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器具以及安全保护系统一体化的研发论文_于建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阐述通过学习和开发户外攀岩运动装备并应用于电力高空作业,通过现场实验实现电力高空作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效果,并且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多种高空作业项目。同时实现电力高空作业安全、实用及便捷一体化发展的效果。

关键词:高处作业;全过程保护;户外高空运动装备

高空坠落事故是电力工作最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从电力行业的诞生到现在依然频繁发生,杜而不绝,使得安全成本不断增大,效率反而降低。其次是人类有天然的高空恐惧感,越高空则心理负担则越大,严重影响技能水平的发挥。其三是使得基层员工的工作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人力资源浪费,团队和谐受到较大的影响。其四因为安全的理由使得高空作业的措施和手续越来越烦琐,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其五是员工技能水平的退化,导致基本的作业变得困难和害怕。

正文:

一、电力高空作业存在问题的要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高空坠落事故的安全隐患还无法克服。《安规-电力线路(9.2.1)》规定--高空作业、移动过程中必须全过程保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电力高空作业的攀登、移动还无法达到全过程保护的安全状态。部分杆塔安装了“轨道式全过程保护装置”因各种原因在现实工作中无法执行;作业人员因为意识淡薄,怕麻烦和持侥幸心理等等原因而忽略安全带的保护,这是我们常说的高空坠落的基本原因。二是工器具的落后。输电线路大多在高山荒岭之中,杆塔动辄数十米高,员工作业中需要承受极大的劳动量。在高空作业和地面有本质的区别,高空的恐惧感、受力状态、作业空间等多种条件的局限,因此所需的工器具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安全又实用,功能多又轻便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工器具大多是传统或已使用时间很久的款式,沉重和功能单一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受到极大的阻碍。三是作业方法的落后,输电工作几十年未变的作业方式带有严重的滞后性。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员工依然延续几十年前的作业方式,继续以前的安全隐患和低工作效率。

二、新型工器具及安全作业的开展

直到现在,国内外的电力高空作业基本采用徒手攀登为主,工作人员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方式攀登或移动,这种工作方式带来严重的“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电力部门采用了许多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电力杆塔结构的不确定性,使得一些“全过程保护”类的安全装置难尽人意而无法施用,导致作业人员被迫采用最原始的攀登或移动方式,这是“事故”始终无法根治的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研制新的高空作业的工具、方法来解决目前高空作业安全方面的不足,改变现时人人自危的作业方式,创造员工安心,领导放心工作环境,

1、新型工器具及安全作业防坠落保护的的基本原理

高空作业人员在杆塔上移动(攀登)的塔材上安装上安全绳扣挂点,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然后将随身携带的保护绳穿过绳扣,安全绳的末端掌握在上方或下方的人的手上,通过防坠器的控制进行坠落保护。当攀登者坠落时最多掉下几米就得到之前安装的安全支点的悬吊,冲击力将被整个保护系统吸收,尤其是被绳索吸收,从而增加安全系数,保护坠落人员的安全。这样既保证了速度又保证了安全,两者得到了相对的平衡。

2 主要涉及的工器具:1)户外安全带;2)保护绳;3)挂点(扁带+挂锁);4)防坠器

3、新型工器具及安全作业在安全方面的实验开展

3.1实验1:立塔、检修攀登、移动全过程保护

3.1.1具体方案:1)立塔时在主材顶端挂一条安全绳,作业人员悬挂防坠器扣在安全绳上沿竖立的铁塔上下、左右移动或临时作业,并随着铁塔的升高而实现全过程保护。

2)检修时先锋人扣好安全绳先上,每攀登一段距离安装快挂,安全绳穿过快挂,地面保护人使用防坠器控制安全绳以防止攀登人员的坠落。

3.1.2总结:通过使用新型工具、方法在高空攀登移动方面的实验,我们确定了使用新方案时基本达到了高空全过程保护的效果,同时达到了速度和效率的平衡,操作简单、容易,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胜任工作要求。其次,高空作业人员之间可以起到安全互相保护、安全无遗漏的作用。其三,当发生高空坠落时,坠落人员基本不受到冲击伤害并达到安全保护的效果。

3.2 实验2:高空作业 “拯救”保护

高空作业是安全隐患严重的工作,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伤害情况,但是我们高空的拯救却是一个空白和盲点,我们完全缺乏这方面的安全理念和培训,当真的出现事故和伤害时势必造成无法救助或伤情延误的后果,显然电力工作安全的“拯救”内容需要补充,我们通过新型工器具和安全方法达到这个要求。

3.2.1具体方案:1)下方保护:由下方拯救人员释放伤者下塔;2)上方保护:由上方拯救人员释放伤者下塔;3)双人保护:由拯救人员亲自保护伤者下塔。

结论:证实新型安全工器具及作业方式在电力高空作业时具有高空拯救的效果。

三、新型工器具及安全作业在实用性方面的实验开展

一种工器具要得到认可、接受或推广,一般需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安全、实用(多种用途)、便捷(快速和容易)。达到多种效果的工具才会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认可或推广,否则就有可能造成选择性弃用的现象。我们计划在新型安全工器具的母本基础上实现多种高空作业项目,充分发挥这套安全工器具实用的效果。

1、新型工器具工作实用性的基本原理

主要采用户外高空安全带及配套工具,户外安全带不能独立使用,必须和保护绳相连共用才达到保护作用。户外安全带必须束缚两大腿(类似电力全身式安全带),安全带只有腹中的一个受力吊点,与现用的电力安全带腰二侧受力点不一样。在工作时,户外安全带受力使人体呈悬吊坐式状态,腰、两腿同时受力使身体向上并保持平衡。其优点如下:1)以“端坐”状态作业可以保持长时间的工作。2)人体不会因为安全带的缠绕承受伤害或痛苦。3)当人体悬吊时,保护绳始终受力状态,对作业有极大的便利和克服高空恐惧心理,

2 开展高空作业项目主要使用的工器具

1、锁具2、上升器,3、下降器,4、后备防坠器,5、绳梯,6、滑轮

3、开展高空作业实用性方面的实验

3.1 实验3:更换悬垂绝缘子作业

1、具体方案:1)以全过程保护方式(实验一)移动到工作点(绝缘子挂点处);2)将保护绳固定在绝缘子挂点上侧,利用下降器(上升器)下降(上升)到绝缘子的工作位置,悬空安装合成绝缘子。

2、总结:这个实验主要验证新型安全工器具及作业方式在高空作业时具有垂直上下灵活移动的特点,通过现场检修实验证实,新工具和作业方式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克服高空恐惧的心理,使工器具减少、作业范围广、快捷。与现在的工作方式相比效率明显提高。

3.2 实验4:安装导线防震锤作业

3.2.1、具体方案:1)将保护绳固定在横担处,利用下降器(上升器)下降(上升)到导线上;2)利用滑轮等移动到导线外侧安装防震锤或修补导线,作业完毕拉绳索沿路返回;

3.2.2总结:这个实验主要验证新型安全工器具及作业方式在高空作业时具有左右移动的特点。通过现场检修实验证实,新工具和作业方式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这项原本高难度的作业变得简单和安全。比如施工队员在紧线时要手牵沉重的钢丝绳“坐线”移动,现在只需一个载人滑轮就能简单完成了。

3.3 实验5:带电更换间隔棒

3.3.1具体方案:1)在铁塔上抛挂保护绳在导线上(或使用无人抛挂,已成功进行实验),下方人员扯保护绳到工作点,工作人员固定保护绳一头。攀登者使用上升器沿保护绳攀登到导线工作点。2)工作人员悬空作业,配合滑轮、绳梯等大范围移动。工作完毕后使用下降器返回。

3.3.2总结:这个实验主要验证新型安全工器具及作业方式具有高空带电作业的优点。带电作业时需要非常严格的安全措施及繁重的安全工器具,更需要有多人协助配合才能完成一项简单的作业。使用新工具及方法后,高空带电作业与现作业方式相比更为安全、简单、实用和快捷。备注:这项作业已经过现场验证。

结语:

通过一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现场检修实践,我们得出结论。这项课题所优化的成果是适用于我们线路工作中常见的高空作业项目,基本达到了安全、作业和便捷一体化的效果,具有可行性可推广性。我们总结这套新型工器具及安全作业一体化课题的效果如下:

1、实现了高空作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保护。基本消除了高空坠落事故的安全隐患,克服高空恐惧的心理,为一系列的高空作业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的保障。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新工具和新方法,使高空作业变得简单、容易和快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新型工器具利用率高,一物多用,实际减少了的工具数量和劳累强度;

3、新型安全工器具适用性广、工作范围大以及能完成多种难度大的作业;

4、减负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了这套“新型工器具以及安全保护系统”,等于在我们的杆塔上都安装了流动的“轨道式全过程保护”装置,大大提高安全和经济效益;

4、优化人力资源,快乐工作。电力工作如果采用这套新型高空装备、技术和安全措施,电力高空作业就相当于拿着工资的户外高空运动,显然这是一项使员工开心、家属安心和领导放心的工作。

论文作者:于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新型工器具以及安全保护系统一体化的研发论文_于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