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论文_叶丽娟,李银梅,

叶丽娟 李银梅 (泗阳县中医院;江苏泗阳223700)【摘要】目的探讨“333培训模式”在新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 方法护理部成立教学培训小组,采用“333培训模式”对新护士进行全面系统培训。结果新护士计划评估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等明显提高。结论 “333培训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为新护士的培养拓宽思路。【关键词】新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护士的核心能力是1990年由潘汉尔德和汉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正式提出,是护士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良好的业务技术、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1]。为适应专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2]。为了让新护士尽快具备核心能力,需加强专业发展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以提高核心能力水平[3],我院根据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对新护士培训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方案可以总结为“333培训模式”,即进行3周岗前培训,试用期3个月强化培训和3年规范化培训,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5年6月至8月我院41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专学历8人,大专学历32人,本科学历1人,年龄18~25岁。1.2方法 护理部成立护理教学小组,参照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讨论制定年轻护士培训计划及培训清单,即“333培训模式”。1.2.1岗前培训(3周)强化爱岗敬业思想教育,重视护士应急、沟通能力培养。第一周:理论培训包括医院环境、医院文化、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等。第二周:操作培训如静脉输液、留置针封管、心肺复苏等,其中心肺复苏为必考项目。示教时强调隐私保护及人文关怀,在操作结束融入垃圾分类、消毒液如何配置等知识的讲解。心肺复苏操作采取特色工作坊形式进行示教,示教后分组练习,每项操作需练习3次及以上。第三周:进行护士服务礼仪、沟通情景模拟、应急预案培训。1.2.2试用期培训(3个月)第一个月:了解科室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第二个月:掌握本科室常用基础操作、专科操作和常见病种护理常规;第三个月:掌握抢救车药品摆放和抢救设备的使用。培训清单以周为单位,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特点细化培训内容。岗前培训结束分配入科,各科室按培训清单进行培训与考核。试用期结束对其进行临床工作能力考核,考核合格进入下一阶段培训,不合格者继续培训。1.2.3规范化培训(3年)工作第3-18个月护士,对其进行核心制度、安全风险评估等培训,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科内临床护士工作能力考核;工作第19-36个月进行临床轮科培训,对此阶段护士进行临床科室轮转,内、外科各选一科,妇产、儿科各选一科,急诊、ICU、手术室各选一科,每科轮转3-6个月,在轮转科室必须有一例自己主查的护理查房,每个月护士长继续对其进行临床实境考核。鼓励其观看人文类书籍和电影,参加读书报告会,工作中养成勤思考、查资料、多总结的习惯。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护理部组织年轻护士座谈会,并进行晋级考核,双向选择后定科。1.3观察指标 比较护士培训前后综合能力评分。对规范化培训后护士进行床边护理体检考核、理论操作考核、情景模拟、病例讨论汇报、突发情况处置等方面考核,分别评价其计划评估能力、专业维度、沟通协调能力、领导与教育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岗位胜任能力由科室护士长根据其在临床工作中表现进行打分。1.4统计学方法 收集管理考核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培训后新护士的计划评估能力、领导与教育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维度、团队合作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采用系统方法培训护士,能够有效增强护士核心能力,提升潜力[4],2012年5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5] ,该文件指出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采用以上“333培训模式”对新护士进行系统的培训,能够让新护士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具备胜任临床工作的能力。在护士培训中应注重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6] 。该培训模式能够围绕护士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培训方法灵活多样,培训对象更容易接受,效果更加明显。该培训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核心能力,使新护士能够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护理人才,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满意的护理服务。参考文献:[1] 徐海红,边亚滨,杨华珠,邱敏莲,刘永平.不同培养模式的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7-9[2] 谢丽娇,刘长节.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03-104[3] 杨旭虹,黄素群.重庆市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重庆医学,2017,46(35):4983-4986[4] 梁娟,陆皓.基于系统论的ICU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中华现代护理杂杂志,2016,22(17):2475-248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 2012—05—04)[2013—12—07].[6] 李颖雅,江志潇,冯晓玲.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全科护理,2016,14(32):3351-3353叶丽娟,女,副主任护师,联系电话13815745656

论文作者:叶丽娟,李银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333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论文_叶丽娟,李银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