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重要_日本中国论文

中日贸易:重要_日本中国论文

中日贸易:举足轻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举足轻重论文,中日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占有重要位置,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推动双边经贸关系不断迈向新台阶。近年来,双边贸易迅速扩大,双方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去年,双方还续签了长期贸易协议,除无偿援助外,经贸关系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格局。但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亟待解决。

双边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

按贸易国别统计,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呈阶梯式的发展:1950年中日贸易总额仅有0.47亿美元,1956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1972年突破10亿美元, 1981 年突破100 亿美元, 1991年突破了200亿美元,1993年已接近400亿美元,1994年达到478 亿美元后,1995年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达574.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9.9%,中方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增幅为31.9%,金额达284.6亿美元, 自日进口稳步增长,增幅为10.2%,金额达290亿美元, 中方略有逆差,金额为5.4亿美元,较1994年的47亿美元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日贸易中,中方长期逆差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如按日方统计,全年双边贸易额为578.52亿美元,双方统计接近,创造中日贸易史上的新纪录。当前的中日贸易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进出口增长速度快

中方出口尤为突出,带动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中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到20.5%,仍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占7.4%,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中日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对日出口商品大类中,纺织原料及制品继续保持第一大商品的地位,占对日出口总额的31%,粮油食品仍居第二位(44亿美元),机电产品及零部件居第三位(38.17亿美元)。其次为石油矿产品、 化工品、工艺品、土畜产品等。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带来制成品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制成品比重已占20%左右。但出口的制成品中、初级加工品居多,高附加价值产品比重有待提高。我从日本进口主要是机电产品等。中日贸易正在由“垂直分工”逐步向“水平分工”发展。

我自日进口稳步增长

贸易趋向平衡发展。从整体看, 1995 年我自日进口的增长一直在10%左右徘徊,处于稳定发展状态。但从具体商品分析,则有升有降,部分商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办公设备增长80%,机床增长79%,纺织原料及制品增幅为41.4%,橡胶、塑料为37.5%,化工产品为29.7%,而日本对华出口的主力商品——钢材则因转向国内震灾复兴特需而略有减少。

从1995年的统计看,中日贸易已经趋向平衡,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这种状况的出现,一些临时性因素起到很大作用。既有日元大幅度升值,影响了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问题,也有中国调整出口退税率,使一些企业为多拿退税而“赶期”出口的问题。1996年日元汇率已明显回落,日方出口竞争力提高,而中国开始大幅降低进口关税,整体环境有利日方出口以及人民币汇率坚挺、出口退税下降等因素,今年全年中日贸易有可能出现中方出口增速减缓,进口大幅增加的情况,因此,平衡、稳定、健康发展中日贸易仍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加工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要方式

1995年对日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额已超过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达52%,金额为148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155.6亿美元,占自日进口总额的53.6%。

中日贸易中三资企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三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增加,在我对日进出口中,三资企业产品的出口和设备、原料的进口迅速增加,1995年我对日出口中,三资企业产品的占40%,自日进口中占近60%。双边经贸合作开始进入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

1.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贸易纠纷开始增加。继1993年日本政府决定对硅锰课以反倾销税之后,1994年以来,关于对我纺织品对日出口是否应加以限制问题又成为双方争论的议题之一。以往,我农产品、食品、生丝绸缎、中成药等对日出口也碰到了日本方面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限制。在这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1995年4月, 日方对我国输日棉纱、棉布进行了单边设限调查。对此,我国一直是坚决反对,并一贯主张通过友好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双边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中日双方进行了多轮政府间磋商,加深了相互问的理解。根据吴仪部长同日本通产大臣达成的口头承诺,中方经过多次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措施,使棉纱、绵布对日出口秩序和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日方在大阪APEC会议前宣布对上述两个商品不实行进口限制的决定是明智的,是双方友好协商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日出口中,由三资企业生产的服装、机电产品、加工食品、冷冻蔬菜等的出口增长很快。在日方提出的要求中方控制出口的商品中,这部分产品占很大比重。今后,随着三资企业项目开工的增加,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近年来中日贸易中出现的新情况,它即推动了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改善,也促进了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但同时在提出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措施、办法时,尤其应该充分考虑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对日方提出的其它要求自主商品,也应该从双边合作的大局出发,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双边贸易、投资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技术贸易金额在中日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仍然过小。中日技术贸易是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日本引进技术设备也是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的重要内容,对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1987年的“东芝机械事件”和1988年的“两商社事件”使本已发展不甚顺利的中日技术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其后,技术贸易金额连续四年大幅度下降 (从1986 年的7.9亿美元下降到1990年的0.9亿美元)。虽然从1991 年开始回升, 到1995年达22.49亿美元,共533项,居我技术设备引进国别的第二位。不过,对此我们不要育目乐观,因为1995年我首次将技术引进项目下单机设备归入了技术贸易统计的范畴。自从巴统解散以后,我国一直期待着日本政府为日本企业对华技术转让创造更宽松、更有利的条件。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中日技术贸易发展并不理想,日本政府在出口管制方面仍存在着不透明和手续繁琐等问题。从而造成日本企业对华技术出口由于怕得不到批准而顾虑重重,严重阻挠了双方技术贸易的开展。可以说,日本政府对华转让技术保守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性改善。

3.中国大米在日本大米进口总量中份额下降,存在着不公正现象。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协议,日本从1995年度开始从外国进口一定数量的大米,并逐年有所增加。但在1995年度40万吨的进口配额中,中国大米仅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5%,这个结果令中方很意外,也很不满意。1994年,日本因歉收紧急进口大米的时候,我国应日本政府请求,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共向日本供应了107万吨大米, 为稳定日本国内大米市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日本政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大米,特别是东北米,不仅质量上乘,而且粒型和口味都非常符合日本消费者的口味。无论从中国的出口实绩,还是从质量、口味看,在日本1995年度的大米进口招标中,均应占有相当份额。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却排在几个主要进口国别中的最后一位(依次为美国、泰国、澳大利亚、中国),同紧急进口大米时中国所占42%比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虽然是不公正的。我们希望,在1996年度的大米进口招标时,日本应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到紧急进口时中方提供的合作和出口实际,以及两国邻近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使中国大米在日本大米进口总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即把平等互利和非歧视原则落实到具体合作中,不应实行差别待遇。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1979—1995年,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累计13260个, 协议日资金额212.61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105.06亿美元。其中,1995年日对华投资项目为2946个,比上年减少2.8%,协议金额75.92亿美元,增长70.8%;实际投入金额31.08亿美元,增长49.8%。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动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出现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

1995年在外国对华投资减缓中,日本企业“一枝独秀”,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日本在投资项目和协议金额上,在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国别和地区中占第三位,摆脱了长期徘徊于第四位的局面;二是在实际投入金额上,日本的资金到位率居首位;三是日本的投资项目成功率比较高,大部分投资企业运营情况良好。另外,像松下、日立、索尼等许多大中小企业都计划扩大对华投资,掀起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

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中日经济贸易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双方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格局。但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亟待解决。

规模和区域进一步扩大

1995年,日资大项目明显增加,项目平均规模高居榜首,已从不足100万美元上升到258万美元。近两年来,以电机、水泥等行业为重点的大型投资项目增多;汽车行业改变以往对华投资的消极态度,新签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汽车配套零部件项目,如丰田的发动机项目等,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在商业和流通领域的投资日趋活跃;投资区域已从沿海城市向内陆地区扩展,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以及北京日本商工会议所等团体几次组团赴陕西、贵州、宁夏等地考察,说明日商正加大对我国中西部等内陆地区的工作力度。五大综合商社已先后在华成立了伞型公司。今年以来,又有不少重大项目上马,如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三期扩建项目新增资约2.33亿美元,三菱四通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项目投资额为0.9亿美元等等, 反映了日本企业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和扩大对华投资的愿望。

以我国内市场为目标的投资增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社会稳定,市场潜力大,对日本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由于中国外资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以内销为目标的投资增多,如1995年成立的北京日达服饰印刷有限公司,其产品除供应日本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外,还将在中国国内外市场销售。一些大的制造厂商对华高技术项目投资开始增加。日本输出入银行1995年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企业认为今后3年和今后10 年最有希望的投资地区首位都是中国。今年1月份, 该行再次对日本企业的调查发现中国仍是最受欢迎的投资场所,许多日本企业家认为中国的销售潜力比亚洲其他国家要大得多。最近,日本八佰伴集团总裁和田一夫宣布,该集团总部将于今年6月从香港迁至上海。该集团已在中国确立了生产、批发、 零售“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成为设在中国的第一家外国企业集团总部。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可望有一个更大发展。

两国资金合作进展顺利

中日政府资金合作主要有两大渠道,一是政府贷款;二是输出入银行能源贷款,这两大渠道的资金合作在两国资金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政府贷款

我国从1979年开始使用日本政府贷款,主要用于交通、能源、社会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设备、材料和技术的采购。到目前为此,日本政府已向我提供3批贷款,累计16109亿日元,是向我国提供政府贷款最多的国家。共用于64个项目的建设,前两批项目大都建成投产,第3 批仍在实施之中,所建项目均是我“六·五”、“七·五”、“八·五”计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4批日元贷款前三年的金额和项目, 中日两国政府已于1994年12月达成协议,日方承诺在1996年至1998年3年间对40 个项目提供5800亿日元贷款。绝大部分将用于“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农业、环保等项目。由于日本政府贷款条件比较优惠、利率低、还款期长,特别受到用款单位的好评。此外,日本通过政府渠道还向我提供了1000亿日元的黑字还流贷款和累计约950 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分别用于扶植我出口商品基地和医疗、卫生、教育、农业开发项目,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输出入银行能源贷款

能源贷款属于专款专用性质,主要用于油田、煤矿的开发。虽然能源贷款条件不如政府贷款条件优惠,但它对于缓解我国部分建设资金的不足和加速能源开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79年起,我已使用3 批累计1.7万亿日元,用于49个项目,第3批尚在实施中。

预计1996年中日贸易将突破600亿美元,达到650亿美元左右。从中长期看,到200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是有可能的。

中日资金合作面临的问题

1.日元升值还款负担加重问题,由于近几年日元大幅度升值,造成了中方巨额汇率风险损失,导致了我国债务量大大增长,大大抵消了政府贷款在利息上的优惠。我有关单位曾做过粗算,日元升值要给我国增加几十个亿美元的债务负担,到目前为止,我还本付息因日元升值已多付出近10亿美元,给我使用贷款的部门和单位造成很大困难。而日元贷款多用于基础设施和能源开发项目,短期内难以出经济效益,所以,这笔债务负担同我国目前的经济势力相比是巨大的。这与日本政府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目的和方针不相符,如不加以研究解决,势必影响到两国的长远合作。

2.日本政府冻结对华无偿援助。1995年8月, 日本政府以我进行核试验为由,决定大幅度冻结1995年度对华无偿援助,即冻结了除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项目之外的全部援助项目。对这种把政治问题同经济问题挂钩的做法我国是坚决反对的。日本无偿援助计划不仅支援了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也带动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它是互利的,不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恩赐。日本冻结对华无偿援助,对两国经贸发展是有害的。最近日本有些人声称还要将日元贷款与核试问题挂钩,如欲借此向中国施压,不仅丝毫不能影响中国的既定政策,反而会无端损害来之不易的中日关系,只能招致中国人民的反感。我国希望两国资金合作能一如继往顺利进行下去,对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长远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也是有益的。

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尽管在有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不利因素,但其发展主流是健康的。预计1996年中日贸易将继续稳定发展,突破600亿美元,达到650亿美元左右。从中长期看,到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的目标,按现在中日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所占比重分析,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是有可能的,合作的潜力巨大,需要双方不断共同努力。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和亚洲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否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会有直接的影响。而发展双边经贸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增进两国的政治关系。 中国已制定了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从21世纪的经济战略考虑,日本的发展需要中国的资源和市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日本的技术和合作,中日经贸合作的这种互补性和互利性为这一合作的大发展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是在新形势下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只要从长远的、战略的高度,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互补,克服困难,消除障碍,把这种合作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标签:;  ;  ;  ;  

中日贸易:重要_日本中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