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建筑业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现阶段,各大施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和建筑效率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工程机械的广泛使用对提高施工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极大地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使得建筑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从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建筑施工设备的使用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隐患,在安全管理与调配方面存在严重疏忽。为了实现更好的设备的优化配置与安全管理,我国建筑行业要针对行业发展的特点,认清发展现状,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制定新的管理策略。
1安全管理措施
1.1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机械安全管理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大型机械设施安全管理做的不到位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予以严厉批评并要求对方整改,对于部分不配合管理整改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地方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法严惩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身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度。要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成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相关工作条例。由于不少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在休息日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深造机会,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也应当努力配合,促使他们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升他们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使得文化水平较低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依据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对于实在不求上进比较随意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对他们予以批评,实质性处罚甚至开除的处分。
1.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并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去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但是这些设备的技术型操作要求较高,同时就目前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也不够专业,未经过长期、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经常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因此,想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出现安全事故,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至关重要。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长期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积极配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接受知识与技能培训,也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的操作标准来操作设备,如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应盲目自大,要及时上报等待专门人员前来处理。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应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如有发现不积极配合参加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依据操作标准等导致安全事故的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应当追究其责任并对其予以实质性处罚,严重者开除。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是谁的过错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处罚谁,要让全公司上下引以为戒,使他们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3根据需要购买设备并合理调配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修建机械设备的购买应该根据施工的需求进行购买,购买设备时,对设备的要求要严厉,要确保设备的质量。设备之间的合理分配运用也是发挥设备效果的要害,设备的合理分配运用,能有用延长设备的运用寿命,减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磨损问题,能更充分地将设备的效果发挥出来。
1.4规范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
从建筑工程生产作业活动的经验来看,绝大多数施工设备问题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故而施工单位需要严格规范使用设备。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明确使用设备的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以正确、合理地方法完成生产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需要为各操作人员定期展开培训工作,不仅帮助其更好掌握操作设备的方法,还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安全操作意识。同时要正确使用,及时保养。除了正确使用每一台施工设备以外,施工单位还需要组建施工设备的保养专业队伍,对所有投入使用的施工设备,定期展开检修,并对其做好养护处理,以免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降低生产作业效率或造成难以预估的安全隐患风险。
1.5加强机械设备的技术指导
任何施工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施工单位都需要做好其指导工作,确保工作人员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生产作业。首先,施工单位必须选择具有国家资质证明的企业单位,进行施工设备的采购工作,确保施工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其次,针对全新的施工设备,相关的操作人员需要仔细研读其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避免人工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再次,为了更好帮助施工人员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区域范围内的施工单位可积极联动作业,互相交流使用设备的经验,从而更好帮助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在交流互动的工作中改善自己原有的不足。最后,施工单位可组建专门的设备操作队伍,以团队的力量更好展开指导、监督工作,确保各工作人员更好操作设备。
1.6及时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测、安装验收和保养工作
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除要严格按照审批的安拆方案进行,安装完毕后要进行安全检测,经检测合格后,由相关部门按程序组织验收后方可使用。每隔一定的时期,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测,将设备潜在的危险测出来,避免因设备存在的危险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1.7建立建全应急预案措施
建立建全应急预案措施应当先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细化分析探讨,分情况组成多个应急预案。同时,应急预案建立是也要多多向政府的应急救援部门请教如何切实增强应急救援成效,努力降低事故损失。然而光有预案没有实际措施也不行,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操练,确保早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各个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不会因为事态紧急而慌乱手脚忘记了应急预案的适宜。
2建筑施工机械管理的发展趋势
2.1管理信息化
在我国信息化技术日趋成熟的形势之下,作为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的建筑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其必然要求,施工单位也能利用智能化的信息化技术,完成自动化生产、节约施工成本的转型任务,从而更好完善以机械施工与管理为代表的作业。
2.2维修社会化
随着我国建筑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和建筑要求难度的提高,传统建筑机械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建筑目标,因此相关建筑单位必须不断调整改革原有的机械施工方案,以求以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完善相关的工作,从而以更低的经济成本换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完成国家建设的任务。
2.3新技术的应用
伴随我国建筑需求和难度的提升,针对施工设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如何更为高效使用施工设备成为广大施工单位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结合现代化智能技术与原有的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例如: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自动化生产作业技术等,不仅提高施工效率,更能、更好规避生产作业之中潜在的问题。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方面不够重视,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与调配,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提高机械设备的整体使用率,最大限度发挥其在提高建筑建设质量的效能,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新.析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00052-00053.
[2]黄清华.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188.
论文作者:刘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设备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