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洪江市人民医院(儿科) 湖南怀化 418100
【摘 要】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行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本次研究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106名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两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SaO2(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pH(氢离子浓度指数)。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SaO2、PaCO2、PaO2、pH相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PaO2、pH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血气指标;预后
小儿年龄较小,自身面对病原菌以及致病菌的抵抗力较差,加之肺炎易反复发作,极易演变成为重症肺炎,随着肺炎症状的加重,患者易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及肺性脑病,严重影响小儿的生命健康,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常规治疗无法获得最佳疗效,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疗效较为显著,按照本次研究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106名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两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本次研究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106名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两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名,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的支持。对照组中,男性有33人,女性有20人,年龄区间在0.23-2.54岁,平均年龄为(1.56±0.7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26人,女性有27人,年龄区间在0.32-2.56岁,平均年龄为(1.58±0.83)岁。研究人员将上述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均为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疾病;②研究人员对患者家属充分知情后,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后愿意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家属的表达能力、沟通、精神的均较好。
排除标准:①心功能分级在3-4级,体力状况较差;②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严重的心脏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③需要临床干预的活动性感染;④患者参与研究受益不高;⑤患者家属的依从性较差。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让患者接受抗感染、抗炎、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行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体措施如下:选择婴儿呼吸机,将吸入氧气浓度设定为40%-60%,将氧流量控制在5-11L/min,PEEP设定为4-6cmH2O,在治疗前后分别让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测,控制其调制幅度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
1.3观察指标
研究人员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SaO2(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pH(氢离子浓度指数)。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中数据可分为计量资料(x±s)使用t检验,使用Excel表整合,95%作为可信区间,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表格数据可得知,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SaO2、PaCO2、PaO2、pH相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PaO2、pH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
3讨论
肺炎【1】是一种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与成年人不同,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增加了发生肺炎的风险,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是疗效不佳,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心肺功能的改善,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呼吸支持,以纠正呼吸衰竭的症状。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时,接受对症治疗措施,疗效不佳,因此,必须选择一种疗效佳的治疗方法,以提升预后效果。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对心肺的损害,改善预后效果,且安全性较高,疗效较为满意【2】。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行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未接受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SaO2、PaCO2、PaO2、pH相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PaO2、pH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数据证实了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治疗的效果,与罗莉【3】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有效的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贞,王斌.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早期给予CPAP对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9-10.
[2]王玉瑛,韩波,高怡玢,等.早期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55(1):75-77,78.
[3]罗莉,龙胜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44(42):300,276.
论文作者:冯于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患者论文; 肺炎论文; 正压论文; 小儿论文; 重症论文; 呼吸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