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宋敏刘丽娜昝涛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CU吉林长春130021
通讯作者:昝涛,女,1979,8,硕士,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讨ICU发热病人应用三种不同物理降温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ICU发热病人375395℃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5例用传统2535%酒精擦浴降温,B组35例用冰袋局部冷敷降温,C组35例用5052℃的2535%酒精擦浴和冰袋局部冷敷联合降温,分别记录病人降温前体温及降温后05h、1h、2h、4h体温的变化情况。结果:C组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C组降温后05h1h降温效果较2h4h效果明显(P<001)。结论:C组降温效果更科学、更全面、并且持久,病人较易耐受。
【关键词】ICU;发热;物理降温
【中图分类号】R37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3401
发热的病因复杂,是ICU病人最常见症状之一。发热可导致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大,加重脑细胞损害,还可使机体代谢增加,长期发热(持续时间多为710天或更长而未采取明显降温措施)会造成病人的身心痛苦及病人心、脑、肺等重要器官损害[1]。因此,对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临床中有很多物理降温方法,本文为了研究针对ICU患者一种经济、有效、连贯性的降温方法,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物理降温措施,观察降温效果,比较降温幅度,使其达到降温疗效更佳、患者更容易接受的护理目的,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03月2012年09月,在我院ICU科住院发热病人共105例,年龄在1970岁,降温前体温在375395℃,生命体征平稳,其中男65例,女40例。本次研究通过对105例(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癌症患者13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11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2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例,特异性感染患者10例,蜱虫病患者3例,艾滋病2例,)所选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脉数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加 文献。ICU发热的病人(现对上述患者降温前体温在375395℃,生命体征平稳,采用三种不同物理降温措施,)其中A组35例,B组35例,C组为35例,对三组患者遵医嘱行物理降温。
12方法
121A组用传统25%35%酒精擦浴降温,B组用冰袋局部冷敷降温,冰袋统一选用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生产的麦杰克冰袋[2],C组用50℃52℃的25%35%酒精擦浴和冰袋局部冷敷降温[3]。
122材料:2535%酒精,器皿,加温器,冰袋,手套。
123使用方法:对A组病人使用2535%酒精50100ml(根据患者体表面积选择酒精量)倒入器皿后加温至5052℃,保证室温在2224℃为宜,操作前为意识清楚病人解释降温方法并取得病人配合,给予病人酒精擦浴部位由耳后、颈部开始,双上肢、腋窝、后背、腹部、腹股沟及双下肢,同时边擦边按.对B组病人给予冰袋降温,分别放于病人头额、颈部、腋窝部、腹股沟等部位冰敷物理降温。对C组病人按照同A、B组同样的方法进行酒精擦浴和冰敷降温。
124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三组病人降温前体温及降温后05h、1h、2h、4h体温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皮肤情况,冰袋的移位情况及病人生命体征,同时护士应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并作评价。
125统计学处理:所以数据均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体温均采用均数X±S标准差表示,组内体温比较应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三种物理降温观察效果
由上表可知:1)ABC三组均可降温。A组从1h后降温效果明显,B、C组从05h开始降温效果明显。2)C组在05h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与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组在14h与A、B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发热是ICU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体温是人体一项重要的生命体征,其相对稳定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正常情况下,机体的绝大部分热量(97%)经皮肤向环境散发,皮肤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物理降温主要是通过蒸发和传导散热降低机体体温,而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降温措施[4]。根据此种原理本次研究采用了C组物理降温法使其达到降温效果。先采用5052℃的2535%酒精擦浴让病人舒适、生命体征平稳,因温热酒精可减少病人的不适感,没有寒战及皮肤刺激等,实用而方便降温效果好。半小时后采用冰袋降温可使降温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酒精擦浴,并达到降温持续时间长。根据静脉血液流动的特点,经冷却的液体传导散热降低机体体温,达到降温的目的,疗效可靠[5]。
通过观察,C组的疗法显著优于A组与B组(P<001),这是由于温酒精擦浴液温度高于皮肤后,促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快,增加散热,且热酒精擦浴法可提高皮肤温度感受器的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使产热过程抑制,散热过程加强,从而使体温较快下降[6]。半小时后采用冰袋降温可使降温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酒精擦浴,并达到降温持续时间长。在物理降温中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要给与心理护理与解释并取得配合,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要做到勤观察皮肤情况。经研究此降温方法简易、有效、安全、维持时间长,值得推广使用。
采用C组降温方法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酒精擦浴过程中,酒精浓度不要过高否则大面积使用高浓度度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对病人皮肤产生不良反应。温水擦浴半小时后给予冰袋降温,可避免体温下降过快,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注意头部冰袋冷敷可减轻头部充血缓解四肢血管收缩防止头痛,头晕,使病人感到舒适。同时护士应加强床边巡回,及时处理冰袋的移位并调整冰袋位置的基础上,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减少护士工作时间[7]. 目前,临床上让患者躺在降温毯上,用水循环主要降低背部、臀部温度,由于此处皮肤有厚厚的肌层及脂肪层,同时形成良好的隔热层。所以,要达到降温目的,就必须先深度降低全身温度,包括中心温度,这不仅耗能,还增加产生多系统低温并发症的风险[8]。由此看来单纯物理降温达不到临床意义的降温效果本实验结果证明物理降温效果观察的重要意义。
综上,临床应用5052℃的2535%酒精擦浴和冰袋局部冷敷降温联合应用的效果观察具有明显的意义,在为病人降温中使病人舒适,易接受考虑人生理环境,同时达到降温效果,具有简易性、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姚泰 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2
[2]陈军华,肖曼莉,黄菊九,等.麦杰克冰袋用于物理降温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15):1213
[3]袁晓红.不同温度的温水及酒精擦浴降温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杂志,2005,Vol.11
[4]Harker J,Gibson P. Heat stroke: a review of rapid coling techniques[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1995,11(4):198~202
[5]林慧芳.两种高热病人降温方法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1):322
[6]李子萍,钱钱念渝,陈希萍,等.高热患儿不同温度乙醇擦浴降温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15):3132
[7]HERDER.Sponge baths for fever:A waste of nursing time[J].Am J Nurs,1994,94(10):50
[8]陈新.改良物理降温在37例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4,Jan15﹙1﹚:56
论文作者:李雪宋敏刘丽娜昝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冰袋论文; 病人论文; 酒精论文; 效果论文; 体温论文; 患者论文; 物理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