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了全媒体时代,在广播电视节目样态跟随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而不断调整变化的背景下,主持人所面对的挑战;分析了当下主持人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一段时间来主持人选用标准的误区;指出全媒体时代,主持人除修炼专业素养,积极适应融媒体传播规律,还应具备深度、厚度、广度和温度,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特别是在价值观跑偏的年代,主持人更应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胸怀,以优秀的专业素养,深厚的知识底蕴,高尚的操守,引领社会风尚,实现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用户需求;主持人素养;角色定位;人文情怀
前言:《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主持”一词解释如下——主持,是指:①(动词)负责掌握、处理。②(动词)主张;维护。③(名词)负责掌握、处理某项活动的人。结合多年新闻实务,笔者认为可把“主持人”的定义概括为:在有观众或嘉宾的节目中,“负责掌握、处理”节目进程,引导话题方向,调控节目节奏,具备一定新闻采、编、播、控等业务能力,并掌握一定语言表达技巧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在节目中介绍嘉宾,引领内容,推进交流,以实现节目的起承转合,完成节目价值的传播。“主持人”一词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最早出现的时间,大致在1981年。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广播电视行业引领的频率/频道专业化改革大潮中,专业频率/频道大量出现,各地也由此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
1 媒介格局
迭代而来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全媒体乃至融媒体时代,使当下的媒体生态高速发展而又充满变局,在这刚刚开启的“变”局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内容本身,其次是用户的阅读习惯,或者说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而这些变迁背后折射出的是媒体影响力的转移,说明人们对传统媒体、或者说对过去的权威媒体已不再那么的依赖。
那么,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全媒体时代,借助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进行产业链重新结构、整合,再经“中央厨房”集中处理,生产出适用于不同媒介的内容,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给受众。在这样的媒介格局中,毋庸置疑,“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成为受众更青睐的信息获取途径。因此,适应这一“用户需求”之变,从国家级媒体到省、市一级媒体,“融和发展”已成为媒体晋级的普遍策略,许多媒体纷纷探索融合改革之策,一二三线省级广播电视媒体概莫能外。应该说,融合发展,是媒体发展规律的产物,也是为谋求更大生存发展空间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全媒体时代,媒体竞争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格局,“内容为本”与“移动优先”并重,也正在成为当今媒介的共识。受众(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倒逼媒体必须改革、创新原有的内容生产方式与传播渠道;同时,新的媒体格局,迫使主持人去探寻可以满足受众交互需求的表达方式和主持风格。过去在传统媒体兴盛的时代,媒体间竞争的焦点基本锁定于内容优劣的较量,竞争获胜的大致路线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而今,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体间不仅要比拼内容的高下,还在争夺传播渠道,而只有最终能把“注意力”转化为“影响力”的,才会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胜出。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时甚至代表“媒体的门面”,那么,在广电节目“主持人中心制”趋势之下,主持人的素养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栏目的口碑,乃至媒体的发展存亡。
2 节目主持人的职能
纵观近年来国内媒体的发展格局,主持人的职责主要是按照提前采编好的新闻稿件进行再度创作,通过播读稿件来完成信息的传递。而能在节目中脱稿与嘉宾进行谈话,这是主持人有别于播音员角色和职能的一大区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曾经,主持人从最初的“报幕员”,到串联话题、介绍嘉宾、推进节目,应该说,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已逐渐切换为“一个穿针引线的人”。而主播则跨越了从脱稿交流到话题把控,更多的职责是能够迅速准确的筛选和报道新闻,进行评论,甚至点评国内外大事。上述播音员、主持人、主播角色定位的不同和职能更迭,无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受众需求变化与媒体的迭代。
因此,全媒体时代的主持人,就应主动适应媒体格局和节目调整来转换角色、更迭职能,更好地驾驭节目、引领话题,实现既能与嘉宾和专家对话,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又似口吐莲花、侃侃而谈,既有声情并茂的言语交锋,又有深层次的心理碰撞和共鸣。主持人在节目的生产流程中,由于往往只参与节目最后阶段的播出环节,没有参与到整个节目的采编过程中,对新闻事件理解缺位,因此就导致了一方面,主持人对内容吃不透,对节目的整体驾驭、引领和节奏把控不足,也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和厚度;另一方面主持人怯于脱稿、畏惧进行即兴交流,主持风格也显得死板、不出彩。
近几年随着全媒体、特别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为适应媒体格局改变而出现了很多新节目形态,不少主持人正在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岗位角色和职能调整,积极补足短板。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也有越来越多非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员陆续踏上主持人岗位,不少记者型主持人也随之应运而生,这些都为充实队伍,更新拓展队伍的整体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养积累了条件,有不少人已成长为颇受大众好评的新型主持人。
3 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全媒体时代,大数据和网络新技术的支撑,使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评价体系更加多元。主持人和嘉宾可谓现今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的两大核心元素。全媒体时代的这类节目已经走出了《焦点访谈》那种“主持人核心式”的一元化模式,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呈现为“主持人核心式”“嘉宾核心式”“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等多元化节目样态。适应这些变化,各方面对于主持人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全媒体时代的主持人,需兼具记者的功底、编导的能力,还要深度参与节目的策划、组织、采编全过程,这样才能在节目主持中有的放矢;此外,节目主持中除了要“嘴皮子“基本功夫过关,掌握表达技巧和用语原则,更要具备深厚的听知素养和对话交流的反馈修复能力。此外,过硬的新闻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学习型的心智状态,特别是善于借鉴互联网思维,积极适应并掌握融媒体传播规律,熟悉网络语言,这些都是全媒体时代主持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结语:
人们从曾经太过强调主持人外形的浮躁风气,到时下更多冷静的自省和内观,因而,受众、用户或者说公众还要求主持人具备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深厚、全面乃至前沿的知识储备,博大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还有独特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因为这承载着一个人的思维深度。言而总之,全媒体时代的主持人素养,如果再引申一下就是——深度、厚度、广度、温度。所谓深度,就是指主持人的认知水准,是透过新闻事件和问题表象看本质的能力;所谓厚度,是主持人的人生阅历、从业经历的积累和历练;所谓广度,就是主持人要有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格局;所谓温度,指主持人要恪守新闻伦理和操守,并且具有高度的人文情怀,博爱、包容。
参考文献
[1]尤晶波. 访谈类节目中电视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 西部广播电视,2016,(02):179.
[2]郝靖. 新媒体时代电视主持人职业素养探究[J]. 今传媒,2015,23(10):109-110.
[3]赵爽.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素养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15,(18):184-185.
[4]熊晓卫.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素养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09):139.
[5]张娴. 论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素养[J]. 新闻传播,2013,(05):91.
论文作者:成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媒体论文; 主持人论文; 节目论文; 素养论文; 时代论文; 嘉宾论文; 节目主持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