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论文_夏国华

探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论文_夏国华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效推动了我国电力产业发展,使得电力紧缺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尽管电力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电力安全生产问题仍不容忽视。电网企业一旦出现生产安全问题,将会对电力平稳供应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大面积停电问题,为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当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进行探讨分析,这对于推动电力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措施

安全管理是电网企业管理的重点,电力安全不仅关系到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电网企业要对电力安全高度重视,完善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加强电力员工安全培训和电力安全监督,做好施工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电力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电网企业更好地发展。目前全国生产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管理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亟待创新。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电网企业作为城市运转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一旦因安全生产管理不当出现供电问题,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不仅会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印度曾在2013年发生过一次北方电网崩溃事故,直接导致超过500辆火车停运,大量企业停产,银行系统、城市交通系统陷入大面积瘫痪,超过3亿人口处于无电可用状态,创下世界最大规模停电事故记录,经济损失惨重。因此做好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维护社会正常稳定运转。另一方面,电网企业虽然是国有企业,但自身仍有着自我盈利需要,若在实际运营中经常因安全管理不当出现供电事故,将会为电网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若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则会对电网企业社会服务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比如某发电企业因安全管理不当引发了发电机组配套锅炉爆炸事故,导致渣井设备倾覆,出渣设备被完全掩埋,事故发生后,企业长时间处于全面停机维修状态,停机维修时间高达130多天,不仅无法正常为群众提供电力供应,同时为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做好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可有效避免上述安全事故问题发生,保障企业盈利的同时,促使企业社会服务价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措施

2.1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是核心

要从安全生产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发展;要做到“阳光安全”,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员工、关爱员工、珍惜生命,向员工灌输安全保障的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很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时时处处关注安全,关注职工培训、教育,关注对员工的激励体系建设,强化前瞻意识,以前瞻性思维,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变化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压力;对负面效应要做到预警在先,抓苗头、抓倾向、抓重点,大胆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拓宽视野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规律性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努力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2.2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创新

(1)强化不安全行为的分析,落实安全管理。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2个直接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最重要原因。人的行为是与其心理因素紧密相关的。人的过失行为、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人的意识、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相对于安全规程及安全状态发生了偏差。所以,安全管理要重视职工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管控。(2)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企业安全生产预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由事故管理向隐患管理的重大转变,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制度,推动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对安全生产及施工定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安全生产投入、隐患治理等因素,建立安全隐患库,预测企业安全生产的趋势,做到安全生产心中有数,超前防范。(3)强化安全监管考评,建立区域安全生产预警。建立区域安全生产宏观预警,不仅完善了安全监管考评体系,而且可以为上级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完善基本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抓好监督检查,促进整改达标,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创新安全管理来源于安全生产实践,作用于安全生产实践,更需要在安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安全生产实践共同推动安全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中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强安全生产动力,最大限度地为社会管理创新增添活力,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思想和行为得到巩固,安全意识得到提升。(4)强化现场安全监察检查,形成问题闭环。现场不分大小,只要有施工、操作,即人的行为,就会有安全隐患,现场的安全监察就必不可少。“现场领导带班制”及“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是控制现场不安全因素较有效的办法。“现场领导带班制”是指每个现场都要明确一位领导自始至终在施工、操作现场,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对现场的安全措施设置负责。这种方法不但对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同时还充分发挥了“旁观者清”的技术优势。“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是安全监督人员工作行为标准的规范,它是针对不同现场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要求而形成的制度,用于监督职工是否已将制度习惯化,同时有效避免现场安全监督的随意性和走马观花现象的出现,提高现场安全监察水平。科学的安全检查方法应该遵循PDCA循环,即策划—实施—检查—总结,对查出的问题制定监督、验证措施、形成闭环,并做到举一反三。

2.3安全生产管理文化的创新

无论班组或个人都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要在职工中积极倡导正确、先进的安全理念。要以安全文化培训职工,形成激励机制,为职工营造一个学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为职工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在生产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事实证明,事故是生产工作中最大的浪费,是对生产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企业生产是分工明确的,任何生产作业都是由人来完成,员工的生产作业活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最积极主动、最活跃的因素,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有关安全的生产规程、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的载体,是安全文化的凝炼和积淀。提倡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从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出发,从道义的高度规范安全管理,树立“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推进企业安全文化行为建设,广泛开展员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深入贯彻“三不伤害”原则,增强员工保护自我、保护他人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能力,培养和强化员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纪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将员工的言行融入企业安全的整体氛围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电网企业经营收益。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当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管理措施,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推动电网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大雁,郭成功,任智刚,许栋栋,王琦,毕雅静,何奕.电网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06):174-178.

[2]郑彬.探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04):206-207.

论文作者:夏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探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论文_夏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