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对五个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五组实验,验证噪声对施工人员听力的暂时性影响程度及听力恢复情况,分析不同工种、噪声水平下其听力下降程度和听力回复程度的差异性。本研究主要通过:噪声监测→频谱分析→问卷调查→听力实验的逻辑逐渐完成施工噪声的危害性研究。本研究避开施工噪声对于场界周围人群的影响,主要关注施工现场的职业工作者,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噪声曝露水平制作噪声档案。利用问卷调查探讨建筑施工噪声对于职业工作者的主观影响,创新性的结合听力频域的测听判断不同工种的噪声曝露风险并设计暂时性阈移的听力实验来判断不同工种、噪声水平刺激下的听力下降程度和听力恢复时间。
张忠[4](2020)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够保障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不断向前发展。建立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建立合理科学、准确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才能使我们对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安全程度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关于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的建立及研究,我国目前还处于研究初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和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显着,因此需要对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套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安全评价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危险源辨识、相关评价方法,剖析了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特点,对目前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和安全评价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从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特点,对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和原则进行相关研究,对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初始指标建立进行研究。以专家对各个指标评定分数作为基础数据,根据部分省市地区试行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条例及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指标定量的标准,作为评价的基础。其次,结合危险源识别,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进行指标因素的确认。最后应用层次分析法,从指标区分度的角度,对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初始指标进行运算,形成指标体系。以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项目为样本,运用上述方法,选取数据进行初始指标确定,形成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本文以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项目为实例研究对象,运用建立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对其评价,确定该项目的安全等级。根据每一级评价结果,寻找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从而使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确保施工过程安全进行。
秦鹏程[5](2019)在《新津县声环境质量现状特征及评价》文中提出噪声污染作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技术规范及区划标准,对该县2011-2015年期间声环境定点普查监测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评价了该时期新津县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噪声污染分布特征;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γs定量分析环境噪声变化趋势(当置信度a=5%时,N=5时,Wp=0.90),结合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其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与机动车流量、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人口密度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对噪声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64.5 d B(A)~66.6d B(A)之间,各年度均值达到“好”的等级,其中2011年和2012年最高;其年际变化呈显着下降趋势,与机动车平均流量的年际增长趋势满足负相关性(r2=0.8577);污染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时空特征,轻度以上污染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的交通干道汇聚、企事业单位集中分布、通行效率较低的路段。表明新津县道路交通环境质量并非简单受车流量增加单一因子的影响,而是受城市发展规划布局、作息时间、地铁施工、道路车辆状况以及交管、环保执法部门的管制力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51.5 d B(A)~53.0d B(A)之间,各年度均处于“较好”水平,其中2014年最高;其年际变化总体呈不显着上升趋势,与地区经济(GDP)的年际增长不成倒U形曲线关系,传统EKC理论对新津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指标不完全适用;污染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性和类别性,影响范围最广的是总比例约占50%的生活噪声,其次为工业噪声。表明新津县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较为复杂,并非只受到GDP增长这一因素的显着影响,而可能还受人们生活活动范围、文化娱乐方式、商业经营活动、工业生产强度以及城市管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3)功能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相应标准限值,其中2011年最高,全县昼夜等效声级达到53.1d B(A)。功能区4类标准适用区夜间噪声年际变化呈显着上升趋势,与新津县城区人口密度年际变化情况存在一定相关性(r2=0.2601)。说明新津县城区交通干线两侧夜间噪声污染一定程度上受人口密度的影响。(4)功能区1、2、3类标准适用区噪声在昼夜及4类标准适用区噪声在昼间时段均无显着变化;污染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梯度性,城区噪声污染水平总体符合声环境功能区划相关标准,呈现出正常的声环境污染分布特征,但依然存在局部区域、不同时段的超标情况,噪声污染时空分布极不平衡。表明新津县城区最近并未发生明显倾向性基础设施建设或规划调整,城市格局保持基本稳定,人口流动频繁,生活方式多样化、工业企业生产周期及其监管随机性强、城区施工时间和位置的不确定等。根据以上结论得出,2011-2015年期间新津县建成区内噪声污染水平总体变化趋于平稳,各监测点位的超标率在昼间、夜间均较低。最后,提出了加强城市交通的建设管理和疏导,倡导绿色出行,完善噪声防护设施、加强建筑施工活动的监管,强化引导和宣传,避免人口过度集中,注重社会管理(尤其是夜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政府环保投资力度、合理规划布局、信用管理以及建立完善噪声相关政策体系等防治措施和对策建议。
孙婷婷[6](2019)在《法律视角下非警务活动处置探究》文中指出公安机关的非警务活动过多,成为当前各地公安部门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地区的公安机关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参与非警务活动的现象,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非警务活动对执法环境、执法效能、民警及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都有影响,公安机关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从法律层面来解决,比如职能定位、职责范围、行政协助、社会应急联动等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使非警务活动得到合理分流处置,才能更好的行使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能,推动公安工作朝着法治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使命。本篇论文结合实践工作,从侵害民警合法权益、造成执法效能低下、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论述了非警务活动的消极影响。通过对现阶段的非警务活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总结,以笔者所在的工作地举例,归纳概括了非警务活动的主要类型,从民众法律意识淡薄、部门立法事权划分不清、公安机关职责定位不清等方面分析了非警务活动的成因。文中还对非警务活动的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依法治国的背景,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制定非警务活动处置流程、完善处置机制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有效解决非警务活动处置问题的策略建议。
田娟[7](2019)在《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州市于2019年初废止了实施将近18年的《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文章以此为背景,综合评估其对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做出的贡献,分析目前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西安、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的经验,提出后续应分别从源头控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细化各类噪声污染防治要求、强化法律责任、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推进广州市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并建议从立法层面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和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李林[8](2019)在《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群众越来越重视生活的环境质量好坏。良好的生活环境已是人们选择职业和居住环境所考虑的必要因素,因此防治社会生活噪声对于改善声环境质量有重大的意义。最近几年,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越来越普遍,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噪声:室内刺耳的装修声音、商业活动锣鼓喧天的声音,广场舞巨大的音乐声等等。如今社会生活噪声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环境噪声污染源,成为影响人类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广大市民也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生活噪声的危害,并且尽量在生活中减少噪声的产生。我国解决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措施存在很多的不足。为了营造安静祥和的居住环境,打造和谐社会,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噪声污染措施,完善法律法规。本文围绕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展开研究,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概念、主要来源、特点、危害及污染的严峻形势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及防治现状,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可概述为噪声污染的界定不够严密、环境保护执法取证难、行政制裁力度不足、诉讼中受害方举证难、生活噪声污染致害的赔偿标准欠缺等。在分析了日美德三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得出了加快修订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立法进程、明确新型环境噪声污染源标准、细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与责任、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包括:从立法体系着手,明晰环境噪声污染的界定标准,制定新型社会生活噪声标准。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调合作、丰富执法手段、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完善城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在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司法实践方面,通过完善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诉讼中举证责任制度、使侵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具体化、建立噪声损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几个部分来阐述。此外,加强宣传教育、合理规划场所、提高监测技术也有助于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
王亚敏[9](2019)在《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污染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噪声污染是世界四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建设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噪声超标现象。施工噪声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甚至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严峻的问题。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测试与理论研究,对建筑施工噪声的产生和传播机理进行研究,探索施工噪声的控制指标与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了解了目前对施工噪声污染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长沙市四个处于不同阶段的施工项目进行调研,了解其各阶段的施工内容以及用到的机械设备。利用声级计监测场界的噪声排放值,监测内容包括噪声大小、峰值、波动特征及频谱,总结噪声排放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同时走访工地周边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室内声压级并调查了居民对施工噪声的主观感受。其次,以声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施工场地的实地调研及噪声监测,详细分析了施工噪声的概念、来源和危害,探讨建筑施工噪声的声源特征、各阶段噪声排放特征和噪声传播的影响因素,探索从不同方面控制施工噪声的可行性。再次,对国内外施工噪声标准进行梳理,根据现有标准的优缺点,以环境需求和技术条件为依据,分为选择评价量指标、确定指标划分方法、确定指标限值三个步骤,提出施工场界噪声的控制指标,为施工噪声的控制提供目标依据。最后,通过分析建筑施工噪声超标的成因,对施工场地提出七项布局策略和控制方法,结合不同施工阶段特点,对各阶段的噪声控制提出建议,并形成完整的控制流程。论文为施工噪声的控制目标提供有效依据,并为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策略,有利于施工噪声控制治理工作的开展。
楚晨[10](2019)在《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存在上下位阶法律冲突及法律规范适用混乱的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对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治理的法律规范中排放标准的具体适用范围、禁止夜间施工的时间段和区域重新进行审视。对夜间作业禁止行为的豁免情形进行剖析,理清夜间施工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从法律的适用上提出可增加补充性条款,以方便各地方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完善,保证对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二、建筑施工夜间作业噪声污染纠纷成因及管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施工夜间作业噪声污染纠纷成因及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经过 |
2 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面临的困境 |
2.1 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法律适用错乱 |
2.2 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执法主体不明 |
2.3 对夜间建筑施工噪声的处罚方式不明确 |
2.4 夜间建筑施工噪声防治执法能力不足 |
3 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完善建议 |
3.1 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时间 |
3.2 明确执法主体、处罚方式 |
3.3 施工单位自行制定夜间噪声防治措施 |
4 结语 |
(2)环境标准在侵权法中的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环境侵权的范畴界定 |
2.1 环境侵权涵义的学理争议 |
2.2 环境侵权的类型划分 |
2.2.1 环境污染侵权 |
2.2.2 生态损害侵权 |
3 环境标准的类型与效力定位 |
3.1 环境标准的类型区分 |
3.1.1 新《标准化法》中的环境标准体系 |
3.1.2 环境标准的类型划分 |
3.2 环境标准的效力争议 |
3.2.1 法律渊源说 |
3.2.2 准法律渊源说 |
3.2.3 非法律渊源说 |
3.3 类型化视角下环境标准的效力定位 |
4 环境标准适用现状分析 |
4.1 环境民事私益侵权中适用恣意 |
4.2 生态损害赔偿中适用情形有限 |
4.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适用规则明确 |
5 环境标准在环境污染侵权赔偿中的适用规则 |
5.1 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方法 |
5.1.1 审查环境标准限值 |
5.1.2 审查污染物目录 |
5.1.3 排除适用相关环境标准 |
5.2 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行为过错程度 |
5.3 环境质量标准用于确定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 |
5.3.1 确定损害范围 |
5.3.2 判断环境污染侵权因果关系 |
5.4 免责情形:“合规抗辩”的认定 |
5.4.1 噪声污染侵权中达标抗辩的特殊性 |
5.4.2 其他环境要素污染侵权中达标抗辩的普遍规则 |
6 环境标准在生态损害侵权赔偿中的适用规则 |
6.1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基本构成要件 |
6.2 环境标准在生态损害赔偿中的一般适用方法 |
6.2.1 排污标准:判断行为违法性 |
6.2.2 质量标准:界定生态损害程度 |
6.2.3 监测标准:贯穿全过程的评估依据 |
6.3 特殊适用规则:环境基准与环境基线的参照意义 |
6.3.1 环境基准的参照作用 |
6.3.2 环境基线的识别功能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建筑施工场界内施工噪声曝露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施工噪声的职业性曝露现状 |
1.2.2 建筑施工噪声的非职业性曝露现状 |
1.2.3 建筑施工噪声的前沿研究 |
1.2.4 噪声环境治理 |
1.2.5 职业性听力保护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实地监测 |
1.3.2 问卷调查 |
1.3.3 科学实验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施工噪声影响的既往研究 |
2.1 国际噪声防控体系 |
2.1.1 影响衡量标准 |
2.1.2 职业噪声曝露 |
2.1.3 环境噪声辐射 |
2.2 职业性影响研究趋势 |
2.3 非职业性影响研究趋势 |
第三章 场地内噪声分布及声学特性 |
3.1 场地现状 |
3.1.1 场地自然状况 |
3.1.2 场地内部噪声组成 |
3.2 噪声监测及时空间分布 |
3.2.1 噪声档案编制 |
3.2.2 噪声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
3.2.3 场地噪声监测及噪声分布时空间规律 |
3.2.4 噪声分布分析 |
3.3 典型噪声物理/心理声学特性及影响分析 |
3.3.1 典型噪声原确定 |
3.3.2 采集与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
3.3.3 典型噪声物理声学特性分析 |
3.3.4 典型噪声心理声学特性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施工噪声的长期曝露影响 |
4.1 问卷调查及听力测试 |
4.1.1 访谈式问卷 |
4.1.2 听力测试方法 |
4.2 问卷及听力基础数据 |
4.3 问卷数据分析 |
4.3.1 声环境评价 |
4.3.2 听力影响自评 |
4.4 听力数据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建筑施工噪声的短时曝露影响 |
5.1 听力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5.1.1 实验设计的目的 |
5.1.2 实验流程 |
5.2 实验基础数据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初始听力水平 |
5.3.2 听力下降程度 |
5.3.3 听力恢复程度 |
5.4 结论 |
第六章 对策与展望 |
6.1 对策 |
6.1.1 政策法规层面 |
6.1.2 学术研究层面 |
6.1.3 施工管理与听力保护层面 |
6.1.4 城市建设及场地布局层面 |
6.1.5 预测与成本治理层面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安全体系评价的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特点分析 |
2.2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分析 |
2.2.1 安全管理的独特性 |
2.2.2 安全管理具有复杂性 |
2.2.3 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 |
2.3 现浇混凝土结构与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对比 |
2.4 现浇混凝土结构与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管理对比分析 |
2.4.1 构件装运安全管理对比分析 |
2.4.2 构件吊装安全管理对比分析 |
2.4.3 大型施工设备安全管理的对比分析 |
2.4.4 施工队伍配合安全管理对比分析 |
2.5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事故 |
2.6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
2.6.1 安全定性评价方法 |
2.6.2 安全定量评价方法 |
2.6.3 层次分析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3.1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 |
3.1.1 危险源识别概念 |
3.1.2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危险源识别概述 |
3.1.3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危险源识别内容 |
3.2 选取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的原则 |
3.3 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构建思路与依据 |
3.4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评价内容研究 |
3.5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权重的确定 |
4.1.1 选择权重的确定方法 |
4.1.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1.3 综合权重的计算 |
4.1.4 指标权重重要度分析 |
4.2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等级构建 |
4.2.1 评价等级说明 |
4.2.2 评价等级标准 |
4.3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方法构建 |
4.4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案例评价 |
5.3 案例分析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调查表 |
附录 B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权重专家意见咨询表 |
附录 C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专家反馈汇总表 |
附录 D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权重专家意见汇总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新津县声环境质量现状特征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噪声的形成及危害 |
1.2.2 声环境监测及评价 |
1.2.3 声环境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 |
1.2.4 噪声的防治措施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社会环境概况 |
2.2.1 社会概况 |
2.2.2 经济概况 |
2.2.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2.4 环境治理与保护 |
2.2.5 生态文明建设 |
2.3 土地利用规划概况 |
2.4 小结 |
第三章 声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
3.1 监测区基本特征 |
3.2 相关术语和定义 |
3.2.1 A声级 |
3.2.2 等效连续A声级 |
3.2.3 昼间、夜间 |
3.2.4 累积百分声级 |
3.2.5 交通干线 |
3.2.6 噪声敏感建筑物 |
3.2.7 突发噪声 |
3.3 声环境区划等级划分依据及相关标准 |
3.3.1 声环境等级划分依据 |
3.3.2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
3.4 监测要求和评价方法参数 |
3.4.1 测量、校准仪器 |
3.4.2 气象条件 |
3.4.3 监测时间及监测频次 |
3.4.4 监测方法 |
3.4.5 评价方法 |
3.4.6 评价参数 |
3.5 声环境监测 |
3.5.1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
3.5.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
3.5.3 功能区噪声监测 |
3.6 声环境质量评价 |
3.6.1 道路交通噪声评价 |
3.6.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评价 |
3.6.3 功能区噪声评价 |
3.7 小结 |
3.7.1 道路交通噪声 |
3.7.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
3.7.3 功能区噪声 |
第四章 声环境变化趋势和污染分布特征 |
4.1 道路交通噪声 |
4.1.1 声环境变化趋势 |
4.1.2 声环境污染分布特征 |
4.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
4.2.1 声环境变化趋势 |
4.2.2 声环境污染分布特征 |
4.3 功能区噪声 |
4.3.1 声环境变化趋势 |
4.3.2 声环境污染分布特征 |
4.4 小结 |
4.4.1 道路交通噪声 |
4.4.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
4.4.3 功能区噪声 |
第五章 噪声防治措施及对策 |
5.1 道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
5.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防治措施 |
5.3 功能区噪声防治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法律视角下非警务活动处置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非警务活动界定 |
1.1 警务活动的涵义及特征 |
1.2 非警务活动概念 |
1.3 非警务活动的影响 |
2 非警务活动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
2.1 非警务活动的主要类型 |
2.2 非警务活动的成因 |
3 非警务活动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 |
3.1 联动机制建设不健全 |
3.2 公安机关依然存在“大包大揽”趋势 |
3.3 非警务类活动处置缺失法律依据 |
4 非警务活动处置对策的法律思考 |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2 制定规范化的非警务活动处置流程 |
4.3 完善非警务活动处置机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规定》实施总体情况 |
2 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工业噪声 |
2.2 建筑施工噪声 |
2.3 道路交通噪声 |
2.4 社会生活噪声 |
3 国内先进城市环境噪声地方立法发展趋势 |
3.1 西安市 |
3.2 深圳市 |
3.3 上海市 |
4 广州市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意见及建议 |
4.1 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源头控制 |
4.2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
4.3 细化各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要求 |
4.4 强化环境噪声的法律责任 |
4.5 引入环境噪声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机制 |
4.6 探索环境噪声经济激励手段 |
5 结语 |
(8)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概述 |
(一)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概念和来源 |
(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特点分析 |
(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危害 |
1. 生理危害的表现形式 |
2. 心理危害的表现形式 |
二、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现状考察 |
(一)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严峻形势 |
(二)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现状 |
1. 立法体系 |
2. 实施情况 |
(三)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界定不够严密 |
2. 低频噪声排放标准不明确 |
3. 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 |
4. 诉讼中受害方救济难 |
三、域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经验 |
(一)域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
1. 美国 |
2. 德国 |
3. 日本 |
(二)域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经验借鉴 |
1. 加快修订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立法进程 |
2. 明确新型环境噪声污染源标准 |
3. 细化行政部门的权力与责任 |
4.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
四、完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 |
(一)健全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立法体系 |
1. 明晰污染的界定标准 |
2. 制定新型噪声污染源标准 |
(二)巩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执法体制 |
1. 明确职责分工 |
2. 丰富执法手段 |
3. 加大处罚力度 |
4. 提高专业素质 |
(三)改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司法制度 |
1. 完善环境噪声污染诉讼举证制度 |
2. 明确环境噪声致害裁判标准 |
3. 建立环境噪声损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四)完善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法制的其他建议 |
1. 加强宣传教育 |
2. 合理规划场所 |
3. 提高监测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污染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噪声的测量与模拟 |
1.2.2 噪声的评价方法 |
1.2.3 噪声的评价标准 |
1.2.4 噪声的控制策略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施工场地噪声现状调研 |
2.1 测试目的和方案 |
2.1.1 测试目的 |
2.1.2 测试方案 |
2.2 施工场界噪声监测分析 |
2.2.1 某住宅1 项目土方阶段 |
2.2.2 某住宅2 项目桩基阶段 |
2.2.3 某医院项目主体阶段 |
2.2.4 某宾馆项目装修阶段 |
2.3 测试总结 |
2.4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主观评价分析 |
2.4.1 基本信息 |
2.4.2 调查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场地噪声声源特征和传播机理分析 |
3.1 施工噪声基本概念 |
3.1.1 施工噪声的概念 |
3.1.2 施工噪声的来源 |
3.1.3 施工噪声的危害 |
3.2 施工机械的噪声成分分析 |
3.2.1 噪声的频谱 |
3.2.2 施工机械的频谱分布 |
3.3 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特点分析 |
3.3.1 土石方阶段 |
3.3.2 桩基阶段 |
3.3.3 主体阶段 |
3.3.4 装修阶段 |
3.3.5 施工噪声的特点 |
3.4 施工场地噪声传播机理与影响因素 |
3.4.1 声的传播基础理论 |
3.4.2 施工噪声的叠加 |
3.4.3 施工噪声的衰减 |
3.5 施工噪声控制的可行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施工场地噪声污染的控制指标优化 |
4.1 现有标准及不足点 |
4.1.1 国外相关标准 |
4.1.2 国内相关标准 |
4.1.3 存在的问题 |
4.2 施工场界控制指标制定的依据 |
4.2.1 环境需求 |
4.2.2 技术条件 |
4.3 确定评价量指标 |
4.3.1 噪声的评价量指标 |
4.3.2 评价量指标分析与选择 |
4.4 确定指标划分方法 |
4.4.1 指标划分方法 |
4.4.2 指标划分方法分析与选择 |
4.5 确定指标限值 |
4.5.1 指标限值的确定思路 |
4.5.2 监测站数据分析 |
4.5.3 降噪可行性分析 |
4.5.4 基于多因素的指标调整 |
4.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控制指标(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施工场地噪声污染的控制方法研究 |
5.1 施工噪声超标成因和控制原则 |
5.1.1 施工噪声超标成因 |
5.1.2 施工噪声控制原则 |
5.2 噪声控制方法 |
5.2.1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
5.2.2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
5.2.3 规范工人施工行为 |
5.2.4 减少施工现场作业 |
5.2.5 控制机械设备噪声 |
5.2.6 利用声屏障与隔声罩 |
5.2.7 改造外窗隔声性能 |
5.3 不同阶段控制方法应用 |
5.3.1 土石方阶段 |
5.3.2 桩基阶段 |
5.3.3 主体阶段 |
5.3.4 装修阶段 |
5.4 施工场地噪声控制步骤 |
5.3.1 预测噪声值 |
5.3.2 确定降噪量 |
5.3.3 选择控制方法 |
5.3.4 评估与调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B 调研中各监测点噪声频谱统计 |
附录 C 长沙市施工场地噪声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 D 长沙市施工噪声调研主观感受数据整理 |
致谢 |
(10)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之缘起 |
2 夜间施工噪声禁止性规定及其例外 |
2.1 禁止夜间施工的时间范围 |
2.2 禁止夜间施工的地域范围 |
2.3 禁止夜间施工的行为及例外 |
3 夜间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法律依据完善 |
3.1 根据季节性变化和生活作息及时调整禁止施工时间 |
3.2 根据功能区域的不同区别对待 |
四、建筑施工夜间作业噪声污染纠纷成因及管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J]. 骆晨. 现代盐化工, 2021(01)
- [2]环境标准在侵权法中的适用研究[D]. 姚茜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建筑施工场界内施工噪声曝露及影响研究[D]. 王祎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 张忠.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3)
- [5]新津县声环境质量现状特征及评价[D]. 秦鹏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6]法律视角下非警务活动处置探究[D]. 孙婷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
- [7]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 田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5)
- [8]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D]. 李林. 河南大学, 2019(01)
- [9]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 王亚敏. 湖南大学, 2019(07)
- [10]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分析[J]. 楚晨.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