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反思&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_教学反思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反思&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_教学反思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反思——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浅谈论文,新课程标准论文,课程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学行为及教育教学经验的回顾、思索和评价的过程。它既是对以往教学活动的反思,同时又是确立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行动的依据,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的目的。可见,教学反思过程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解决教学疑惑、完善教学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

      一、新课程标准与现代教育观是教学反思建构的基本依据

      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教学伦理、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反思;二是在微观层面对教学的设计、课程标准、教法与学法、教学效果等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的反思。笔者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对教学反思内容的建构进行探究。

      (一)反思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1.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进行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活动与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的五个基本理念: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二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三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四是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五是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2.对照课程目标,反思教学活动是否达成了三大课程目标的要求

      第一,是否达成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第二,是否达成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地理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第三,是否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地理课程的学习过程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注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现代教育观的引领下,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是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现代教学观主张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角色转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教师是否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第二,教师是否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成为课堂学习的合作者。现代教学论认为,师生合作能够产生综合心理效应,既能增强师生的感情,减轻学生对老师的恐惧紧张等心理压力,也能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教师随机教学的灵感。第三,教师是否由“教材的演讲者”转变为学生讨论问题的“倾听者”。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在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反思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而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观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规律

      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例如,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洋流的运动和地壳的运动等知识是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必须要能够使学生将自己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对地理科学的理性认识,由生活中浅显的地理现象与地理学的原理与规律联系起来,使学生好学易懂。

      2.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地理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标准的改革,更主要的是教师要用新的课程观指导教学,即教师要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这就必须使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观察地理环境,解答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得地理科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科学的魅力。

      3.教学问题的设计与选取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与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知识能力、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才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完成对问题的解读和理解。例如,教师应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的相关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乡情、国情和生活化的地理问题,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4.教学问题的预设方案与达成的效率是否一致

      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程序设计、问题实施和教学效率评价三大环节构成的,也是课后教学反思的主要方面。例如,“常见天气系统”一节的教学重点问题是天气特征的判断分析,是最具有生活实践意义的课程,观察其教学效果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掌握和学会了分析天气图表的技能,是否能够运用天气图说明天气的变化规律。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收集教学活动过程中亟待反思的问题

      1.向学生发放教学信息调查表收集问题

      学生是教学信息的第一接受者和反馈者,所以向学生征集问题是教学调查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需要、兴趣和爱好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其学习效果等做出评价,使教师不仅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能够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问卷调查可设计的反思问题主要涉及思维、学习方式和学习困惑等方面。

      2.记录每日的教学活动,写好反思笔记

      教师在完成每天的教学工作后,应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为教学反思积累第一手教学资料。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的闪光之处、教学活动的失误与不足、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对本课改进的思路与创新等方面记录反思笔记,这将会使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度得到提高。

      3.回放录像,再现教学场景,查找教学问题

      教学录像以声像技术全程记录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再现课堂活动的全景。如教师的精神面貌、体态和声调等方面,是否自然、得体、和谐;教师的板书结构、教学演示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是否合理,能否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等。教师可以和观看录像的同仁一起探究,并总结改进的策略。

      4.发挥团队作用,共同探讨问题

      反思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需要团队群体的支持。反思性的教研活动可采取中心发言人的形式,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示给大家,在充分交流、讨论、共同探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团队的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从而使教学问题资源得以共享,达到团队共赢的效果。

      5.通过同课异构观摩教学,扬长避短

      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个体或群体就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和现实的教学条件,立足于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认识一实践一总结一再实践”的优化与提升过程。例如,在某中学举办的同课异构研讨会上,对于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一节的教学,三位教师分别采用合作探究式、问题式和自主学习式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各有千秋,引起了全体观摩教师的共鸣。与会者讨论热烈,积极反思自己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都对本课的教学行为有了新的认识。

      (二)构建新的教学预案,并在实践中验证

      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只是反思教学的第一环节,解决问题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完成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教学反思的终极目的。

      1.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反思,提高理论水平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才能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问题,抓住反思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新理念》、《当代的教学模式》、《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教师可以通过研读性学习,或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研讨会、培训会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理性地反思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重新建构课堂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并且付诸教学实践,形成“教学活动一发现问题一理论指导一再实践验证”的良性反思模式。

      2.展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实践验证教学反思的效果

      在深入研究反思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集体观摩课来验证反思教学的成果,邀请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师、教研人员听课,课后再进行深入细致的评课。具体流程是:先由教师自己说课,说课堂设计的思路、教材的处理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程预设的目标等。然后由听课者议课,评议课堂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给予新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演练,逐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与反思的效果。

      3.树立反思观念,使自我反思持续发展

      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反也。”中外教育家的名言说明,教师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才能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勇于反思的精神,敢于面对自身的不足,勇于直白地评判和剖析自我,才能不断地进取,不断开创教育教学新天地。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能极大地促进教师学习和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反思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学生也是反思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他们也在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即学习经验的生长与改造,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我国教育的革新与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反思&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_教学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