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组织创新探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流通组织创新探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流通组织创新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流通组织的创新,不仅方式多样,其创新领域也是动态扩展的,因此很难对其有一个准确和具体的预测,本文就流通组织网络内部整合方式的变化和流通组织网络的动态扩展两大领域的组织创新各举一例,试述流通组织的创新。

一、流通组织创新的界定

流通组织创新的内涵在于流通渠道的流程再造和更新,通过对组织活动进行重新组合,把原先根据职能分工而割裂开来的业务活动重新整合,使流程完整化,同时对有关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流程能够更好的运作。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组织的流程再造和重新设计,优化组织内部的信息流(供应商、消费者信息的反馈和响应),资金流(成本控制、资金周转)、物流(采购与销售),充分构建这四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静态视角的演化则是动态演化的微观基础,因为无论是哪一种组织创新,其推动者都是微观组织的企业家,所以组织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认为,组织创新都是从个别微观组织内部的变异开始,新组织形式的出现首先是个别企业流程创新成功的产物,而这种成功的经验通过交流和反馈得以在环境中不断扩散,一旦当它达到某个临界规模的公众支持(critical mass),则会导致新的技术范式对原有技术范式的取代,并对市场(特定种群)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导致所谓市场创新。

二、流通组织对生产的适应性创新

1、服务性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和规模化,消费也逐渐趋向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从而对流通组织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初的纯粹交换功能,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再到加工、包装、运输、保管等新价值的增加,流通组织的功能一直在进行着不停地嬗变。流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流通组织而言更重要的一点是服务功能。这既是对产品服务功能的延伸,又是生产和消费发展的内在要求。此外,从流通业的发展趋势,流通必将成为整个经济持续和循环发展的基础产业,因此流通组织的功能还在于维持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等。

2、柔性化

从组织契约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命令与控制型经济组织正在为协约、联盟、合作、合资、集团、市场协议等没有命令和控制含义的经济关系所替代,所以对于流通组织创新来说,原先围绕所有权命令式的组织结构如母公司-子公司、总公司-分公司等将会逐渐被松散性的动态联盟所取代。这种联盟所必须具备的一个特点就是柔性。柔性是指一个系统或组织面对外部刺激(环境变化、市场机会)能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应对措施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组织就是柔性组织,这样的组织架构是对应于外部交易关系和市场环境的一个动态的网络,其主要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复杂的竞争环境灵活地和不断地进行组织安排和重新结合。

3、商业积聚与流通分层

生产的模块化和产业积聚,导致特定的生产要素、资源和分工日益集聚于一些特定的空间,这些因素的不断积累对产品的分销与配套服务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于是流通的分销和服务功能就不断涌现,并以这一空间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此外,生产的积聚,亦会带来城市人口居住和流动方式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城市布局的变化,同时也对商品流通和分销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方式和城市布局的变化,使得流通按照生产和人口的密度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商业积聚和流通分层,例如,以商业中心为城市核心的辐射模式(如CBD),根据人口分布不同形成的城中沿街条状的商业积聚模式(如商业街),以城郊或城乡结合部为中心的商业积聚模式(如shopping mall)。

三、流通组织对消费的适应性创新

1、从营销范式的转变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经典的营销理论以4P为主要框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一范式逐渐转变为4C,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t)和沟通(communicate)。这一转变带来了理念的根本转变:原来的4P以物为中心,4C则以人中心,如“消费者”强调的是消费者内在的需求,“沟通”强调的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将自己的需求与产品所提供的服务达成双向的交流。

2、体验性与休闲性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有五大趋势:体验化、情感化、个性化、休闲化、求美化。1997年第12期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目前美国人有1/3的时间、2/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娱乐。2015年左右,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娱乐时代,休闲产业将成为美国的第一产业,并且在2015年有可能占据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在英国,创意产业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打产业,创意产业是指提供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截止到2000年,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的第二大服务产业,占GDP的7.9%,仅次于金融服务业。

四、流通组织创新的形式

1、网络内部创新:连锁经营的新发展

(1)大型流通集团直营连锁:连锁经营是较低交易费用、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从世界各地连锁经营发展的态势看,可将其大致分为直营连锁、自愿加盟连锁和特许加盟连锁三种形式。直营连锁又叫正规连锁,是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种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大型的零售集团都是采用的这一模式。国际连锁店协会对其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直营连锁本质上是处于同一流通环节、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并由同一个资本及同一总部集权性管理机构统一领导下,进行经营活动的零售企业集团。直营连锁的优势在于标准化操作和统一管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不足之处在于各分店缺乏自主权。

(2)中小企业自愿加盟连锁:对于绝大多数中小零售企业来说,自愿加盟连锁不失为一种组织创新形式:它是指中小零售企业,在某一龙头企业或标识集团的统率下,通过自愿联合的方式组成经营联合体。其在组织上主要表现为商品采购的联购分销和业务经营的互利合作,与直营连锁、特许连锁不同,自愿连锁群体的成员企业仍保持自己的资产所有权,并进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在欧美已经有70多年历史,优点,通过商品采购、信息分享、自有品牌开发降低了交易费用。

(3)核心组织的特许加盟连锁: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与直营连锁的母公司-子公司不同,特许连锁经营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特许和约上。特许合约具有法律效力,总部提供特许权许可和经营指导,加盟者要支付相应费用。

2、网络边界动态扩展:供应链动态联盟

流通已经不仅仅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一种嵌套网络,它也将会来越多的参与到整个产品的制造与消费环节,从而不断地进行着边界的拓展,从而形成一种动态一体化的网络,供应链动态联盟正是连续协调机制中的组织问协调方式,是一种中间组织。流通企业的发展趋势将会减少作为企业的功能,而逐步过渡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网络化的协调组织。新组织的雏形将是以合资、亚交易或转包合同(subcontracting)、特许(licensing)、动态联盟等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企业的方式出现。交易费用的大小影响到这种新型流通组织形式的选择及其边界。一方面为降低沟通、谈判、监督成本,组织间将会结成一定的契约关系,组成动态联盟,从而将交易内部化,提高交易的确定性;但由于联盟内组织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一种软约束,同时契约亦具有不完备性,合作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及背离的风险,对这种不完备性、不确定性以及风险的管理增加了内部的管理成本,供应链动态联盟的边界就取决于交易内部化节约的边际成本和增加的内部管理成本之间的权衡,当两者相等时达到均衡,此时,处于嵌套网络中流通组织与生产、消费也处于暂时的均衡。

标签:;  

流通组织创新探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