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综合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是对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简约的、纲要式的分析。文章认为:1、马克思对现代化范畴的界定是全方位的, 它本质上是指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生活方式的生成;2、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是反思的、批判的,其反思和批判的立足点是“以主体为本位”的价值方法论和人、实践(劳动)、社会、历史“四位一体”的历史辩证法。
关键词 现代化 反思的批判的 主体本体 四位一体
一、现代化范畴的一般理论规定性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诞生于19世纪的40~80年代,《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包括手稿)及有关人类学的笔记、通信和恩格斯的一些著作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创立和完善其现代化理论之时,正值工业革命趋于完成之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它本身也处于各种危机之中,同时欧洲无产阶级还在为摆脱自己的沉重苦难而开展广泛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因此,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作为这一历史现实的产物,其首要特征就是它是反思的、批判的。
所谓反思的,亦就是,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是对西欧现代化发生、发展过程在事后所作的分析、概括及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这种反思的特性所决定,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丝毫也不带有那些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如“神圣家族”对历史该如何地进行的指手划脚的矫揉造作,而具有强烈的现实历史感。坚实的现实历史基础,使马克思克服了种种意识形态干扰——包括来自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亚当·斯密、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普鲁东及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潮等等各方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思想观念形态的干扰,跨越观念思想和国家、政治的藩蓠,直接深入到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之中,从而揭示出现代社会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指明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是批判的。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方式下广大劳动群众苦难命运的人道主义关心,当然地是马克思现代化理论批判性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但是,马克思的批判并不停留在一般的道义愤慨的抽象层面上,而是把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道主义情怀融合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分析之中。马克思指出:“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1 〕正是这种将人道主义精神融合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之中的科学态度,促使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的人道主义情怀自始至终都贯注于改造社会、“消灭雇佣制度”这一根本点,指出工人的斗争不应当只局限于提高工资之类的“游击式的搏斗”范围。
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人道主义批判性,其震撼人心和震撼整个现代社会的革命力量,从本质上讲,来自于历史发展自身的必然性和揭示这一必然性的理论的逻辑力量。马克思指出:“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2 〕正是通过分析现代化生产力发展及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合乎事物客观逻辑地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共产主义制度、“物化社会”必然要被“自主社会”〔3〕所取代。因此,在这里, 一般的道义上的人道主义情怀已转换为历史自身的逻辑力量,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的道义批判转换为历史自身的批判,进而,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中所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是较之道德伦理学或人类文化价值学意义上人道主义更为广博和现实的、社会历史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宏伟体系。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意味着人类生产力向更高阶段的跳跃和发展,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更新和交往的高度社会化,也意味着人们一系列观念形态的创新……,更为重要的还在于,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还认为人类作为主体将通过现代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发扬其主体性,“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4〕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处处散发出历史老人和哲学老人的深邃智慧。这是一个将现代化放诸历史、人性、价值实践——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和人的活动的时空展现形式等广阔背景作史学、哲学透析的智慧历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由哲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哲学——人类文化学等多元经络所编织起来的立体体系。对人(个人)、实践活动、社会、历史四者关系的一体性解释,使马克思对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始终沿着“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的辩证法路线迈进。
马克思对于现代化所持的标准(尽管他从未以特定的方式使用过这个术语),是全方位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在本质上它是指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生活方式的生成。因而,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着人类全部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方式的变革,阶级和国家、民族关系的嬗变,以及个人人生观念的变化。因此,马克思关于现代化所持的标准,与20世纪社会科学文献中广为流行的标准有着非常相似的一面,“那就是突出具有普遍性的、具体的和成就取向的准则,高度的灵活性,以及基于成就的阶级开放体制。”〔5〕
但是,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并没有把“增长——发展”概念置于中心地位来讨论。在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中,生产方式范畴远比“增长——发展”概念更加贴近和深入现代化的本质。生产方式范畴在马克思那里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以机器体系这一工具生产力和劳动分工为基础,生产过程的合理化和相互依存,以及把这个新的社会形式推向全球,创造“世界历史”的内在动力。
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诞生、发展和确立,需要一系列的先决条件,这些先决条件的产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由于先现代化国家和后起现代化国家所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的差异,走上现代化的途径及其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出现于中世纪晚期并最终使资产阶级世界与工业化兴起的,是一种活动范围的缓慢分化,由此导致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作为自主领域,从“政治——宗教”领域分化来,并不再受到封建制度在伦理上、宗教上和政治上的种种约束。马克思沿用黑格尔的说法,把这一领域称作“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现代化起源的先决条件。市民社会领域的产生是随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而开始的。自12世纪起,城市自治运动席卷西欧,各个城市及其新兴的市民阶级,竭力使自己摆脱世俗的和宗教的领主,摆脱他们的领主强权加在经济自由活动之上的种种束缚;他们要通过改革反商业的宗教伦理,洗刷“高利贷”等一类概念和在中世纪基督教教义、封建骑士制度影响下的一般商业活动所留下的污迹,使经济活动离开各种道德戒律而中立化,从而能够放开手脚从事经济活动,以应付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生产出比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伦理所允许的更多的商品。〔6〕因此,从历史的起源上看, 如果要将马克思与韦伯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话,那么韦伯关于资本主义导源于新教伦理的看法,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关于现代化起源理论中未予充分阐述的历史过程一个阶段的某个社会环节的高度发挥,换言之,韦伯的看法,部分地是正确的,但是加以绝对化,则是错误的。马克思较之于韦伯,对现代化成因的追溯,不仅时间上要早得多,而且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也要广泛得多。
将市民社会作为现代化的诞生地,在理论上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是一个将生产方式范畴作为分析方法手段进行的科学实证过程,它突出了经济关系、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性,超越了认识仅仅停留在以经济增长、财富的量的大小为依据的表象性分析,而深入到历史过程的本质。其理论成果是区分了“城市”和“市民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市民社会是与城市经济相联系的,但只有产生、分化出市民社会的城市才可能为现代化工业化提供先决条件。马克思在论述印度的情况时,明确地强调说,印度及亚洲的城市只不过是王室的营地而已,它的兴起与败落完全取决于一名君主或一个王朝的命运,因此只有其盛衰变化,而与其经济、社会进步绝无关系。〔7〕同样,在16、17 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尽管获得了丰厚的经济资源,可是在那里并没有出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因为它的城市绝未使自己摆脱王室、封建主式基督教会的宗主权,所以缺乏变革的市民社会基础,“看不到加速发展的、合理组织的及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8〕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化决不是某一项经济因素或手段的运用问题,也不是某一种观念的结果,而是一个社会结构根本改造(不论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快速的还是缓慢的)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形态重建和政治、意识形态重构的社会历史过程。
人类开始自己现代化历史的最早形式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实现的,它一旦启动,便按照固有的客观逻辑进行。现代化内在的向全球扩张的趋势,创造出“世界历史”,打断了非西欧民族和国家原有的历史连续性。并因此而产生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全球范围的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多种形式的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殖民反殖民的冲突。
进而,在“世界历史”的既定条件下,非欧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地发展现代化,构成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中的另一中心点。
在资本主义殖民地和殖民主义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一方面对殖民过程中殖民地人民所遭受的痛苦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在历史必然性的立场上,又表示肯定资本主义对非欧国家的入侵和扩张,认为这是非欧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它打破了被入侵国家的社会的、经济的原有结构,在这些没有至少在当时没有现代化可能性的国家和民族强行契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俄国农业公社能否不经自杀而导入现代化轨道的问题,激起了马克思关于将历史必然性和人道主义价值取向统一起来的现代化新模式的强烈兴趣。一方面,针对19世纪60—80年代俄国社会的客观发展情况,马克思认为,俄国农业公社必然会因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车轮所碾碎;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如果俄国产生一场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互相补充的社会革命,把俄国农业公社引导到正常的状态下,并吸收资本主义现代化成就于农业公社之中,则将产生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由此,马克思提出了“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现代化道路的设想。
“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是一个具有充分张力的决定论理论,现代化是一个有着本质的统一性和形式多样性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本质的统一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具体统一的客观根源在于,现代化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方式在时间和空间展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必然性和复杂性。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般逻辑,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作用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的多变性、复杂性交织在一起——复杂性、多变性中实现的。这种多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般逻辑不可能按一种固定的单一的图式来进行。因而,国内外那种把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描述成“一种简单化的单向度的”、“线性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张力和弹性,给人类尤其是后起现代化国家和民族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现代化实践领域:从现代化主体的重新锻造、现代化道路的选择,直到现代化某一政策、措施的落实,机构的设置……等。
二、以主体为本体的价值批判方法论导向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作为一部历史哲学——实证社会学性质的宏大体系,首先是从它的价值观和社会历史观入手建立起来的。
毫无疑问,任何一种现代化的历史哲学理论,其创立者的历史价值观总是在理论体系中居于一种核心地位,是理论体系的灵魂。因此,我们的讨论也就从马克思的价值取向、价值方法谈起。与一切旧的历史哲学理论不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现代化理论的根本要义就是它不仅力图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哲学价值取向。这是人类自有哲学以来第一次向自身提出如此之高的实践要求,它是第一次真正深入现实历史——现代化历史运动过程之中的实践哲学。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历史价值理论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哲学的总纲领是,通过“武器的批判”,通过“改变世界”,“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和“人的解放”。〔9〕由此,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现代化理论也就势必贯彻着人道主义精神。
鼓吹并力图实现人道主义精神,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时代主题。近代以来的一切社会历史哲学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这一时代主题。马克思的独特之处是他依据现代化运动的历史现实给这一时代主题注入新的现实的内容,要求在实现资产阶级的从宗教禁锢和封建主义束缚解脱出来的“政治解放”的同时,实现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解脱出来的“人类解放”。为此,他的历史哲学的理论中心点也就从以往哲学的对宗教的批判转入到对现实的世俗社会的批判,从中表现出唯物主义的彻底人道主义特征,并成为首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方法原则。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是从费尔巴哈那里起步的,同时又是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发展起来的。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现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0〕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它拉开了马克思对现代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的序幕。而实现这一转折的立足点就是:“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1〕。“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一命题的巨大意义在于,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向作出唯物主义的解答迈出了第一步,并为后来马克思自己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的深入研究铺平了道路。
对人的唯心主义研究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有生命的人,或从生物学出发,把人看作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存在。与此相反,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研究方法则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通过对人的现实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考察,揭示人的价值本体论意义,并以此为价值批判的尺度,批判现存社会。
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两个方面的考察,马克思高度真实地凸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赋予人的主体性以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含义(或者说价值学上的本体论地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作为主体,他不仅是物质交换过程中的设计者、能动者,而且赋予物以能动形态,使物上升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工具系统),上升为社会存在物,进而使整个自然界成为人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客体对象和为人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界成为价值客体,人成为价值本体。
当然,自然界构成为价值客体,人成为价值本体,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历史过程中都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社会。个人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与整个社会一起,才成为现实的价值本体。社会性是人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内在本性。诚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2〕
主体在价值论上的本体地位,是马克思对人所设定的逻辑上的本然状态,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所企求的应然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一直与主体的逻辑上的本然状态处于相分离相对立的关系中,也即人生活在异化的状态中。马克思的时代,正是自由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在最近一百年中所产生的生产力要超过以往全部历史的生产力总和,这在理论的抽象层面上来看,应该说是对主体本体地位的弘扬,是人类向其逻辑上的本然状态的逼近。遗憾的是,工业的发展却使人与逻辑上的本然状态更加疏远了。在逻辑本然状态中,“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增长”,是主体本体地位的确立和价值客体向主体呈现、实现的过程,但在现实生活状态中,自然界虽被提升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生产工具系统构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但在另一方面,“工人被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13〕。而且,工人还必须像奴隶一般地从属和服从机器、机器体系。
对异化状况的进一步考察表明,“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14〕进而,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或财产私有制作为人与自然界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异化的确证,是人的社会性的自我分裂、社会分裂的产物(最初表现为分工、尔后表现为阶级的产物)。而私有财产一经确立,又反过来加深了人的社会的自我分裂,社会分裂,结果它们“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15〕
因此,克服异化、实现人的解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消除人的社会性的自我分裂,消除社会分裂,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即恢复主体的本体地位,其中,扬弃私有财产、消灭财产的私有性质是中介。对此,马克思自己曾有明确的说明,他指出,“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阶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16〕
由上述可知,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和现代化理论的灵魂即批判现实社会和揭示社会应然状态的最根本、最核心的方法论及价值尺度,它在马克思的全部社会历史中居于中心的支配地位。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原则直接的是他那个时代的人道主义潮流的继续,同时,他的深邃的哲学思考力和经济学的批判力,又使他的人道主义理论超越了其他人道主义学说,并成为架构现代化理论的价值论核心。
三、解剖现代化的钥匙:综合方法论
现代化从孕育、诞生到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理解这一历史过程的真实本质,必须借助于理性思辩方法。马克思历史哲学——现代化理论的理性思辩方法,就是将个人、活动(实践)、社会、历史四者整合为一体来理解的整体综合方法。〔17〕
个人、活动、社会、历史四者尽管在思维中可以将他们看作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对象,但这种相对独立性是以个人、活动、社会、历史四者互为中介、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整体性为前提的,四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体性的关系。因而,也可将马克思的这一整体综合方法称之为“四位一体”的方法。这里的“体”,就是大写的“人”或人类。进而,从这种一体性关系出发,整体中的任何一个子项都被看作是一体性关系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在与其他子项的关系中,在此整体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自身的具体性和特殊内容。
马克思曾在一系列的著作中论述了他的“四位一体”的思想。
(1)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的本质特性;
(2)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社会结构是从一定个人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从而,社会本质上是实践的;
(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活动, 使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不同世代之间的人们活动及其社会形式的继承关系,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形成人类的历史;
(5)生产力系统中的工具系统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对象化, 是人类器官在体外的延长或说是离开人的身体而存在的人类器官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6)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历史联系, 规定了新一代人的生活条件,规定了他们全部活动的现实条件、特殊性质和创造性活动的边界。〔18〕
在以上6个方面的论述中,(2)(3)两点, 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互为反对、互为补充的命题,说的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的社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单独的个人无非是没有内容即仅仅是生物学上的抽象,人必须是社会的人,人的活动的自由自觉本性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中展现出来的,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本身无非是也仅仅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形式。所以,这两个命题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概括为一个命题:人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
第5方面的论述之所以重要, 不仅仅是因为对工具系统的拟人化描述而高扬了人的主体性,〔19〕更是因为,工具系统作为生产力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它内在于社会系统之中,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基本方面。〔20〕从而,与第(1)(2)(3 )方面的论述相联系,工具系统被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家知道,马克思在分析生产过程时,非常重视物从“潜在生产力”状态向“现实生产力”状态的转化。只有把“工具系统—现实生产力”理解为社会存在和人的本质的基本方面,我们才能理解人的(属人)本质、社会的本质与外部自然界沟通的具体通道。
第(4)条论述是前述(1)(2)(3)条论述的总结或说时序上的表现形式。
(4)(6)两条把全部6 个方面的观点联结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现代化的诞生、发展在本质上是人、活动、社会、历史四者互为中介、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有机过程,任何把其中一项独立出来并理解为本体的看法,都有悖于马克思的原意。
人、活动、社会、历史“四位一体”的理性综合方法,在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方法论功能作用。它证实了现代化历史过程的可批判性,架构了价值批判活动迈向现实世界的理论桥梁。
首先,主体本体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批判现代化历史过程的现实基点和价值尺度。然而,如果仅在主观方面有了批判的武器和标准,而客观方面、对象方面如无可批判性可言,那末,对现实的社会历史的批判工作仍然无法进行。恰恰是在这里马克思的“四位一体”综合方法论证了现代化过程的资本主义形式的可批判性。
第一,“四位一体”理论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实在性。显然,没有实在性的东西,都是不具备可批判性的。所以,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确证社会历史是否具有可批判性的第一条标准。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无不强调精神性的东西的实在性,强调它们是社会历史的本质,在他们看来,所能够批判的和值得批判的对象无非是精神意识而已。与此相反,马克思的“四位一体”理论却将精神性的东西融合在个人、活动、社会和历史范畴之中,认为精神的东西分别是个人活动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部分,强调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精神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动因,从而确定了个人的实践活动和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历史的本质内容,肯定了现实历史的可批判性。
第二,“四位一体”理论肯定了社会历史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任何对象,如果它是非解析性的、不可分析的即单一的、封闭的实体,则它就是无结构的东西,而无结构的对象是不可批判的,如莱布尼茨的单子,康德的自在之物。这种不可批判的对象,实质上是一种空洞的抽象。整个德国哲学界都不曾把现实的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解析系统,唯有马克思的“四位一体”理论把现实的社会历史界定为个人、活动、社会以及历史的有机的结构系统,其中,个人是它的分子,活动是它的内容,社会结构是它的形式,历史是它的时序过程,充分地展示了社会历史的结构性。以“四位一体”理论为依据,从分析的角度看,社会历史可以解析为个人、活动、社会、历史,而这四大范畴又都可进一步解析为相对独立的结构系统;从整合的角度看,其中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系统,都与其他三大结构系统相纠缠,并因此而获得自己的特殊规定性。
第三,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形式当作现代化的既定前提和永恒形式。与此相反,马克思通过“四位一体”这一综合方法,认定现代化或现代化社会是从各种不同类型传统的前现代社会发展而来的,在西欧、北美以及其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是有着巨大差异的。尤其是对俄国农村公社能否“不经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深入探讨,使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从根本上超越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局限性,指明了现代化的社会载体、社会形式的多样可能性。
其次,“四位一体”理论揭示了现代化历史辩证运动过程的内在机制,肯定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如前所述,马克思的人的活动范畴,有三层内涵逐层深化的规定性: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社会的活动、历史的活动。它们的逻辑推演进程,在抽象的意义上看,确是带有容易被人所误解的人的能动性逐渐消退的迹象。但是,只要我们把这一推演过程放到“四位一体”的关系中来讨论,看到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从个人活动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出来的,看到历史不外是各世代人们活动的延续过程,那末也就说明,社会和历史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运动之中,人们的活动不仅仅是受制于社会和历史,它也改造社会,创造历史。同时,马克思将社会和历史理解为人的活动在空间、时间上的存在形式,实际上已将社会和历史对人的活动的制约关系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内在本性,把人对社会和历史的能动性与社会、历史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理解为人自己自由自觉活动的两个方面。即自由自觉活动是包含受动性于自身之内的能动性。进而,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之间总是处于一种从条件、依据、手段向结果、目的转化的无止境的过程之中;而全部社会的和历史的事实都不过是这一过程的一个环节。
把现实的个人理解为历史的主体,个体的实践活动理解为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环节,它将人的主体本体地位与社会历史运动联接起来,在社会历史运动自身中找到了实现主体本体这一价值理想追求的内在的哲学根据,现代化的社会历史运动必将趋向于主体本体的价值要求。
注释:
〔1〕《资本论》第1卷,第11~12页。
〔2〕见1846年12月28日,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3〕“物化社会”、 “自主社会”这二个概念转借于刘佑成《社会发展三形态》一书。前者大体上指称资本主义社会。后者大体上指称共产主义社会,但其意义指向更侧重强调未来社会是自由个性的联合,强调人性的充分发展。
〔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上卷,第108—109页。
〔5〕参见F·X·萨领:“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学”, 转引于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一文。
〔6〕城市自治运动过程中的主导生产方式, 还不能说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但是,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某些要素已在这里产生:合理化要求,城市贸易和分工等,这些要素是与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相对立的,当它与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分工等方面的条件相结合时,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产生时,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就呼之欲出了。
〔7〕参见1853年8月2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3—257页。
〔8〕参见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一文。
〔9〕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8、19页。
〔10〕〔1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第1页, 第34页。
〔1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
〔1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4、89、90页。
〔14〕〔15〕〔16〕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9、 100、174、131页。
〔17〕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页。
〔18〕卢卡奇曾经指出,总体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本质,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参见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人中译第94页)。这总体的观点,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现代化理论中,首先表现为“四位一体”的整体综合方法。
〔19〕以上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8、97、127、 131页;第3卷,第5、43、44页;第48卷下卷,第219—220页等。
〔20〕参见拙作《论生产力运动的主体性原则》载《江汉论坛》1988年第68期。
〔21〕参见赖金良:《试论唯物史观的社会范畴》,载《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标签: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历史哲学论文; 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