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论文_楼蕙兰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论文_楼蕙兰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且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将学生分编为小组,对小组下放整体的问题与作业,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组合作;语文教学;合作教学

分组分层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学习的能力作为基础,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组分层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对每个小组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在同一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限定,用对各个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提升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得到有效地促进。

一、分组学习方法的概述

分组学习方法是在素质教学推广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应用过程中,是对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首先,教师要对于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提供给学生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根据一定的人员比例,把全部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保证小学语文活动创造性与探究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就能够极大程度的实现对于学生智能的开发,深入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不仅让其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更是能够掌握语文学习技巧,为其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分组学习法的应用最为关键的就是分组环节,其作为基础环节对于分组学习法的应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现阶段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分组缺乏科学性

充分发挥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缺乏科学性的分组方法难以实现学生的协同合作,降低教学效率。根据相关教学调研发现,教师在采用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时多是以教师随机分组和学生自由选择两种分组形势,教师随机分组的方法缺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分析,导致分组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开展时,学生会选择平时相处较好的同学,容易出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一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成为一组,难以发挥取长补短的作用。

2、 学习纪律缺乏约束

课堂合作教学模式以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作为主要学习途径,但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约束,部分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谈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形成松散的教学氛围,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 缺乏科学的考评

教学考评是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内容,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现阶段来说,我国多数语文教师都会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但缺乏科学教学考评,或是教师单一的对小组成绩进行评定,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评价,难以发挥教学评价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能力提升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分组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分组的方法与有效性

首先,要在课前分好组。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进行差异性的分组。但是,并不是说在一个小组中只能有优等生或只有差等生,需要在小组内部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也就是一个小组中应该同时有优等生、中等生与差等生。差异性分组能够使得中等生与差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优等生在发挥辅助作用是,自身的知识又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其次,要能够灵活的调整小组。提前进行分组虽然能够有效节省课堂时间,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依照课程的实际需求对于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可以把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小组成员有着较强的协同性,更加积极的交流对方的想法。但是,还需要对于有着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划分,从而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这样的分组方法是不用对于人数进行限制的,让学生自由的进行组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有效指导,实现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首先,要对小组长进行选择。不管怎样的团队,都需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头羊,也就是小组长,其不仅需要具有领头示范的功能,还要能够带领全部小组成员完成制定的目标。所以,在对小组成员进行确定以后,教师还需要通过综合的分析给每个小组都指定一名有着较强综合素质的组长,这些人除了要有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意外,还要有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结意识,从而在小组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果。其次,对于学习进度表进行合理制定。学习的目标与学习的方法直接影响着自主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就需要根据学习小组实际的特点对于其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给各个学习小组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从而提升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

3、对于分组合作学习的理念进行有效落实

若想要保证分组学习教学法得到有效应用,还需要对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让所有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其真正的成为小组的一位成员,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聪明才智,也能够提升小组学习的最终效果。大脑就像是钢铁一样,若很长时间不进行使用,就会导致生锈。所以,想要使得大脑潜能得到充分激发,就要让学生勤于思考。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要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提出有效问题,让其不断进行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语文教学效率的充分提升。

4、加强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在开展分组学习以后,很多学生由于本身的懒惰行,经常会把自己问题退给同组的成员,对于组员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在进行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此类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发言,更多的是听别人的发言。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小组长进行监督,同时适当的调整问题的难度,让其能够有机会进行发言,通过通过鼓励措施的应用,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表扬学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充分的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从而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分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向与内容,通过组内的交流合作方式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表扬与知识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有着全面的了解,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长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10+119.

[1]丁立龙,李楠楠.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11+119.

论文作者:楼蕙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论文_楼蕙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