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中日战争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次论文,中日论文,战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0年前, 甲午中日战争以侵略者的“全面胜利”和被侵略者的屈辱订约作为结局。然而,公理必然要战胜强权,正义终究要制服邪恶。50年前,第二次中日战争终于以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和被侵略者取得伟大胜利而告终结。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了企盼已久的胜利,洗雪了自第一次中日战争失败以来由日本侵略带来的种种屈辱,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日本从甲午战争胜利引出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的彻底失败;而中国从甲午战争失败走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两个过程确足令人深思。本文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反思之一:在两次中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必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防止那种惨绝人寰的悲剧重演。
侵略战争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造成不幸,这是显而易见的。在两次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疯狂的屠杀和掠夺、残酷的迫害和蹂躏,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不堪回首的恶梦。旅顺大屠杀是第一次中日战争中日军制造的最血腥的惨案。大屠杀从1894年11 月21 日至24日,持续4天,共屠杀无辜群众约两万人。“在这次屠杀中, 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三十六人。这三十六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被留下的。他们帽子上粘有‘勿杀此人’的标记,才得免死。”〔1〕南京大屠杀则是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的最残忍的暴行。日军谷寿夫部在1937年12月12日杀入南京后,在随后的几周内,进行了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大屠杀。30万以上放下武器的兵士、平民、妇女儿童和老人惨遭日军屠杀;2万以上的妇女, 包括六七十岁的老太婆和八九岁的幼女,遭日军强暴;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屋被焚烧,繁华市区顿成一片灰烬。这两次屠城血案仅是侵华日军在中国所犯全部罪行中的个别事例。
甲午战争失败,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赔款与赎辽费2亿3千两,就是清政府年收入7千万两的3倍以上。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同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据最新统计,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侵华战争中我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财产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5000亿美元。〔2〕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则是无法计算的。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在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蒙上黑暗、制造血腥灾难的同时,也给本国蒙上了黑暗、制造了血腥灾难。日本是甲午战争的胜利者,暂时获取了巨大的战争利益。当时日本向中国索取的赔款、赎辽费等折合3亿4千多万日元,从中国掠夺战利品价值1 亿多日元,共4亿5千万日元,等于日本六七年财政收入(每年8 千万日元)的总和。但从长远看,第二次侵华战争失败的悲剧正隐伏于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尝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甜头,于是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更加疯狂的对外扩张。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它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彻底失败。日本人民在这些侵略战争中也饱受着战祸的磨难。他们的政治权利被严重剥夺,生活负担更加沉重。数以百万计的人被迫走上战场,充当炮灰。据日方统计,在第二次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有300多万日本人葬送了生命,有500万以上的日本人负伤,财产损失为1057亿日元,还不包括无形财产的损失和拆赔带来的生产能力的丧失等。〔3〕
历史表明,战争无论对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对战胜者还是战败者,都只能是一种悲剧。中日两国人民深深体验到了侵略战争的惨祸及军国主义的罪恶。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仅极力否定半个世纪前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极力否定日本对其亚洲邻国进行过殖民统治,还美化那场战争,还把战犯当作英雄来供奉。这种极端错误的战争观、历史观,不能不引起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担忧和警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正视昔日的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才能期望在今后避免战争的惨祸;只有严肃而认真地对待半个世纪以前那段不幸的历史,才能期望在迈入新世纪后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反思之二: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大规模入侵面前,表现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华民族在第一次中日战争失败后,没有沉沦下去,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终于在50年后赢得第二次中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也为中日间长达半个世纪侵略与反侵略的反复较量划上了句号;这种从屈辱到胜利的历程,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厚凝聚力的民族。
甲午战争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但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民仍表现出了非常英勇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她的英勇的儿女大义凛然,挺身而出,同敌寇进行殊死搏斗。左宝贵血洒异国他乡,邓世昌“誓与士卒共生死”,林履中“临大节而不可夺”,杨用霖口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而自裁,刘步蟾、丁汝昌自杀殉国以身为国尽节……他们真正做到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祖国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璀璨夺目的篇章。
甲午战争对中国来说,如果从短近的眼光来看,似乎只是一场倍受屈辱的悲剧;但从长远的眼光视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各个阶级都投入民族救亡运动,如农民阶级以“灭洋”为旗帜的反帝爱国运动,资产阶级上层以“变法图强”为旗帜的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中下层以“振光中华”相号召革命斗争。民族救亡运动的前仆后继和一再高涨,正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
中国人民咬紧牙关挺过了八年抗战,并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也是靠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撑的。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蒋百里曾经说过:“中国人最大的武器就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敌人可侵占我城市,可屈服我政府,但决不能屈服一国的文化,更不能屈服一个民族的意志。日本假口防共,想拿二百万兵来屈服中国人的意志,等于梦想,日本一天不停止侵略中国,中国势必抵抗到底,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人。”〔4〕这种不可征服的民族意志,编导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剧,如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勇士扼守苏州河、血战台儿庄、血战昆仑关、杨靖宇的尸体被日本人解剖时腹中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张自忠上将身负重伤后仍奋然跃起与日寇搏杀直至殉国……积贫积弱的中国以弱胜强,打败日寇,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坚不可摧的民族意志这种无形的国力。
近代以来,由于外族的入侵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大大增强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两次中日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中日战争,使民族凝聚力的发扬达到了高峰;当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第一次中日战争时,当时的中央政府即清政府已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因此,不可能以清政府为凝聚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凝聚力只能通过“内部分裂”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爱国的、正义的、进步的政治力量与卖国的、腐朽的、反动的中央政府进行斗争。第二次中日战争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尚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因此,有可能以国共合作作为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凝聚力得到了至极高度的发扬,表现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团结统一,空前未有的一致对外。
在从甲午战争的惨重失败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50年中,中华民族凝聚力还在从割台到台湾光复这一历程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1895年5月初清政府批准的《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澎给日本。 这一规定激起了大陆朝野普遍反对,也引起了台湾军民的强烈愤慨。从5月底到10月, 台湾军民进行了持续4个月的反割台斗争,激战近百次,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抗击了5万近代化装备的日军。 日军付出了 4800 多名死亡和27000多名负伤的巨大代价。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大陆的仁人志士也一再表明了收复台湾的愿望和决心。上述史实表明:台湾与大陆不可分割!中华民族有着无比深厚的民族凝聚力!1945年10月25日,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在台北举行台湾日军的受降仪式,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省重返祖国怀抱。
反思之三:世界和平来之不易,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成为列强宰割、角逐的对象,加剧了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为结束战争悲剧、赢得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和平就难以求得真正的发展,没有发展就难以赢得持久的和平。
甲午战争大大改变了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原来,英国在远东地区有着传统的优势。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小国日本打得大败,使列强发现清王朝的虚弱,于是争相前来瓜分中国。日本挤进了列强的行列,开始为称霸亚洲的梦想进行疯狂的对外扩张。俄国和法国都加强了它们在远东的侵略活动,德国开始参加远东地区的争夺,美国提出独立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这一切使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更趋激烈。10年后,日本就与俄国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了另一场战争。这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主要是英、美、日三强在中国争夺的形势。列强在中国的角逐,反映为中国内部军阀的混战。日本在30年代认为可以利用中国内部局势独霸中国,由此形成日本与英、美的对立,终于导致日本对美、英在太平洋上的大战。历史经验表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把中国变成一个贫穷衰弱的半殖民地国家;而贫穷衰弱的中国又成为世界不安定尤其是远东局势紧张的因素之一。〔5〕上述情况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个稳定的、强大的中国是实现世界和平尤其是亚太地区和平的重要因素。
积贫积弱的中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为重新赢得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4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独立抗击的侵华日军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0 %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陷于中国战场的兵力仍占其陆军总兵力的60~80%。〔6〕从1937年至1945年期间, 日军及附属人员在中国战病死亡者233万人,在太平洋和亚洲其他战场战病死亡者89万余人, 被苏军击毙8万余人。〔7〕也就是说,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损失(死亡)占总损失的70%以上。中国战场牵制和消耗大量日军,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北进”苏联与德军会师的图谋,又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支援了盟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中国战场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作用。
战后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两者应该是相辅助相成的。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日本而言,教训在于没有和平就难以求得真正的发展。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并非发展得不快,相反,可以说是飞快发展、迅速崛起。但由于日本没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而是走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这种恶性的发展最终随着军国主义的败亡而毁灭。当战争狂人被押上国际战争法庭的审判台时,近代化的日本也成了一片废墟。
和平与发展的统一,对中国来说,历史教训却在于没有发展就难以赢得和平,一个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避免侵略者所强加的战争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近代史反复证明的结论。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其根源也在于中日之间存在着发展与不发展的巨大差距。
没有发展,不仅难以赢得和平,而且,要赢得侵略者所强加的战争也是极艰难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多次反侵略战争,但屡屡失败了,不仅被西方大国打败了,而且竟被东方小小的岛国日本打败了。教训是惨痛的,其实质是中世纪的文明古国败给了现代化的新兴工业国家。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但中华民族为赢得这场战争负出了巨大的代价,其胜利未免带有几分凄惨色彩,以致某些学者将我国抗战的胜利概括为“惨胜”二字。可以想像,如果当时是一个现代化充分发展的中国,必将能把战争损失、民族牺牲减少到最低程度,也必将能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温历史,我们更加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的正确。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发展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就能对维护世界和平负起更大的历史责任。
反思之四: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举国一致的应战体制,表现形式是满汉民族隔阂深重和帝党后党战和两歧;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格局,表现形式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两次中日战争都是以弱敌强,而且,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敌强我弱的矛盾更趋严峻了。一败一胜的结局,虽也有战略战术上的具体问题,但根本原因是在战争指导上有战和两歧和一致对外的区别。
甲午战争时期,官民矛盾及统治阶级矛盾均十分尖锐,使得抗击日本人的全国性努力不可能实现。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较突出的是满汉矛盾、帝后党争、湘淮等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如满族权贵想方设法限制汉员大臣的军权,挪用海军军费实际上是不使淮系势力过于膨胀的一项措施。再如帝党积极主战,但后党首领、清军实际上的统帅李鸿章为保持自己的实力地位,不认真备战而是一味避战。又如湘系、南洋海军等地方集团首先考虑的也是派系利益,不听李鸿章调遣。清廷内部既已战和两歧,就更谈不上动员民众,当时一般百姓根本不了解甲午战争的事。日本人评论说:“中国的李鸿章和日本人在打仗。”日本首相伊滕博文也说:“中国名为一国,实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则诚十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者,吾何畏焉。”〔8〕这种中枢战和两歧,地方各自为政,国力严重内耗的状况,决定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遭失败的命运。
抗日战争时期,曾经血战10年的国共两党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能够超越政见分歧和相互利益的不同,实现再度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作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各自的重大贡献。无论是在敌后战场还是在正面战场为国捐躯的民族英烈们,都将受到中华民族永远的尊重和纪念。
历史表明,“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事虽经纬万端,但综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9〕对两党自身来说,则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当年交战的中日两国早已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实现了和平共处。曾经携手抗日的中国国内两大基本政治力量应尽早结束敌峙状态,一道谋求国家民族的发展,力争使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拥有一个和谐而美好的明天。
反思之五:中日处在近代化的相同起点上,但中国洋务运动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故有甲午战争中的中国惨败而日本大胜;抗日战争的胜利又使中日处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但战败的日本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已跻身于发达国家的前列,而战胜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征途中,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全体中国人应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充分意识到在国际间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落后是很危险的。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在大体相同的国情、大体相同的国际条件下,在大体相同的时间开始了近代化的变革。但两国的变革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使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步拉开了距离,造成了两国地位在不久以后的决定性差别。所谓国情和国际条件大体相同,主要是指中日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又都被西方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在甲午战争前30年远东国际形势相对缓和的背景下,都有建设近代化国家的难得机遇。所谓变革道路不同,主要是指中国洋务运动实行的是“遗其体而效其用”即仅学习炮械船舰而不注意采用泰西制度惯例的体制内变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实行的是不仅学习西方物质文明且取消幕府封建机构的体制外变革。甲午战争是对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一种检验,它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和明治维新的基本成功。
中日在甲午战争中虽然一败一胜,但在战后两国都面临着推进近代化的新的历史契机。19世纪末远东地区从英国占优势到多极格局的变化,为中日两国改变国际地位提供了可能。对日方来说,日本是甲午战争的受益者,可用掠自中国的战争利益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对中方来说,甲午战败使民族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它激起中华民族强烈的危机感,使国人普遍感受到“连一个小国的日本就把中国打败,中国再不自强,就会沦为亡国奴”;它又使中国人从日本崛起的事实中强烈感受到已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可以通过变法改变屈辱命运;它把中国近代化从洋务运动时期的器物变革推进到清末的制度变革。日本利用了历史所提供的发展契机,挤进了列强的行列;但由于它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毁灭性灾难。中国由于以慈禧、袁世凯为代表的顽固势力,依然昧于世界大势,拒绝或破坏近代化的政治变革,再次丧失了图强机遇;但甲午战败激发的民族危机感和自强不息精神,催人发愤图强,最终改变了整整半个世纪被日本侵略、奴役的命运。
二战以后,中日两国又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了国家现代化的历程。50年过去了,中国又落在了日本的后面。其原因主要是:其一,日本战后的快速发展是以战前近代化为基础的,而旧中国则是一穷二白;其二,日本所走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供借鉴,避免了大的失误,而中国所选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还处在探索阶段,难免要走一些弯路。但这不能成为减轻我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的理由。
甲午战争失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刺激起强烈的民族危机感,而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意义当属恢复了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机感与自豪感,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近代以来我国民族情感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甲午战争等反侵略战争失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对自己的未来依然有强烈的自信;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民族自卫战争胜利、获得反帝斗争胜利的历史光荣时,对本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依然有清醒的忧患。毛泽东、邓小平等政治家都提过中国的“球籍”问题,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对国际政治现实的清醒估计。全体中国人都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表现到外部,就是要认识国际竞争是激烈而无情的,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两次中日战争期间,东亚地区有4 次大规模战争,其他两次是日俄战争和一战期间日本在东亚的扩张,这几次战争都有日本参加,都是为争夺中国而展开的。我们要建设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但必须对历史教训有充分的认识。
忧患意识表现到国内,就是要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日两国曾经共同面对3次发展机遇(19世纪中叶、 甲午战争后、二战后),日本善于利用发展契机成功地推进了现代化,中国丧失了或没有很好地抓住图强机遇,落在了日本的后面。今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又处于难得机遇中,决不应丧失,如再丧失,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尽可以历诉列强包括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尽可以宣传反帝斗争胜利的历史光荣,尽可以展望“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但必须对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清醒的、理智的认识,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主题,死死抓住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拚命硬干。这应该是我们反思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所得出的、最重要的历史教训。
注释:
〔1〕胡兰德:《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公法》, 转见陆奥宗光:《蹇蹇录》中译本,第63—64页。
〔2〕1947年国民政府公布,抗战期间我国军民伤亡数字为1200 多万,财产损失556亿美元。1985年, 我国政府根据抗战胜利后新发现的资料,公布战争中伤亡人数2100万以上,财产损失600余亿美元。 最近,我国公布我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
〔3〕〔7〕参见井上清等著《日本近代史》;服部卓四郎著《大东亚战争全史》。
〔4〕《蒋百里全集》,第六辑,第108页。
〔5〕参见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 《人民日报》1990年10月17日。
〔6〕每年的具体比例可参见《党史通讯》1985年第10期。
〔8〕依田熹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中译本,第25页。
〔9〕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标签:抗日战争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战争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甲午战争论文; 中国近代化论文; 中日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