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程是目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热点问题,一直处于边实践边研究的过程中。
关键词:德育;微课;开发;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11-145-01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型的知识学习方式,为微课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自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以来,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微课热潮,影响深远。笔者也开始尝试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开发和应用微课,本文将结合微课的特点和个人的实践,探讨如何开发和应用小学德育微课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什么是微课?不同的专家由于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对微课的表述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基本上认为,微课是以微视频的形式全程记录教师围绕某个重要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新型的教与学的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教学微视频。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来说,还应包括与该微视频相关的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教学反思以及学生反馈等辅助性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内容精炼
微课教学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精炼,一般是精心选择学科知识中的某个重点、难点问题或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集中解决,教学目标单一,主题突出,内容精简。
2.教学时间简短
微课的教学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样的教学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使学生可以零碎式地在简短的时间内高效学习。
3.教学类型多样
由于学科种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设计意图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微课的教学类型可分为讲授、答疑、演示、实验和探究等几种。
4.资源容量较小
微课视频一般是以rm、flv、mp4或3gp等视频质量不错且体积较小的流媒体格式输出,适合在线播放或者下载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播放。
二、小学德育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在这里,笔者以小学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中的一节微课《识别假象,谨防受骗》的开发为例,探讨如何根据微课的内涵和特点开展德育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一)精选微课教学主题
微课教学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微课教学主题的选择。要让学生在10分钟内掌握某项技能或学会某个知识点,就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先将某一单元或某一课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知识点,再依据小而精的原则,精选其中的重难点或疑点,作为微课开发的内容。
(二)撰写微课教学设计和视频录制脚本
微课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是成功开发微课的关键,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微课的教学设计在方法和策略上都有别于传统,它更偏重于从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等角度来考虑问题。除了选题意图、教学目标、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与传统教学设计大同小异外,它还包括教学类型、教学用途、学习者特征分析等新增条目。其中,教学类型主要是依据选定的知识点的特点、教学意图和学生需求的差异来确定的;教学用途主要是说明怎样使用微课,是适用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还是课中讲解、探究,或者是课后学生自主再学习或复习;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者在学习微课之前需要了解什么样的知识、学习者的身心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等。
微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也与传统有较大的差别,它是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的所有环节。同时,由于微课主要是供学生课堂以外自主学习的,虽然仍有问题思考和探究环节,但是传统教学过程设计中直接面对面的“师生互动”被隐去。
教学过程设计完成之后,还要在此基础上撰写微课视频录制脚本,以保证微课录制的各个环节能够有序开展。录制脚本一般包括视频构成、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长等主要条目。
为了使《识别假象,谨防受骗》这节微课视频的录制过程更加清晰,更易于从整体上进行操作,笔者将它的教学过程和视频录制脚本的主要条目合并在同一张表上,简略如下表所示。
(三)收集、制作微课资源
在《识别假象,谨防受骗》微课录制前,除了制作PPT课件之外,还需要收集与微课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案例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等资源。笔者还根据教学需要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绘制若干图片,用flash软件设计、开发了“购物陷阱”、“合同陷阱”和“传销陷阱”三段简短动画片段,为视频录制和后期剪辑、合成做准备。
(四)录制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的录制,最主要的方式是视频拍摄和屏幕录像两种。屏幕录像一般采用屏幕录像专家等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视频拍摄一般采用专业摄像机、DV 或手机等摄像工具录制教学过程。《识别假象,谨防受骗》微课的录制,笔者采用的是屏幕录像方式。
(五)剪辑、合成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录制完毕后,还需要使用会声会影等后期剪辑软件,制作或添加片头、片尾。为了强调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笔者还在录制好的视频的关键位置嵌入提示性的文字、画面、音频或特效,并将“购物陷阱”、“合同陷阱”和“传销陷阱”三段简短动画片段合成到视频中,最后剪辑输出一节完整的《识别假象,谨防受骗》微课视频。
五、问题与建议
(一)微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引入微课的实践告诉我们,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灵活性和轻便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处在发展初期的微课,目前尚不成熟和完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知识碎片化、分散化、认知表浅化、非系统性等问题。同时,以在线或线下方式进行德育微课学习,就目前小学生的素质状况来说,很可能会因为缺乏面对面的管控、互动和评价,而难以保证主动、持续地学习,结果很可能是微课的开发前功尽弃。
因此,笔者建议开发单元化、专题化、系列化的德育微课,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选择系统性学习或个性化学习。要使学生在课外能够主动、持续地学习微课,建议开发校级微课网络平台,要求学生利用校园网或移动设备,登录个人账户进行自主学习,并规定基本的在线学习次数或学习时长,累计积分,在达到基本要求时,将积分转化成学习成绩或学分的组成部分。
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要促使各家小学学校重视微课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另方面,也要尽快搭建小学德育微课的公共网络平台,为德育微课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琼.微视频资源开发——基层电大教师参与视频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8):18.
论文作者:李兴钰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视频论文; 德育论文; 笔者论文; 小学论文; 课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习者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