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研究

苏淀诚

(河池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广西河池 547000)

摘 要: 针对城市建设当中不动产登记现状,例如系统流程繁琐,降低不动产登记效率、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共享互通,集成服务水平较差等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智慧城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特点,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应用要点,能够保证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良好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智慧城市;不动产登记

在国民经济全面、迅猛发展的今天,智慧城市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智慧城市背景下,通过运用先进技术,能够保证不动产登记效率得到更好提升,保证社会资产更加透明化。最近几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出行方式多样化。由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大力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形式的出现,更好的提升了政府机构公共服务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当中不动产登记“互联网+”模式应用要点。

1 智慧城市中不动产登记“互联网+”模式特点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通过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能够为人们提供高效服务,人们可以随时申请登记,可以直接互联网平台,准确而详细的登记不动产信息,完成全网域、全天候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利用互联网进行不动产信息的登记,能够和住建部与税务部等有关部门完成数据共享,减少材料的提交量,保证不动产登记效率得到更好提升。

资本主义社会与合理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马克斯·韦伯写道:“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似乎最好理解为合理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并且似应能够从合理主义对生活基本问题的原则立场中推演出来。”[22]51他还将宗教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关系联系起来,确认由新教伦理生发的勤奋劳动、诚实经营刺激着理性的工具化扩张,构成理性工具化的文化根源。借助于天职的概念,伦理从宗教信仰转向了世俗信念,系统而合理的追逐利润的价值观构成了资本主义之精神。理性成就了世俗信念的伦理观,却瓦解了理性超越与批判力量,价值合理性被遮蔽。

1.4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数据智能比对、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等技术,实现智能审批,同时,大力推广房屋交易、不动产登记电子交易合同无纸化审批、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应用,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而且为办公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在以往的不动产登记审核环节,办公人员需要将受理完毕的纸质材料转移给档案管理部门,审核人员的工作量特别大,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实现无纸化审批目标,而且有效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防止不动产登记材料在传递环节出现大量纰漏[1]

2 案例分析

(1)在河池市各个县区当中,因为系统当中的办理流程过于繁琐,审批资料主要采用人工推送方式,使得不动产登记时限比较长。比如,在东兰县和巴马县,登记完毕后,登记人员需要打印纸质审批表,经过主管领导人员的签字之后,才能够发证、归档。

3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分析

3.1 传统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以来,河池市自然资源局大力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市本级26 项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网上提交申请材料预审通过后,可在1h 内完成登记缴费领证。2019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指标,以抓好不动产登记不见面“智能审批”为主要突破口,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群众企业中的各个障碍点一一打通,城区内的所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了不动产抵押登记“系统全打通、信息全覆盖、数据全共享”。河池市的成功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批示认可,市本级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创建单位。2017年、2018年市级不动产登记中心连续4 个季度被评为政务服务“红旗窗口”和年度政务服务“先进集体”。

(2)不动产存量数据整合水平较差,结合池河市不动产登记情况得知,除市本级2017年完成存量数据整合外,其他11 个县(区)由于数据整合不到位,很多县区当中此项工作仍然处于准备阶段,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数据整合水平较差,信息准确性下降,申请登记信息无法与数据库信息进行匹配上,使得不动产登记前置补测补录时间过长,无法实现网络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目标。例如,因为不动产存量数据整合未完成,金城江区、宜州区、天峨县、环江县、罗城县、东兰县、凤山县、大化县等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不完整,导致线上申请登记外网信息无法与内网数据匹配,银行等机构不能够直接在办理抵押登记[2]

(2)全面考虑群众需求,广泛采纳意见,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在河池市,不动产登记部门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新建商品房首次登记等四类18项登记由原来30 个工作日办结压缩到预审通过后1h 办结,房屋抵押权登记等8 项业务由原来30 个工作日办结压缩到预审通过后1h 办结或即时办结,使群众办理登记提交材料减少了两套、程序减少一半,有效压缩了办证的时限[4]

3.2 运用“互联网+”模式,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

我们应该看到,峰会后的青岛对于国内游客的吸引力相当明显,峰会之后的小长假可作有力例证:共接待游客409.44万人次,同比增长35.8%,实现旅游消费总额92.63亿元,同比增长22.71%。其中,海滨风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较去年增长31%,6月17日和18日增长都超过了100%。为了观看上合“灯光秀”,五四广场周边聚集的市民、游客更是超过8万人。大量五星级酒店,高端民宿等入住率也达到100%,体现了峰会城市强劲的“旅游动力”。然而,在这些热情的游客当中,真正的国际游客比例却并不高。因此,峰会的国际旅游效应远未显现。笔者认为,在后峰会时代提升青岛国际旅游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3 不动产登记工作方式发生较大转变,保证不动产登记更加科学

(1)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下,提高不动产登记审批的智能化水平,增强服务效果,更好的方便了人民群众。通过大力推动“互联网+”等技术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应用,并采用网上不见面“智能审批”新模式,新建的商品房第一次登记等登记业务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房屋抵押权等等相关八项登记业务则实现了“一次都不跑”的目标。

(3)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共享互通,集成服务水平较差。因为住建、住房、公安、民政、税务、工商等不同部门之间的系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仍然较为常见,数据越来越多,不动产登记效率逐渐下降。河池市11 个县(区)不动产登记机构和住房、税务部门的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纳税未能真正实现“一受理,并联办理”,三个部门都要收取一套纸质材料,申请人要多头跑、重复提交纸质材料才能办理完三项业务,导致申请人办理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时多部门跑、重复提交材料、耗时长。

3.4 科学运用新技术,为人们提供高效服务

(1)严抓“七合”,实现线上与线下合办目标。“七合”主要指的是职责整合、档案整合、数据整合、窗口整合、平台整合、材料整合、流程整合等,通过做好超前谋划工作,增强房产与税务部门之间的有效整合,完成国土与房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工作,不动产登记所涉及的26 项登记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业务办结实现“六个一”:一扇门、一窗口、一材料、一平台、一流程、一小时。

在以往的不动产登记环节,不动产登记申请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APP,主动提交登记部门所需资料,提前在系统当中接收审核,在登记之前,登记人员可以通知不动产登记申请人进行登记,申请人员需要携带自身的原始证件,包括有关复印件,前往不动产登记机构来办理各项业务。如果申请人携带的资料和其之前所上传的资料相同,可以直接受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的提出,能够更好的简化不动产登记流程,申请人仅需到登记机构一次,就能够完成所有的登记工作。例如,申请人可以提前在网上申请,网上预约,有效提高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3]

(2)大力研发新型服务方式,主动和邮政公司取得合作,为当地居民提供不动产权证书EMS 快递新服务,并建立微信公众号,打造掌上便民自助选项服务,构建良好的绿色通道,实现不同产登记一站式通行目标。

电压补偿器与测试转接盒相配合,将晶体管的VCC,VBB,VRB,VRC反馈至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与电源之间采用通信方式相连接,通过对电源电压的采集、回读、控制和反馈,调节外部电源电压,以补偿由长线传输引起的电压损耗。

(3)在河池市,有关部门新建不动产登记自助服务区,并成立了工商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7 个商业银行河池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5项登记24h 自助服务,申请人员仅需要凭本人身份证,按照刷脸程序,除了首次登记的不动产权证书需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自助服务区自助打印外,预告登记等4 项业务均可就近在城区各商业银行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24h 自助服务打印,2min 之内可办理完毕。自2019年4 月1 日启用不动产登记智能审批系统以来,市本级共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2500 多件,抵押贷款13.62 亿元。目前,市本级不动产登记网上办、自助办占总业务量的62.5%,大大减轻了窗口压力,受到了各商业银行和广大群众的好评[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进行有效分析,例如运用“互联网+”模式,进一步在业务系统中开发或增加智能审批功能,利用数据智能比对、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等技术,实现智能审批。同时,大力推广房屋交易、不动产登记电子交易合同无纸化审批、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应用。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不动产登记工作方式发生较大转变,保证不动产登记更加科学、科学运用新技术,为人们提供高效服务等等,能够保证河池市不动产登记水平得到更好提升,有效减少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佘伦,吴天全.自主迁徙居民聚集区不动产登记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银川市西夏区“西马银”地区为例[J].西部资源,2019(03):181-182+186.

[2]赵玉林“.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驱动型政府创新——基于杭州市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的实地调研[J].电子政务,2019(04):68-75.

[3]刘聚海,张菲菲,李彦,贾文珏.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支撑下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总体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9(01):3-7.

[4]张春燕.试论会计和税收视角下对我县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9):114.

[5]韦宏益,黄湘仪.服务群众零距离办事流程零梗阻——河池市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纪略[J].南方国土资源,2018(09):13-15.

中图分类号: 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44(2019)20-0251-02

收稿日期: 2019-4-22

作者简介: 苏淀诚(1973-),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不动产登记工作。

标签:;  ;  ;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