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_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_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品德课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个性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笔者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个性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营造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创新欲望

“学起源于思,而思源于疑”,实践证明,怀疑往往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是创新的导火线。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质疑情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借此培养敢于创新的个性。

1.诱发学生探究性质疑

[教学片断一](七年级)

第五课 发现自己的潜能

一位已被医生确定为残疾的美国人,名叫思第文。有一天,他从酒馆出来,照常坐轮椅回家,却碰上三个劫匪,劫匪动手抢他的钱包,他拼命呐喊、拼命反抗,劫匪被激怒了,他们放火烧思第文的轮椅,轮椅突然着火,思第文却忘记了自己的双腿不能行走,他猛然站起奔跑,求生的欲望竟然使他一口气跑了一条街。事后,思第文说:“如果当时我不逃走,就必然被烧伤,甚至被烧死。我忘了一切,一跃而起,拼命逃走。以致停下脚步,才发现自己会走动了。”思第文现在已在纽约找到一份工作,他的双腿已恢复健康,与正常人一样行走。

师(设疑):残疾的思第文为何在危急关头却一口气跑了一条街?

生1:因为他怕死。

生2:死亡的威胁激发了他的求生本能。

生3:危急关头激发出了他的求生潜能。

师:我们人类有哪些潜能?你可能有哪些方面的潜能?

……

探究性质疑,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产生“疑”,进而引发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好奇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常创设情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疑”而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就会引发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2.鼓励学生批判性质疑

[教学片断二](八年级)

第二课 严也是一种爱

小明正在读初二,在父母和旁人的眼里,他不爱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中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不爱与人交流,基本上没有朋友。为帮小明提高学习成绩,其父母曾多次送他到各种培训班,并为他请家教,却毫无成效。在家时,小明从不和父母沟通,很少说话。母亲经人指点,才怀疑孩子心理有问题,便带他四处找心理医生。

师(判断):小明心理有问题,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

(听到我的判断,学生都静下来,我特意让课堂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发问:你们就不觉得老师的判断过于轻率了吗?学生开始骚动,有人准备发言,我便鼓励想发言的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1:小明的父母不了解小明,不知道小明心里在想什么?

生2:小明的父母在教育方法上有错误,导致了孩子毫无生活热情。

生3:小明的父母只是一厢情愿,根本不知道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生4:小明应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

……

无论学生们发表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及时肯定,因为这样才能形成学生敢于发问、敢于向权威挑战并善于质疑的精神。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式,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在教学中,精心设置一些错误,或者利用教材的一些情景资料进行巧妙的“误导”,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二、营造合作互动情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现代科技发展实践证明,多数的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合作的成果。近年来,教育理论界也掀起合作学习的研究热潮,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

1.组织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教学片断三](八年级)

第三课 同学 朋友

不知什么原因,小伟昨晚又没做作业,想到朋友又要挨批评,小鹏……

师:我们一起来讨论,想想小鹏会怎么做呢?

生1:把自己的作业本借给小鹏抄,帮小鹏蒙混过关。

生2:帮小鹏欺骗老师,说小鹏昨晚家里有些意外的事发生。

生3:了解小鹏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安慰小鹏别急。

生4:坚持原则,批评小鹏不该不完成作业。

……

不同的学生,由于实践经验与思维定式的差异,对同一事件往往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横向发散思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也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引导学生合作实践

[教学片断四](七年级)

第八课 拒绝不良诱惑

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身边存在的不良诱惑,要求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找出战胜拒绝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自由搭配分成几个小组,自己策划,自订方案,自主开展活动。这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实践的机会,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拒绝不良的诱惑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建议。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知识”放到现实中去,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合作,把“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在合作实践中实现生生互动,相互对照,相互协商,共同探索,共同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三、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思维是指“给定的信息产生信息,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片断五](七年级)

第九课 防范侵害 保护自我

中学毕业不久的小莲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她在广州火车站遇到一个中年妇女,那中年妇女主动而又热情地问她:“姑娘,你一定是初次来广州打工的吧?人生地不熟,找工作不容易啊!我刚好有个开电子厂的朋友听说要招工,如果你相信我,我可以帮助你,介绍你去哪上班。”小莲被她的热情所打动,认为第一次出门就遇上了好人,便跟着那中年妇女走了。……

师:根据你的想象与猜测,给这个故事续写结尾,并说出你设定这个结局的理由。

生1:小莲来到电子厂打工,原因是这个中年妇女真的是个好心人。

生2:小莲被拐卖,因为这个中年妇女是个拐卖妇女的坏人。

生3:小莲被骗到一偏僻地方,所有财物被抢劫一空,因为中年妇女是一个诱骗抢劫团伙的成员之一。

生4:小莲虽被骗,但由于她机智勇敢,最后逃脱虎口,并及时报警,使犯罪分子落入法网。

……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不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

当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首先,教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其次,教师要创设课堂创新情景,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标签:;  ;  ;  

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