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刘登奎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刘登奎

刘登奎

南京东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210033

摘要: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着道路工程的整体运行质量及安全性,因此,相关技术与施工人员应加强有关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分析,总结此位置病害问题发生规律及施工技术处理要点,以逐步提高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水平。本文对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在竣工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大多存在一定的病害问题,主要表现为过渡段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使得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跳车现象。因此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经常存在的问题

1、桥头软土基存在,造成过渡段路堤沉降

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在路桥桥头的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好造成的。根据以往的调查显示,造成过渡段路堤程沉降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在施工设计时未能在基础面上充分布孔,探测的深度达不到不能发现下层软基的存在,或者是在发现软基存在的情况下,没有能够准确测量计算出软基的面积和深度等造成处理时失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除了这些,有些时候即便准确地对软基进行了处置,当下雨下雪形成的侵蚀作用也会使回填土的强度降低,导致软基处治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和技术要求,从而继续引发路桥过渡段路堤沉降。

2、桥头搭板断板,桥头跳车现象普遍

目前,桥头跳车现象相当普遍,在我们身边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根据路桥的施工建设我们不难发现,施工中经常会对路桥台背等处进行回填,回填料有砂砾、土或者其他材料。这些措施通过增加路基面的抗压力与凝聚力来减少路面的不平整性,降低沉降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防止跳车现象的发生。调查显示,当前路桥建设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硬化板,然而在长时间的双重作用力下板块断裂现象时常出现,车辆在桥头跳起的现象仍然很多。

3、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

这种现象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达标,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众所周知,台背填土处治方法在公路建设中几乎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会用到。但是,由于受到施工中用料、施工顺序、施工机械以及作业面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台背填土压实度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路基面上长时间的车辆压力损耗以及大自然的外力作用,引发地基软化走形,最终导致沉降差异的形成,公路的平整性遭受破坏。

4、台背排水问题

排水系统对于路桥以及路基路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排水系统能够使道路的寿命有保证同时功能发挥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一个坏的排水系统不仅能够使积水不能及时排出还会渗入地基,影响地基的强度,造成地基的不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水系统的建设也是路桥施工的重要部分,它与路桥的结构设计,路基回填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也见到过不少地面塌陷积水沉积的现象,也是一个需要好好解决的问题。

二、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1、搭板法

(1)利用搭板在桥梁与路面间构造出一个反向坡度,设计中确保桥台与搭板的高度相同,且使搭板相比路面标高略高,由此形成反向坡;坡高的选择要按照桥梁及道路的下沉状况确定,此种方法使用前应保证道路表面的纵横面平整度较高,且要将其作为方向坡度及沉降差计算的重要指标。

(2)根据工程实际要求,采用长于8cm 的搭板,此种方式施工难度较低,且能完成道路桥梁间的刚柔过渡。

(3)使用长度为Lm的搭板,使其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随路面弯沉变化而变化,此种方法的施工难度较高。在搭板施工中要注意,搭板底部地基的不均匀变化尤其是脱空问题,会造成板底弯拉应力的大幅度增加,情况严重时会引起搭板作用的失效。根据搭板受力状况分析发现,地基从均匀到不均匀直至脱空的变化过程中,其对应的最大竖向位移可增大一倍左右。若增大搭板的厚度便能有效提高搭板的抗变形性能及抗弯拉性能。在具体施工中可根据脱空板及弹性地基板恰当计算板厚,对于钢筋混凝土搭板厚度可取在30cm。

2、地基处理

可以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来改善地基的承载力或其他各项性能指标,从而减少沉降与反复冻融对地基造成的影响,缩小桥台与路基的刚度差异。通常地基施工时,可采用加筋及土工格栅的方法来对桥涵过渡段进行处理。加筋法就是在过渡段的路堤当中埋设一定量的拉筋,从而形成加筋土路基结构,加筋土不仅可以提高路基的强度,也可明显增加路基的刚度,进而达到降低路基变形的机率。施工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的过渡段长度,以及路堤与桥台刚度的差值来对拉筋布置情况进行调整;土工格栅法就是在台背沿路基方向将土工格栅锚固于台背上,可采用分层设置的方法。土工格栅的长度变化应该从下至上逐渐增长,间距逐渐变窄,分层设置土工格栅时每层夯实。

3、后台填筑施工

(1)台背材料的选择

由于路桥过渡段存在一定的刚柔差异,所以填料刚度最好介于桥台材料与路基材料之间;由于桥台后的压实作业比较困难,所以应该选择容易压实的材料;另外还应该要求填料具有较好的透水性。通常情况下路桥过渡段所采用的主要填料有砂砾石、碎石、中粗砂或其他工业废渣等。如果采用渗水性较差的粘性土,应该在其中掺入石灰、水泥等材料,以提高填料的稳定性;土工合成材料也是一种较好的填料,土工合成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填土的自重,从而减少自然沉降量以及对桥台的挤压作用;另外,从工程成本控制方面考虑,在选择填料时应该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选择当地干容重较大的砂砾土或其他具有较强透水性的材料。

(2)台背压实技术

压实不良是造成路桥过渡段沉降跳车现象的重要原因。受施工场地限制,压实作业面较为狭窄,这就限制了大型压路机的使用,从而影响了压实度控制。为了提高台背的压实度,施工时应该严格遵守分层夯实的原则,台背回填料的松铺厚度应该控制在20cm内;对于通道、涵洞可先填筑路堤,然后开挖,以减少夯实的宽度;压实完成后,需要对压实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压实质量。

4、台背排水

在台背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在原地基位置安置盲沟或泄水沟;地基处理完成后使用横坡为3%-4%的夯实粘土填筑构造出土拱,然后在土拱上开凿出深度在30-50cm、宽度在40-60cm 的地沟;将一层油毡防水材料铺盖在台背全宽范围内,并在地沟四周安置直径在10cm 以上的小孔硬塑料管,且将出口位置伸出到桥头锥坡或路基外,硬塑料管周围应采用粒径大、透水性强的砂石材料进行填筑,再使用透水性材料对后台实施分层填筑,直至填筑到路基顶面为止;对于横向盲沟可将泄水管拆除,采用渗透性好的透水性材料对地沟填筑,必要时可在后台填方位置设置排水垫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设了越来越多的路桥工程等交通基础项目,而在路桥工程的过渡段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所以,在其施工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认真的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病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深入的研究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些质量病害和问题的出现,保证路桥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智军,贾向豪.有关路基路面施工当中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

[2] 韩锋.路基路面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0)

[3] 卢小华.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

[4] 李志明.路基路面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

[5] 侯黎阳.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J].科技风.2008(06)

论文作者:刘登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刘登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