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2.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32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基础素质教育的普及化,文化水平和法制意识的双向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成为主流思想。合同成为了法律的代表,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逐渐变多,在建筑工程亦是如此,它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如何有效加强和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使用是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主要BIM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1、BIM概述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
1)可视化,即运用BIM技术建立3D模型形象直观地将工程效果呈现出来,便于管理和施工人员理解工程细节,确保现场作业的准确和高效。
2)协调性,即利用BIM技术使各个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以促使工作保持高度的协调性,强化了项目整体利益的经营原则。
3)模拟性,即通过BIM信息模型模拟建筑模型和施工程序、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达到对三维图纸进行审核纠错、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的目的。
4)优化性,即通过3D建筑模型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个工程数据,通过整合分析帮助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找到问题,优化项目。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对项目施工做了明确的规定,工程各项施工内容均需要基于合同规定来开展,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与进度。若疏忽了对工程合同的管理,则会使得工程进度与质量失控,增加施工风险。若能够有效的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则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同时还能够为各类施工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3、基于BIM的施工合同管理模型的构建思路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相互联系的经济纽带。在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不同专业种类繁多,管理人员复杂,容易造成不同专业和不同管理人员接收到的工程信息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施工合同管理出现各种问题,降低工作效率。建立基于BIM的施工合同管理模型平台,促进各专业与各参与人员之间交流与共享工程施工信息,提高合同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构建施工合同管理模型,以BIM为载体,将建筑项目的全部信息集成于模型之中,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了相互沟通、协作、共享信息的一个集成平台。
构建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信息模型的总体思路为:模型中包含建筑项目的全部的工作内容,完整清晰的确定各参与方的合同管理工作范围与职责,减少合同变更,防止索赔和争议的发生。项目的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和合同信息等全部信息录入到模型中后,所有相关信息可实现自动关联、相互对应,施工合同管理模型中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变更管理等信息模块可实时互通,并自动汇总。利用BIM模型虚拟情景可视化、数据交付信息化等功能,实现对施工合同动态高效的管理过程,从而提升施工合同管理水平。
4、基于BIM的施工合同管理模型设计
4.1、施工合同进度管理模块
传统的施工合同进度管理由于二维CAD设计图形象性差、网络计划图抽象不易于理解和执行、二维图纸对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沟通带来不便、传统方法注重实践经验而不能做到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等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导致进度管理问题频繁出现。BIM 引入进度管理中改变了传统的二维缺陷,施工进度模拟模块更为直观精确地反应出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资源,控制施工变更。BIM 模型与施工合同进度条款相互链接,通过施工进度模拟模块,分析工程重难点部位,制定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追踪,优化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和现场布置,协调各专业之间的进度衔接,有利于控制项目的进度计划。
图1 基于BIM 的进度管理信息子模型
基于 BIM 的进度管理信息子模型如图1 所示,在模型平台上根据总进度计划建立进度计划模拟模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详细的年度、季度、月度进度计划更新进度管理信息子模型,为项目施工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制定更为精确的估算;同时管理人员可提前查看各项施工任务对应的计划模型,设置预警机制,及时对项目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实际进度数据资料,反馈到模型中;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后,如果进度滞后,模型自动发出提醒,及时进行偏差分析,调整并优化实际进度,最后生成进度报表,保存至模型当中。
4.2、施工合同成本管理模块
施工合同成本管理是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控制,从而控制整个项目的总成本。传统的工程成本管理由于价格数量大且计算准确性不足、计价区域性问题限制、成本管理过程孤立、缺乏计价依据支撑、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设计变更带来大量繁冗的重复工作等缺陷,给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基于BIM的施工合同成本管理工作,关联施工模型和进度,为合同成本管理人员制定更为精准的人员、材料、机械和设备等资源的使用计划提供技术支撑,较大程度的减少了材料采购、运输成本和仓储环节的资金浪费,实现优化成本计划,对成本实施的过程进行动态管控。
在BIM的成本管理信息子模型平台上,模型自动识别构件的信息,直接生成相应的工程量并进行汇总统计,关联合同价款条款,形成成本计划、计划优化、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生成成本报表一系列成本管理过程。其中成本计划根据BIM成本管理信息子模型平台中的工程量统计和汇总及价格信息生成总成本计划和阶段性成本计划;通过施工模拟中对工期或资源进行优化选择进度最优、资源均衡的施工方案,实现对成本计划的优化;成本控制主要是对变更、支付和结算等成本的管理;成本核算是对预算、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核查对比;进行项目成本盈亏和节超分析,对成本亏损和超耗部位进行追踪及预警环节,并自动生成成本分析报告,减少下一个核算期内成本超耗,避免项目出现亏损;最后输出成本报表,总结经验,改进施工合同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燚.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6):172.
[2] 申涛.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7(32):276-277.
[3] 李昭夏,卞贝,刘洁凝,刘旭斌,刘源延,陈杰.BIM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27):255-257.
论文作者:李文红,廖斌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模型论文; 进度论文; 成本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计划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