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辩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4)08-0069-06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苏联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乍一听来,颇为有理:苏联出现了联盟解体、苏共解散的亡党亡国的悲剧,还不承认苏 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仔细一捉摸,这一论断疑问甚多,值得推敲。这里,既牵涉 到对苏联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总体评价,尤其是对其失误和弊病的估计,以及对这些 失误和弊病产生的根源的判断,也牵涉到对苏联演变的原因的分析,即苏联政局剧变、 制度演变,主要的决定性的原因是社会主义搞得不好,还是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搞 社会主义造成的?这一类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凭感觉就能下结论 的。
什么叫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回答是众说纷纭的。但有一点大体上是大家同意的:苏联社 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由于苏联社 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 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 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那么,能不能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这里关键是如何理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的失败”。人们是从不同含义上理解这一提法的。作为结果来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 联的演变,不仅意味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而且也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的最严重 的挫折,因为它标志着在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进行的斗争中打了一个大 败仗,使得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了低潮。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无法继续下去这个意 义上讲,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了。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分歧。需要讨论的是另外两 种理解。一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身的得失成败的评价,能不能说苏联社会主义搞坏 了,一无是处,尽是失误和弊病,或者说失误和弊病是主流,因而总体上讲是一种失败 的实践?二是对苏联演变原因的分析,能不能说苏联演变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是社 会主义搞得不好,这种失败了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必然垮台,必然导致向资本主义演变 ?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两者有着逻辑关系。如果认为苏联社会 主义模式本身是失败的,那么,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毛病了。 对这两个问题的判断,学术界有着严重分歧,这种分歧是具有原则意义的,值得认真探 讨。
必须科学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对于从1917年11月到1985年3月这68年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究竟该怎么 评价,是全盘否定,还是“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这是能否断言“苏联社会 主义模式是失败的”关键问题,也是分歧的焦点。敌对势力从十月革命胜利之日起就对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极尽攻击污篾之能事,在这方面,戈尔巴乔夫也许是后来居上,表 现得淋漓尽致。他在1991年7月26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作结论说:“几十年来强加给党 和社会的模式已遭到战略性的失败。”因为这几十年搞的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而是“ 被扭曲了的”、“专横霸道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所创立的社会结 构的模式崩溃了”,“这一结论具有原则意义”。没有比这一结论更为武断的了,它不 需要事实,也不需要理论论证,只要凭着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闭着眼睛咒骂就行了。
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苏联的社会 主义实践。毛泽东就是一个典范。他针对赫鲁晓夫掀起的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狂风恶浪, 明确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经历又那么长久,不发生错误是不可能的。苏联发生的错误,像斯大林的错误,它的 位置是什么呢?是部分性质的,暂时性质的。虽然听说有些东西有二十年了,但总是暂 时的、部分的,是可以纠正的。苏联那个主流,那个主要方面,那个大多数,是正确的 。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经过十月革命变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建设了社会主义 ,打败了法西斯,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它有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学。……对斯大林 要三七开,他们的主要的、大量的东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东西是错误的。”(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1页)过了近40年,中共中央在分析苏联演变的原因时,又重申 :“我们对斯大林的评价是功大于过,前苏联对斯大林的否定引起了全面的思想混乱。 ”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埋下了苏联演变的“种种危机”。不是苏联社 会主义模式本身,恰恰是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成为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根本 原因。
在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时也叫“斯大林模式”)时,必须把握以下方法论原则。 第一,应该全面地分析,既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必须从 整体上考察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 不能带着偏见去观察,事先有了一个结论,然后寻找符合这个结论的材料,而对不符合 这个结论的材料视而不见。列宁曾经说过:“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可以找到任何数 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列举点事 例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要全面地考察,把反映事物本质的基础性综合材料作为判断 的根据。例如,经常有人说,苏联经济没有搞好,把它作为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其实 ,如果全面地考察苏联经济,应当说两句话: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存在很多问题。简单 地说“没有搞好”,并不符合实际。1913年苏联疆域内的工业总产值只占美国的6.9%, 到1985年已达到美国的80%,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 一,而且苏联是在其国土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蹂躏的恶劣环境下取得这一成就的。我们不 否认苏联经济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粗放式 经营,经济效益不高;产品花色品种少,人民生活改善不快等等。应该总结其教训,作 为我们的借鉴。但这些问题相对于经济成就来说,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不能抓住这些 问题就得出苏联经济没有搞好这种结论。如果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三七开”是比较符 合实际的。
第二,应该历史地分析,即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放到 当时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的、已经变化了的条件出发来 评价历史上的事情。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随着出现新的形势、新的 问题,需要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的制度、方针、政策。有许多事情,如果用现 在的眼光来看是不尽合理的,然而就当时的具体条件而言,却是必要的。例如,有人谴 责计划经济体制,把它说成是万恶之源,断言苏联就是因为搞了计划经济才垮台的。然 而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一样,只是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用不用计划经济 这种手段,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来定。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 技术十分落后,而当时国际上帝国主义发动侵苏战争的阴影日益迫近,国内又面临着为 社会主义社会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的艰巨任务,苏联不得不开足马力,加快社会主义工业 化的步伐。适应这一战略的需要,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有限的人力、 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建设规模宏大的重工业企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企业。苏联仅仅用 12年时间就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50年到100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凭籍本国 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德国,这些历史性事件证明了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 体制有其历史的由来,并起过历史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 、经济联系的复杂化,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发展,计划经济体 制逐渐不适应、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了,改革提上了日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大教 训,就是在客观经济发展进程提出改革经济体制要求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 进行改革,以致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引起了群众的 不满,从而为敌对势力攻击社会主义提供了借口。然而这不能成为否定历史上实行计划 经济体制必要性及其积极作用的理由。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马克思主 义分析问题的基本要求。我们不能脱离具体历史条件抽象地对历史上的事物说三道四。
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区分开来。谈到苏联社会主 义模式,在绝大多数场合指的是制度模式,是指苏联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社会主义制度。 在评价这一整套制度时,必须区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苏联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 的经济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这些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们反 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十月革命的普遍道路,它 “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坚持的。另一类制度 是具体制度,即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这些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 实现形式,是苏联人民把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与苏联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类制 度是在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这些具体制度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有的是正确的 ,有的是错误的;有的在苏联条件下是对的,但不能照搬到别的国家去;更多的情况是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却必须进行改革。应该看到,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是根本的、第一位的;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是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是第 二位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体现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容是正确的,不能否定,因 为它是社会主义的共同的东西,只要搞社会主义,就应该坚持,抛弃了就不叫社会主义 了;有关具体体制、运行机制的内容则是有对有错,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 。对于具体的体制和机制,我们不能照搬,而应该把它作为借鉴,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这样做的。两方面的内 容综合起来,应该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从制度角度看,基本上是正确的,局部是错 误的。尽管列举起来弊病甚多,但从整体上看,不能说是失败的。
第四,必须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 验来对待。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 社会存在的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他们 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设想。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俄国人 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但十月革 命胜利后,他在世的时间太短,只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步进行了一些实践。完整的、系 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提出并实 施的,其基本框架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是苏联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建立起来的。由于苏联是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 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 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宝贵的财富,都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 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对前人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 态度。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成年人对青年时代犯下的错误、甚至看来是幼稚可笑的错 误,不应苛求。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前人进行嘲笑、谴责乃至攻击,这是不足取的。重要 的是要总结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纠正错误,继续前进。轻易地把第一个社会主义试验 贬之为“失败”,予以否定和咒骂,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郑重的态度。
这里,我们还不得不说明一点。如何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是学术问题,而 且是关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苏联演变的惨痛教训表 明,敌对势力从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出发,提出“彻底抛弃斯大林模式”、“要 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形象地说要炸毁过去的一切”等 等,搞乱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而制造政治动乱、乱中夺取政权 ,最后复辟了资本主义制度。试问,在社会主义实践是失败的、一无成就的舆论成为主 流的情况下,敌对势力宣布解散共产党、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还会有谁能站出来捍卫共 产党和社会主义呢?总结这一教训,我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评价时,必须慎之又 慎,严格依据事实,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轻言“失败”。
必须科学地分析苏联演变的原因
如果从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开始从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算起,时间已经过去18 年了;即使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复辟资本主义基本完成算起,也有了12年的时 间。政局剧变的尘埃早已落定,演变过程中令人眼花缭然的政治事件已成为历史。现在 ,也许可以冷静地、科学地分析苏联演变的原因了。
对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并导致世界格局发生重 大变化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治派别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 自然的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 越出他本阶级之外。说起来,好像又在提倡什么犯讳的阶级了,然而事实是如此的。” (《二心集》)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从总结历史经验、推进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发来研究苏联演变问题。那种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认为向资本主 义演变是“历史的进步”、是“摆脱了历史迷误”的“一种解脱”的看法,我们是不能 、也不应该接受的。
苏联演变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引起的、复杂的政治事件,研究这个问题必须 有正确的方法。首先,应该全面分析导致苏联演变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外的因素和国内 的因素,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经济的因素、政治的因 素和社会的因素等等。必须全面研究这些因素与苏联演变的关系,从中吸取教训。这一 点,学术界是没有分歧的。其次,简单地罗列这些因素还是不够的,必须找出主要的、 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 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 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9页)抓不住主要矛盾就如堕烟海,很难说清楚苏联演变这样复 杂的事情。而研究苏联演变的原因的分歧,恰恰在于究竟哪一种因素是主要的、决定性 的因素。我们对此作一点分析。
从国际国内研究苏联演变的文献看,对引起苏联演变的原因,说法是五花八门的,一 个人有一个人的理解。有人把它概括为12种看法,其实细说起来,远不止12种。但无论 多少种看法,归结起来,导致苏联演变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国外的因素和 国内的因素。国外的因素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对苏 联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毫无疑问,这一类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更 多地强调这一因素的作用。然而它终究是外部的因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 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性的还是国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有人把它称之为远因。另一类是以戈尔巴乔夫 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即1985年3月以后出现的问题,有人把它 称之为近因。这两类因素究竟哪一个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这是分歧的关键。
有人主张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是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他们列举苏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经济战略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 (尤其是肃反扩大化)、民族政策、党的建设等等各个领域的错误,得出结论:苏联社会 主义模式是失败的,社会主义搞得不好,所以被人家颠覆了。据说,这是苏联演变的深 层次原因,也就是根本的原因。这种看法是值得研究的。第一,毋庸讳言,苏联的社会 主义实践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孤立来看,有的问题极其严重。然而正如上面分析过的, 如果从整体上进行评价,应该说成绩是基本的,问题是第二位的,不能说苏联社会主义 模式是失败的。毛泽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个指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反 对照搬;然而在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时,又是他坚持实事求是地评价苏联的社会主 义实践,提出应该“三七开”。这种全面的、辩证的分析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 二,这些失误和弊病是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体制、机制、方针、政策层面上的,而 不是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产生的,因此纠正失误、克服弊端,只需要改革体制、改进工 作,不需要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而不是推翻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戈尔巴乔夫正是把改革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从而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第三,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与苏联的 演变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这些失误和弊病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为敌对势力利用社会矛 盾、制造动乱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是,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能不能变为向资本 主义演变的现实因素,取决于党的路线。如果执政的共产党有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完 全可以通过改革纠正错误,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应该承认,我国由于“文化大革 命”10年浩劫,在70年代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远比苏联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面临 的困难和问题严重得多,然而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 开放,不仅克服了困难,而且出现了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使得苏联剧变后社会主义堡垒依旧屹立在东方。在苏联,80年代中期存在的矛盾、困 难和问题,尽管比70年代末的我国要少得多,程度也轻得多,却出现了向资本主义演变 的悲剧。把我国与苏联的情况作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苏联演变的症结不在于社会主 义是否有失误和弊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难免的),而在于如何对待这些失误和弊病。这 里,路线是决定一切的。可见,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与苏联向资本主 义演变之间虽然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一种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从逻辑上讲,相关性 不能等同于因果关系。相应地也不能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这一事实倒推出社会主 义模式是失败的这一结论。
显然,苏联演变的主要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是国内因素中的第二类因素,即以 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一条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背弃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则,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执政的共产党自己都不搞社会主义了,主张走资本主 义道路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才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才能 由演变的潜在可能性变成为现实的因素。戈尔巴乔夫等党内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分子同 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社会上反社会主义的民主派相互勾结,沆瀣一气,最终搞垮了社会 主义。
应该指出,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从意识形态来说,它是一 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从社会制度来说,它是作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 从历史作用来说,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它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桥梁。戈尔巴 乔夫曾公开说,他“终生的目的是消灭共产主义”,所以当苏联解体的时候,他宣布一 生的目的已经达到,他“感到安宁”。这一自白,足以说明他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 义的实质。
那么,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怎样导致苏联政局剧变、制度演变的呢?我们可以从三 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按照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来改造党,把苏联共产党改变成了资产阶级性质 的社会民主党。戈尔巴乔夫否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主张党要成为“苏联公民 志同道合的自愿的联合组织”;否定党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主张改为建立人道的民主 社会主义社会;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主张党内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 否定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主张“普遍的民主”、“民主的一致”;否定党是苏 联人民的政治核心,应起战斗堡垒作用,主张党应变成“议会党”,党的作用仅限于组 织议会选举。这一套主张彻底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完全是社会民主党的翻版。 戈尔巴乔夫也承认这一点,他在苏共28大上表示,原则上赞成把党的名称由共产党改为 社会民主党,只是时机还不成熟。后来过了一年时间,苏共就被强制解散了,没有来得 及宣布改名。由于党变成了思想混乱、组织涣散、毫无战斗力的政治议论俱乐部,所以 在遭到敌对势力的强大压力的情况下,党必然完全没有反抗能力,只有束手待毙了。苏 共这个有90年历史、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党,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这个教训值得深省 。
第二,按照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来改造社会制度,把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改变成 了资本主义。戈尔巴乔夫谴责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是“极权的”、“专横的”制度,要求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全面的改造。他认为,在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活 各个领域都存在垄断:政治上共产党的领导,意味着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造成政 治垄断;经济上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排除了人们对所有制的选择,造成经济垄断;思想 上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妨碍了“吸收世界上一切进步的思想”,造成精神垄断。 这些垄断引起了“人与政治、政权,人与生产资料、财产,人与文化的异化。”改革的 任务是消除垄断、克服异化。具体办法是: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轮流 执政;取消无产阶级专政,鼓吹“全民国家”,实行议会民主等一整套资产阶级统治制 度;取消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张私有化,恢复资产阶级私有制;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各种思想平等竞争;如此等等。这样全面的改造,实质上就 是全面抛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 度。
第三、按照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来对待政治斗争,使得共产党在苏联演变过程中 看不清斗争的实质,一味妥协,步步退让,最后在一定意义上是拱手让权。苏联演变是 一场两个阶级、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的斗争,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这场斗争的实质 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即“民主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党内人道的民主 社会主义分子的配合下,三股政治力量勾结在一起,向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发起进 攻,夺取政权。然而由于共产党接受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提出民主化、公 开性的方针,听任和放纵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猖狂进攻。先是允许成立各种各样的“非 正式组织”,让他们公开进行反共反社会主义活动,接连不断地举行具有明显政治目的 的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煽动民族冲突;接着同意在“非正式组织”基础上 成立反对党,实行多党制,并主动提出修改宪法,取消有关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款;然 后在“自由选举”的旗号下,在地方权力机关换届时,要求党不要干预,放手让敌对势 力夺取一系列地方(包括俄罗斯等7个加盟共和国以及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的政 权,并在“9 + 1会议”上作出了实质是全国性政权易手的决定;最后在“8.19事件” 后,毫无反抗地接受了解散的命运。在整个斗争过程中,敌对势力不断进攻,步步进逼 ,咄咄逼人,而共产党却不仅不予反击,反而不断妥协、退让,直到彻底垮台。这种现 象,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是不可理解的荒唐行径,然而却是贯彻执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 义路线必然出现的局面。
我们党对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危害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 会决定实行多党制后,我们党中央就敏锐地指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和“人 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背离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实际上是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的表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根本不是什么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朝资本 主义方向演变。“8.19事件”发生后,我们党中央又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正 在西方的支持下加速把苏联引向资本主义,号召全党要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 义的界限。苏联解体后,中央领导多次指出:苏联东欧的变化,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失败,而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证明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苏联东欧之所以发 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归根到底,是苏联东欧党的领导者执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错误 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戈尔巴乔夫手 里搞垮了,苏联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教训深刻得很 啊!应该说,这一系列论述把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说得非常清楚了。
概括说来,我们的结论是这样两点:
第一,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应该是“三七开”,成绩是基本的,错误是第二位 的。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改革,以克服错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断言苏联社会 主义模式是失败的,那是没有根据的;
第二,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失误和弊病,而 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行人道的 民主社会主义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换句话说,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主义搞得不 好,而是不搞社会主义的结果。
收稿日期:2004-06-05
标签:斯大林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巴乔论文; 经济学论文; 帝国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