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融合发展视域下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治理模式初步探索论文

乡村融合发展视域下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治理模式初步探索论文

乡村融合发展视域下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治理模式初步探索

张 怡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 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结合乡村融合发展环境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案例,了解当前传统模式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共同缔造”治理模式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乡村融合;美丽乡村;治理模式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战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制度安排,要发挥社会资本集中使用和运营管理的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有效的社会治理。这不仅使得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结构和社会治理能力发生重大转变,还要逐步将原先由国家和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管理责任、公共服务责任、公共安全责任转交给社会组织、公民团体等来依法承担[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6月23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本次研究基于福建省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治理模式的典型案例,探索在乡村融合环境下政企、村企、县镇村三级联动以及侨胞乡贤建言献策等共同缔造的治理方式。

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的场所,使学生在实际中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增强其工作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国内外相关案例

1.1 国外相关研究

1.1.1 日本造村运动。培育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综合农协的作用,形成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产业链,促进产品交易顺利进行;开设各类农业培训班、补习中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知识;财政大量补贴农业生产项目。

1.1.2 韩国乡村运动。针对性地改造建设村道、市政管道、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新的经济作物和试验生产基地;发展农协,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建立村民文化会馆,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村民文化知识水平,鼓励农民自主建设和管理农村家园。

思想政治教育确实要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在实现政治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中学生人文目标的发展,不能一味的将思政教育当成是政治宣讲的工具。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交流不断深入,学生能在互联网中接受更多的多元化信息,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我们的中学思政教育课堂要适当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改变以意识形态性教育为思想指导主线,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同时,也要在兼顾政治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化在人文目标之中,使人文关怀包含着正确的政治关怀。

晋安区九峰村和前洋村作为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五级联动、全力推动“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和村植千树绿化“一革命五行动”,强化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有威望长辈和干劲足、责任心强村民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将典型的个体优势扩展为群体优势,达到“一个典型激活一片带动一批”的效果。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智囊团对2个村庄进行“望闻问切”,从规划先行、建筑设计、民宿经营等方面“量体裁衣”,并利用“微整治、微投入、大收获”手法为村庄留文、留白、留魂、留乡村。同时,九峰村和前洋村先后引进了龙晶葡萄观光园、同乐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及省农科院转基因水稻中试与产业化基地等现代都市农业项目。

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贯彻陪伴式服务的设计理念,实行技术负责人驻村制度。村党支部班子赴浙江、宁德、罗源等地畲族兄弟乡村学习参观,认真分析天竹村优势,提出了“建设特色畲寨,发展生态旅游”的工作思路。天竹村引进了福建养生宝典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种植油菜花、水蜜桃、草莓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天竹村多方争取发展资金,先后建成了畲风楼、凤凰寨、村史馆等一批具有浓郁畲族气息的文化设施,并在三月三等畲家传统节日,开展畲族文化节和相关休闲旅游活动,逐步提升天竹村知名度和影响力。村两委干部、理事会成员逐户走访,潜心去聆听群众需求,表达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心和诚意。群众义务投工投劳,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带头示范,对自家附属房进行拆除,同时进行拆后整治修复工作,彻底清除脏乱问题。

1.1.4 加拿大伙伴协作型农村计划。跨部门建立农村工作专项小组,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建立农村对话机制,定期举办农村会议、交流学习、在线讨论等活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政府重点维护村民利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极大地推动了乡村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1.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带领闽台两岸创客群进驻梅雄村,率先开展“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计划”。首先深度挖掘当地核心资源,引入民宿体验、自然田趣等村庄活化利用业态以及省级众创空间,筑巢引凤,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吸引志同道合的设计师、艺术家、文青来此创作。

规划先行,绘好乡村建设蓝图;整治为重,健全基建,结合“清沟、扫地、摆整齐”等活动,充分利用“党员中心户+网格”模式、“河长制”及“污水零排河”行动等,做好“清沟、扫地、摆整齐”;充分发挥村民议事团、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等村民自治力量,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效率与水平。成立乡贤促进会,定期召开座谈会,充分引贤智、聚贤财,发挥村庄“领头雁”作用,激发乡贤“主人翁”精神。

根据当地冬季气温,确定空气压缩机型号。碧流河水库选取型号IV—3/8(排气量 3 m3/min,额定压力0.8 MPa,轴功率19 kW)空气压缩机产生满足防冰用的压缩空气,通过φ50输水管线连接储气罐,经过气液分离器再连接主管线,把气流输送至9孔闸门前,以每孔2根φ14塑管把压缩空气输入至闸门前3~4 m深水中,通过压缩空气使表层水和下层水形成强制水流搅动,以防结冰。

2 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与成效

2.1 福清市海门村

1.2.2 浙江省仙居县美丽乡村治理模式。按照“1+3”模式(1名两委干部作为领导责任人,3名党员作为直接责任人),将集体资产分解到村内各党员,与村主责干部收入、党员先锋考评等相挂钩,倒逼党员干部常态化、重点化保护绿色资产。

2.2 连江县天竹村

我常有机会为家长朋友们做讲座。其间,来向我寻求辅导和建议的学员有很多是男孩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通常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不守纪律、调皮捣蛋、不专心、贪玩、不愿安静下来做作业、叛逆、没有学习兴趣、多动症等。父母们越来越沮丧和懊恼,开始思考:我们的孩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3 闽清县梅雄村

1.2.1 安徽省全椒县环境治理模式。在政府提供购买服务、向社会让渡发展空间,逐渐赋予民间组织资金、职权和相对平等的主体地位的过程中,要求社会资本以优良的社会服务获得社会声誉,再以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得政府资助和社会支持[2]。以效益导向为旨归,实现从传统的统制管理向绩效治理转变。

1.2.3 广东省增城市乡村治理模式。政府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增城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全面推行“民主商议、一事一议”的村民自治新模式;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打造绿色经济,发展观光农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

2.4 晋安区九峰村和前洋村

1.1.3 瑞士生态环境型乡村建设。营造优美环境、特色风光及便利交通来实现农村发展,提升乡村吸引力。以绿色、环保理念为依托,强调将乡村社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旅游价值及经济价值相结合,从而改善乡村生活质量,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1.2 试剂 所有用到的试剂如无特别说明都是分析纯。实验用水为纯水。镉、铜、铋、镍、铬、硒、钴、铅、银等金属元素的标准溶液均由浓度为1 000 mg∕L的储备液(国家标准物质中心,北京)用纯水逐级稀释得到。每日使用的低浓度标准溶液均为当日配制。双硫腙、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等分别用作各个元素萃取过程的络合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上海)。其他试剂(如四氢呋喃、无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正辛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上海)。

3 美丽乡村治理模式初步探索

3.1 党建引领

党员应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站出来,宣传党的主张,发挥带头作用,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统一思想,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思想,组织党员深入浅出地为村民解答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3]

3.2 村两委与村民自治

发挥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联合村两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将“政府主导”逐渐转换成“政府引导”和“政府支持”,将主动权交还给群众,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村规民约等长效管护制度,提高村民自治意识水平[4]。组织道德模范、妇女联合会等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以身作则,入户开展调研,同时先行开展清整环境工作、营造美丽庭院,做好表率。

3.3 社会力量进驻

结合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宣传,打响闽台文创品牌,挖掘融合文化产业持久活力,形成文旅产业新业态。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利用交通便利、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等天然禀赋推动农村休闲旅游和农耕手摘果蔬体验式休闲农业的兴起,吸引乡贤、侨胞、企业家针对性注入资金[5]。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将产业与村民就业等相融合,创收增收。村民都有活可干、有钱可挣,乡村秩序就更为稳定,乡村治理就更为平顺有效。

3.4 规划设计陪伴服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是为了避免规划与实施之间出现脱离。美丽乡村建设过程是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再次衔接,需要技术专家、设计人员现场指导、纠偏落地,不能随意变更修改,这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规划之初结合民意,规划之中依靠专业理念,规划之后实施中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建设。省、市、县搭建专业技术平台,推荐优秀设计院和专家名录,对接、发动一批具备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和文化产业策划等专业领域设计力量的高校、企业、院所、台湾社团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团队,组织设计下乡,保持常态化联系和互动,形成专家技术顾问团队,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不定期现场评估和技术指导等,培育一批“懂乡情、爱乡村、新旧结合”的专业人才,采用传统工匠手艺和乡土材料,在陪伴式服务过程中矫正实施、多元共建[6]

4 结语

从发展农业、改善农村生活、生态相融合的角度,政府支持统筹、保障资金,改变固有村民弱势地位,联合政、企(桥贤)、校、村等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保持乡村可持续发展活力。美丽乡村建设是营造农村美好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做好房前屋后“三清楚”、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建筑立面整治和提升村容村貌等基础工作,激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鼓励党政社群等非村力量等为村庄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撑,合力共建、共管、共兴村庄发展,从而逐渐探索出助推乡村治理、振兴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出一条适用于福州市乡村建设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搜狐.八个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EB/OL].(2018-07-26)[2019-11-03].http://www.sohu.com/a/243493565_537832.

[2]苏敬媛.从治理到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理论的提出、内涵及模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9):73-76.

[3]苏杨,潘志文.通过构建美丽乡村治理模式实现乡村绿色振兴:基于浙江仙居国家公园经验[J].环境保护,2018(15):60-63.

[4]吴庆东,曹海涛,许勇,等.“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研究[J].城市广角,2018(5):116-117.

[5]郐艳丽.乡村管理走向乡村治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6]陈昭.现代化视角下乡村治理的柔性路径[J].城市规划,2017(12):73-8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3-62-3

基金项目: 福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成果“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福州市美丽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研究”(2019FZC33)。

标签:;  ;  ;  ;  

乡村融合发展视域下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治理模式初步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