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模型”在物理问题求解中的应用_科学论文

“实体模型”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体论文,模型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科学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通常都要从创造“模型”入手,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段,把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概念或实物的体系,即形成物理模型。在物理解题中,我们可以把“研究对象”进行理想化处理建立起来的模型,称为“实体模型”。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应用“实体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一、为研究问题,正确建立实体模型

例1 下雨时,雨点竖直落到地面,速度为10m/s。若在地面上放一横截面积为,高10m的圆柱形量筒,则经30min,筒内接的雨水水面高度为1 cm。现因风的影响,雨水下落时偏斜30°,若用同样的量筒接的雨水量与无风时相同,则所需时间为多少。

解析 题中已提到“雨点”一词,说明雨滴之间无相互作用,可以构建“雨滴点阵”模型。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因为风是水平方向,不会影响雨滴竖直方向的运动,则雨滴下落的快慢与风速无关,那么点阵在水平方向只可能是平移,不会改变其点阵的密度,如图1所示,故所需时间仍为30min。

图1

若将雨点构成柱状流体模型,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水柱体的流速增大,从而得到时间减少的错误结论,可见,正确建立实体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图2

例2 如图2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解析 分析此题时,若把两直角三棱镜ABC间的均匀未知透明介质看成平透板(两光学面平行的透明板)模型,根据其光学性质,通过平透板后的光线与通过平透板前的光线相比,方向不变,只发生侧移。很快可判断出B选项是正确的。

二、为简化问题,合理转化实体模型

例3 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50km以下的大气看做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离地面50km以上的大气则看做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大的良导体。地球本身带负电,其周围空间存在电场,离地面L=50km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约为。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但大气中频繁发生雷暴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了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统计表明,雷暴每秒带给地球的平均电荷量为q=1800C。试估算大气电阻率p和地球漏电功率P。(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 合理地转化电阻模型,因为L<<S,将左图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右图的长方体模型(如图3所示),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

例4 如图4所示,物体A、B是两只相同的齿轮,A被固定不动,若B齿轮绕A齿转运动半周,到达图中的C位置,试判断B齿轮上所标出的竖直向上的箭头所指方向。

图4

解析 该题中B轮在A轮上滚动,物理情景比较复杂,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天体的“公转自转”模型,从而轻松解题。

由图可知,B齿轮绕A齿轮公转时还要自转,每公转90°,就自转180°。从B转到C位置,要公转180°,所以要自转360°。

三、为解决问题,巧妙虚拟实体模型

例5 横截面积是3的圆筒,内装有0.6kg的水,太阳光垂直照射2min,水温升高1℃,设大气顶层太阳光只有45%到达地面,试估算太阳的全部辐射功率。

解析 我们可以虚拟一个以太阳为中心,且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半径的一个球面,题目中的圆筒截面积可以看成是球面上的极小部分。通过这样一个虚拟实体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例6 如图5所示,接地无限大平面导体板附近有一点电荷q,怎样求空间中的电场分布?

图5

解析 空间电场是由q及板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但感应电荷激发的电场难以确定,可设想感应电荷对空间电场的贡献能用一个假想的电荷来代替。如果在导体板下方与q对称的地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就能满足导体是等势体且电势为零的要求。于是问题转化为求两个点电荷在空间的电场分布。

综上所述,建立“实体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模型,可以使复杂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构建实体模型还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形成科学预见,并能带来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促进物理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标签:;  ;  ;  ;  

“实体模型”在物理问题求解中的应用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