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教育需要三个“强化”论文_官超群

浅论幼儿教育需要三个“强化”论文_官超群

(威远县新店镇中心学校 威远 642450)

幼儿教育是小学学前教育的必要准备,是在保健保育的工作前提下对幼儿开展生活化、游戏化、经验性活动,以及潜在性的学前准备教育。翻开幼儿心理教育,幼儿由于年龄小,认知、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幼儿大脑的髓鞘化(myelination)过程还没有很好的完成,因而接受教育的信息快,忘记也快,符合幼儿记忆与遗忘规律。因此,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教育需要三个强化。

一、强化幼儿生活化教育

新入园的幼儿最突出的就是哭闹,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变了,所面对的人和环境都是陌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遇到陌生的人和进入陌生的环境,就会必然产生不安全感,形成害怕、畏惧,甚至恐怖的心理。对此,我们通过研究,采取了我们特有的教育方式。首先,我们对幼儿实施了耐心、细心和爱心的第一步关爱教育,用爱心走进幼儿心灵;第二步,我们对幼儿实施了情绪稳定教育,那就是和幼儿交心、交朋友,让他们解开畏惧心理;第三,我们实施了幼儿入园的愉悦教育,想办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感觉到幼儿园生活的美好;第四,我们在前面的铺垫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对幼儿逐步开始了入园后的生活常规教育,如幼儿一日常常规教育,生活儿歌教育,生活游戏教育等等。在我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曾遇到这样一个特殊教育案例,一位幼儿刚入园时,整天都不愿进幼儿教室,不和小朋友门一起吃饭、喝水,也不午休,老师、家长都把他无可奈何。面对这样一位特殊幼儿,我潜心研究了一套教育方案:我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和他谈心,认真回答他的每一个问题,每天都和他一起同桌吃饭,陪他聊天,细心地照顾他的生活,让他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老师的存在和温暖。慢慢地,他的情绪稳定了,觉得我很亲近,喜欢和我一起玩,中午睡觉我也象妈妈一样去陪他。在课堂上,我逐渐开始让他做示范,与小朋友们一起交流,一起做游戏,一起玩玩具,久而久之,他和孩子们也熟悉了,和他们一起学习和生活,甚至离不开幼儿园这个团体了。

二、强化幼儿健康心理教育

幼儿教育是对童真教育,是在一张崭新白纸上的绘画。这张画画的是否美丽,未来的效果是否美好,除了教师的热情工作,潜心教育外,帮助幼儿确立自我,促进自己适应环境,培育幼儿的健康心理是关键。

首先,要让幼儿克服自负心理。自负是指孩子过高地估计和评价自己的表现。例如班上有个别幼儿,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较“能干”而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就趾高气扬,不愿意与他人一起玩。对此教师要通过故事《谁的本领大》、《不骄傲的孩子》等教育活动,进行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疏导,指导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其次,要让幼儿战胜自卑心理。自卑的幼儿总是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教师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政策:如,要引导孩子重新看待和估计自己,帮助他们把自己比同龄人做得更好的事找出来,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而要不断使自己“扬长避短”,更加优秀。

第三,要让幼儿消除嫉妒心理。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嫉妒”是儿童健康之害。所以教师要经常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谈举止,及时发现并制止嫉妒心理的萌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我们在平常就要时时注重对孩子进行聊好的心理教育,如通过故事《不嫉妒别人》等形式,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嫉妒心理的危害性,教育幼儿善于学习同伴的优点,启发诱导。

第四、教师要营造健康心理氛围,满足正当心理需求,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形成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每个幼儿都有获得“爱”的正当心理需求,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正确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当孩子正当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则常常自暴自弃,或者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因而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掌握一些向幼儿表示师爱的技巧,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以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如,在幼儿最需要关怀时,亲切地看他一眼,或关切地说上一句话亲热的话,或轻轻地抚摩他一下,这些都是“爱”的表示。

三、强化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正处在认识事物的萌芽时期,对纷繁复杂的的社会现象只有感性而没有理性的认识,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面。为此,我在教育过程中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尝试。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为了幼儿的安全,我们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我们还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创设良好的安全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以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都是自我保护教育的手段。我们平时应当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3、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危险的产生。另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

4、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我们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作为我们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科学育人理念,不断探索育人模式,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让颗颗蓓蕾挂满祖国幼儿园。

论文作者:官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  ;  ;  ;  ;  ;  ;  ;  

浅论幼儿教育需要三个“强化”论文_官超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