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概念的后现代解读--课程知识观念的更新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_新课标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概念的后现代解读--课程知识观念的更新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_新课标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的后现代诠释——更新课程知识观,落实新课程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理念论文,后现代论文,思想政治论文,高中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但是,这谈何容易,新课标的修订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还需要方方面面的跟进。特别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更新尤为重要。“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进而直接影响教学方式。因而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新课程理念是当前教师的头等大事。

任何课程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载体,高中政治课程同样如此,因此首先要弄清课程知识性质。因为知识性质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理论的建构、教学活动目的的取向和方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文尝试以后现代知识性质理论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解释,以期更新对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认识。

一、后现代知识性质

众所周知,现代知识以其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等特点著称。后现代知识性质是相对于现代知识性质而言,对现代知识性质的反思和超越,乃至解构,揭示出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

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是指知识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与事物本身的属性及事物之间的本来关系相符合,不以个人的意志兴趣爱好为转移,是知识的根本属性。因此,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普遍性”。人们可以超越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制约,排除时间,地点及人物个性等差异,而使知识达到一种普遍适用化的程度。知识的产生是全人类的新福音。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无论是一种事物、一种关系还是一个问题,都不是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它们与主体的兴趣、利益、知识程度、价值观念、生活环境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是塑造主体的前提和基础,也从来不存在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活动、认识产品和对认识产品的辩护。可见,知识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生活在一定文化体系中知识生产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不可分割。“文化性”而非“客观性”才是所有知识的基本属性。

文化又是具体的,与一定的地区、民族、阶级和时代相联系。人们日常所看到的“符合”不是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相符合,而是与一定的文化中已经存在的认识规则、范式或“知识游戏”的规则相符合。所以,知识的客观实在性总打上了不同文化的印迹和个体主观的烙印,与客观实在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表现出多元化、不确定性、动态生成等特征。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超越时空的普遍真理,也没有永恒的规律和纯粹的客观知识,只有暂时的、相对的准客观知识,是与一定的时空、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相联系的,因而,知识并非是“普遍”的,而是“情境”的,具有境域性,是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阶段性和个体性的统称。

由此可见,(1)认识对象是主体和社会所建构的,自然反映出主体和社会的价值趣味与文化偏好;(2)不仅所有的感觉都接受着理论的指导,而且理性文化及其包含的价值观念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3)事实证明,所有的知识产生都受社会价值需要的指引,所有的知识本身都体现着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价值要求,所有的知识在交流、记录和传播过程中都受着权力因素的制约。这一切都表明,所谓知识的“中立性”只是人们一厢情愿虚构出来的神话,知识本来就具有价值性。在人类知识的长河中,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事实,有的只是价值建构的事实;根本不存在纯粹的观察,有的只是价值引导下的观察;根本不存在价值中立的陈述语言,有的只是一定历史文化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和范畴。人类的理性历史就是一部价值追求的历史。

二、基于课程内容的后现代性确立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第一部分集中从内容选择、目标达成、模块设置、教学原则和评价机制五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并反映了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要求。

(一)在课程内容选择上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清晰表明了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1.从内容选择的原则看,新课标突出与时俱进原则和回归生活原则。

与时俱进原则是指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随着改革和建设实践发展及时地充实、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反映了课程知识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是要根据“我国”而不是别国、根据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际及其变化而变化,凸显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特点,这是课程内容文化性和境域性的充分体现和要求。

回归生活原则是指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紧扣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学科知识,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揭示了知识生产和知识理解的多样性因素——权利、价值、利益、意识、形态、理论传统、个人对概念和范畴体系的偏好等等,这些都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息息相关。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学生,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成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现实,因其家庭背景、文化阅历等差异,已经明显表现出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因而对同一知识支撑的知识经验不同,解释也会截然不同。所以,回归生活原则肯定了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所内涵的个体性。

2.从内容选择的标准看,新课标准确传达了它的价值取向:要彰显知识的时代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一切教学内容必须既来源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践,又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显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它清楚地表明了课程内容的价值追求,符合后现代知识的价值性特点。

(二)在课程目标上

“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新课标对课程目标理念的清晰表述。所谓“帮助”,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强制命令,更不是哄骗引诱,而是引导。引导高中生自觉学习、自我教育,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体验感悟,引导他们基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对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鉴别和反思,形成自己的德行品格、思想政治意识和理想信念。基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特殊性确立课程目标,正是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和境域性的体现和具体化,具体到每个学生个体身上,而不再是国家、各种组织和社会团体。“帮助”只有基于高中生自己的生活情境,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索,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帮助认同的“正确的价值标准”,当然是由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简言之,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所谓“正确的政治方向”,当然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旗帜,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课程内容的必然产物。教育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提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课程知识的马克思主义品性和后现代知识价值特性的题中之意。

(三)在课程设置上

新课标从两方面阐述了课程设置理念:一是从课程模块上,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也就是要在关注学生成长历程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生活的横断面——学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这无疑使课程凸显出生活性及其基础的多样性,反映了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二是选修课的开设,充分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为满足个体学生的个别需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提供了便利。这是后现代知识境域性的要求。

(四)在实施方法上

新课标从两个层次上明确了实施方法。一是从宏观上规定了其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即“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指出“要重视高中学生的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区别了高中学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不同,明白告之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反映了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要求。

二是从微观上强调了课程实施的具体原则——实践性和开放性。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才能使学生发现和解决矛盾,促进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也只有在平等、开放、民主和安全的教学氛围中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人生信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知识的传递、激发、鼓励、保护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充分利用个体显性的或隐性的知识,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和探究意识,建构自己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后现代知识性质的内在要求。

(五)在评价机制上

新课标指出:“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这一理念强调了以下几点:

1.突出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这是本课程知识的思想性、政治性的要求,也正是现代知识价值性的体现。本课程目标理念已经明确表达了这一思想: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2.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这是课程知识个体性要求在评价中的反映。

3.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考试,包括结业和升学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而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要更为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这些都是基于课程知识境域性的考虑。

4.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就是要采取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特别要关注教师是否认同并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而不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突出自我评价,充分显示了课程知识的境域性。

标签:;  ;  ;  ;  ;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概念的后现代解读--课程知识观念的更新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