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_公共安全论文

公共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_公共安全论文

发展公共安全系统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工程论文,公共安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和问题

1.食品安全事件纷至沓来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食品污染、中毒。例如1999年在江苏、安徽等地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2004年广州毒酒害死17人,并导致多人致残。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除有害微生物外还包括农药、兽药、生物毒素、亚硝酸盐等15类之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特别是甲胺磷)以及其它农药、兽药引起的污染与中毒事件所占比率较大,但食品污染的慢性危害对消费者威胁更大。据估计,中国有超过8亿人体内残留有早期使用的农药六六六和DDT。长期食用含有促生长激素的动物产品而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特别是兽药残留而引起的抗药性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致病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注水的牛肉、足以致癌的陈化粮、腐肉制成的鲜艳腊肉、硫磺增白的泡椒凤爪、工业酒精勾兑的有毒白酒、香料配置的假麻油、制造大头婴的劣质奶粉……。一串串骇人听闻的“珍奇食品”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充斥在芸芸市场。2004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在京、津、辽、鲁等7省市抽查58种火腿肠类肉制品,抽样合格率只有31.0%!

2.生产安全事故触目惊心

据初步测算,中国每年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竟有2000多亿元。中国安全生产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煤矿开采百万吨煤的死亡率平均约近12人,是美国的近20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2倍,近3年中国平均每周发生一起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另外,百万吨钢的死亡率是美国的20倍、日本的80倍;锅炉压力容器等的万台爆炸事故率比发达国家高出5至10倍。美国目前产煤占世界的1/5,但近年来煤矿每年死亡总人数不到40人。2003年,中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5%,但事故死亡人数却达80%,全年死亡7000人。事故发生数与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工矿企业事故总数的31.12%和46.87%。2004年1-9月工业、采矿、商贸部门安全事故10536起,死亡11620人。四季度以来,重大安全事故仍然令人切齿:11月20日河北沙河铁矿火灾,死亡68人;11月2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一架飞机包头起飞一分钟后坠毁,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罹难。特别是继10.20河南大平矿难死亡148人,11.11河南平顶山矿难、11.23山西太原下红花沟矿难之后,11.28陕西陈家山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井下166名矿工全部遇难。工伤事故按每10万人口死亡率计,英国已降到1人以下,发达国家一般均在5人以下,中国目前仍在8人左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也不容乐观,2002年全国发生化学品事故592起,死亡1551人。

3.能源安全难乎其难

中国人均石油储量只有世界平均量的8%。目前石油消耗量正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递增。然而,中国石油家底很薄,目前年进口量超过1.2亿吨,已探明储量能继续开采时间不足20年。除非节能,别无他法。目前中国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是日本的5.6倍、美国的2.4倍。能源总体需求年增长率9%以上,需求弹性系数甚至大于1,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4.资源安全艰难竭蹶

中国又是非再生资源消费大国。例如:钢材需求量占全球的1/4-1/3;水泥耗用量占全球的40%;煤的使用量占全球的31.1%;贵金属消耗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国际金理事会预计中国未来贵金属需求将从目前200吨增加到600吨;2003年进口橡胶150万吨,成为橡胶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可是,中国的主要非再生资源保有量按人口平均排在世界的第80位。例如铝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0%;铜为26%;铁为45%;耕地为23%。至于再生资源的主要一员:淡水,也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8%!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在全球排名第6,但人均量却排在121位,甚至低于沙特阿拉伯。

目前,全国669座城市中,420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有45座城市处于严重缺水状态。辽河、淮河、黄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上限,海河更接近90%。

5.社会安全形势严峻

近年来,中国违法犯罪总量高位徘徊,危害日趋严重。仅2002年,各类刑事案件死亡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亿元;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平均每年都在800亿元以上。1990年以后,恶性暴力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明火执仗的犯罪分子明显增加,重大爆炸案件比重加大,带有恐怖色彩的谋杀、绑架案件时有发生。毒品犯罪尤其突出,仅2000年一年就缴获毒品20.9吨;截至2002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00万人,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算已达400亿元以上。目前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呈现职业化、集团化、智能化、国际化趋势。

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道路万车死亡率是美国的8.6倍、日本的18倍。2002年,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37起,同比上升2.4%;死亡109381人,同比上升3.3%,占当年各种事故死亡人数的78.47%。2004年1至10月份,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6378起,造成87218人死亡(同比增加约2000人)、39175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0.2亿元。11月以来恶性交通事故仍在抬头,如11月27日四川一中巴在陕西境内翻车导致26人死亡;新年伊始又传来青海境内的特大交通事故,当即死亡54人。中国人口基数大,死亡总人数为全球第一。

6.金融安全警笛长鸣

中国金融系统正在转制改造途中,许多风险隐患尚未来得及化解。例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居民储蓄率和广义货币M[,2]继续攀高不利于金融稳定;国际收支表上资本帐户尚未放开而人民币已被境外默认为自由货币,由此加大了风险因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引来上万亿美元的投机资本,形成扰乱金融市场的潜在杀手;过大的财政赤字和寅吃卯粮的国债通常是金融风险信号之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尽管连年顺差却不一定是好事;汇率制度僵化而不能随行就市确实有助激化金融风险。加上银行跟客户—企业关系尚未理顺;帮助个人理财的中间业务迟未到位;金融创新综合人才奇缺,等等。总之要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首要一环就是社会诚信的建树和下大力气化解危机。1998年在处理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中当机立断,即其一例。

二、公共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宏观原因初析

从系统工程基本观念出发,让我们剖析值得人们深思熟虑的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1.如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效率上取得了震古烁今的丰功伟绩,但在公平和效率的天平上,公平的砝码过于轻巧。这对一系列公共安全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反映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从1980年的0.178上升到目前的0.458,早已突破经济学意义的红色警戒线0.400。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之间出现的鸿沟难于用治标办法填补。其中最值得深究的原因是什么?农村科技增长迟缓和工业化步履维艰?农民文化知识提高过慢?发展交通、开发区侵占了基本农田?也许更根本的问题是农村的封建势力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户口制度窒碍了城镇化。城镇特高收入层的所得税源形同虚设;传媒鼓动和着意培育的“追星一族”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拜金主义者”疯狂地巧取豪夺。一面是淳朴勤劳的庄稼汉,另一面是巧言令色的经纪人。鸿沟如此,伊于胡底?宁非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的口实?

3.中国257个地级市政府,95%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把县、镇都算上,目前已超过3200个。然而大多数电子政务系统强化了管理,却忽略了服务功能,甚至没有征求民意、调研社情、反馈意见的通道,至于搜索引擎,更付阙如。公众想了解的信息只得问道于盲,造成整个社会的严重信息不对称。这至少是一些群发事件的一大诱因。

4.中国幅员广大,又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新思维方式与旧思考模式、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传统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人文会萃的沿海地区与地处文化渊源的大西北、社会保障先行一步的地方与社会保障迄未到位的地带、以及环境景观优越与老少边穷地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理解、互助互帮乃至撞击。先进文化氛围要靠切磋琢磨而不仅靠几个美女“脱口秀”。也许我们有些人上了西方“眼珠经济”或“注意力经济”的当,只要有人看、有人听,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进文化夹泥沙而俱下!社会的休戚不能不靠传媒的宣传引导。我们党为振兴中华而指出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方向,是不是讲得太少了?古人尚且提出“明刑弼教”,主张晓之以法而立足于教来保证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今人该不会反其道而行之吧?

摘自《系统工程》(广州),2005.1.1~8

标签:;  

公共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_公共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