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7;2.恒大集团长沙分公司 湖南长沙 410127
摘要:建筑从属于环境,建筑要充分考虑基地环境的影响,只有通过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使建筑获得完美的造型。本文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的典型特征,结合实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现代园林建筑
1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
纵观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耕的社会生活基础,是一种农业社会类型特质的文化。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讨论的话题,也是中国古代各个学派普遍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从而产生并发展出源远流长而影响深刻的环境观。建筑是人为创造的且为人服务的居住环境。透过中国传统建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是对“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的追求和对风水学所追求的环境模式的奉行。
1.1天人合一与传统建筑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源自三代,下迄明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观念。其基本内涵是:从“天人一物,初无间隔”的基本点出发,探究天地自然界发展变化的特点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共济的一般规律。一般认为,“天”指大自然,而“人”即指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和谐。强调人与自然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同时,作为一种精神,“天人合一”观念深入于中国文化的脊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最高的人生境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至深至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类型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离宫、地下宫室、祠、坛、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虽然它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表现在城市、村镇、宫殿、陵墓的选址和布局、命名上,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如汉之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1.2风水学与传统建筑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地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堪舆学”,是一门综合水文地质学、物理学、气象学、宇宙星体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学、建筑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的自然科学。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某种数术,特别注重实践,其宗旨就是通过周密地考察来了解自然环境,利用或改造自然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并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就是借助于风水来表达和实施的。
四合院是中国的传统住宅。它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方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受了风水因素的影响。由于四合院一般是坐北朝南,风水中称为“坎宅”(在八卦中北方为坎)。根据风水理论,坎宅的三吉方(代表吉利的方位)分别是东面的震(天医方)、南面的离(延年方)、东南面的粪(生气方),其中又以南(延年方)和东南(生气方)为上吉,故坎宅大门的开门位置应在正南方和东南方为佳。然而东南方为生气方,大门又是收气的,因此,传统的四合院住宅的大门多选在东南(如图1)。在传统建筑的建造中,大到城镇地址、景观营造,小到建筑布局,室内布置,无不以风水理论作为指导。了解风水理论对我们认识传统建筑,理解中国古代规划和营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环境观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建筑的设计构思与创作永远离不开环境的启示。也只有通过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使永恒的建筑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古往今来,为了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都会恰如其分地反映其外部环境的某些特征。一般情况下,建筑是从属环境,而不是环境从属于建筑。当代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说,“建筑说起来也简单,我认为有三个要点最值得重视:第一是建筑和环境的结合,其次是体形和空间,第三是建筑是为人所用、为使用者着想”。可以看出,对于建筑设计的第一要义,贝先生首先强调的是建筑需要与基地环境产生良好的对话,考虑到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非常之大,建筑必需结合环境。这一思想在他众多设计作品中清晰可见。
2.1地形地貌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自古以来都是以巧妙的方式结合地形、水体、植被等自然环境因素,形成了与地形地貌相融合的设计方法。例如中国云南地区的干阑式民居、四川山地民居吊脚楼、黄土高原的窑洞等。就是明显的实例,它们与环境共存,并通过共存获得了某种生命,自然地生长并依附于所在环境,已成为那个地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园林建筑就是要借用这种设计方法,利用千差万别的地形地貌造就园林建筑依山顺势、随意自然的布局,从而形成独特的建筑艺术形象。
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除了顺应地形地貌外,更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尽量避免破坏地形的构造和地表的肌理,保护和继承地区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园林建筑的理想空间模式。例如,园林建筑的基址如果选择在较为敏感的地形地貌中,如脊状地、陡坡、湿地、河流、湖岸、树林以及灾害频发地带,如坡地汇水地带,洪泛区等,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具体设计方法有:架空、下挖、收缩、悬挂和活动建筑等;另外,园林建筑设计时还会遇到对整个地段或局部的生态稳定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地形要素,如:坦露岩石、小面积的沼泽地、浅水塘或溪流等,还有受严格保护的古树名木等,此时,园林建筑应采取跨过、避让、预留孔洞、小单元组合等设计手法对局部关键处加以保护。正如西蒙兹(J.0.Simonds)所说:“在计划时若不考虑到整个基地形式、力量与地貌,则无法运用基地所具有的潜力,更坏的是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北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东北街[33],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如图3)。为了取得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协调,尊重基地现有的场地精神,苏州博物馆新馆整体采用院落式布局,建筑群分三大块,并形成明显的三条轴线。这种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忠王府平面布局非常和谐,东西两侧院落式(如图4)组合与周围的院落式住宅相协调呼应;中轴线上的北部水庭院,可以让游客透过大堂玻璃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庭院大面积水面犹如是北侧拙政园的水系的不可分割的延续部分。
2.2气候条件
在影响和决定地域建筑风格的自然因素中,气候条件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具普遍意义的因素,它决定了建筑形态中最为根本和恒定的部分。建筑之初就是要为人类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不同的气候条件就有不同的庇护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说气候造就了建筑。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人们创造出各种巧妙的建筑设计手法,建筑形象也因此而千姿百态,呈现了丰富多样的特色。
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气候,深深地影响了建筑外观、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相关设计特征和地域文化。传统园林建筑从选址、规划、布局到建造整个过程都体现了与特定地方自然环境的良好适应性,根据气候条件因势利导,减少来自环境的负面影响,完善其自我调节功能。传统园林建筑适应气候的设计不仅显示出地域特点,还能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整个风景环境构成一个良好生态循环系统。“调节气候决不仅仅是日照角度和气窗的问题,它与建筑平面、外形、剖面和内部布置都有关系。”对凝聚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在园林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庭院来说,会因为气候和生态效应而引起南北的差异及更细微的地域差异。
另一方面,局部环境的小气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一些具体条件比如植被状况、地形、周围的建筑物情况等等的影响,具体的气候条件会在地区整个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形成特定的小气候。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出发,园林建筑设计应采用与气候和小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形式。因地制宜地依照特定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也是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结合气候的设计原则。
3 结语
我们应该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它对现代园林建筑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了解掌握其精髓,我们才能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实践中,把其同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真正实现传统建筑与现代园林建筑的和谐统一、融合发展,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建筑来。
参考文献:
[1]贝聿铭.“中而新,苏而新”——苏州博物馆[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3,04:50-57.
[2]谢磊.仿古建筑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3]陈学文,杨弃.苏州园林建筑与西方现代设计审美观念的契合点[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557-560.
[4]王威,王明超.园林建筑的传统与现代[J].民营科技,2012,02:294.
[5]刘雅青.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启迪[J].大众文艺,2011,22:63.
[6]李晓.游弋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J].中外建筑,2012,01:30-31.
[7]张晓春.苏州传统美术元素在世博苏州馆设计中的运用[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52-54.
[8]张丹,陈晓媛,田大方.传统园林语言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J].北方园艺,2012,12:100-102.
作者简介:
林继华(1980-),男,湖南新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论文作者:林继华, 谢淑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建筑论文; 环境论文; 园林建筑论文; 中国传统论文; 天人论文; 气候论文; 苏州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