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_政治文化论文

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_政治文化论文

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义教育论文,民主论文,周年论文,中国共产党成立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辉历程,把一个充斥80%文盲的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而且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国教育发展的这一历程是与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联系在一起的,经过了艰苦曲折的道路。今天我们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教育建设的历程,对于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具有启发意义。

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1]它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新民主主义教育萌芽于“五四”运动时期,形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进行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和制度。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如下几个时期。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教育萌芽时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立即意识到新时代的到来。“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以及他们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介绍宣传苏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1921年《新青年》第8卷2号、4号和5号的“俄罗斯研究”专栏里,刊登了《苏维埃的平民教育》、《苏维埃的教育》、《俄罗斯的教育状况》、《革命的俄罗斯底学校和学生》、《俄国社会教育》等文章,介绍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的教育改革。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性质问题。李大钊、陈独秀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正确地阐明了教育的性质。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阐明了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发展,教育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还有杨贤江、钱亦石等人。杨贤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积极参加革命实践,潜心研究教育理论,翻译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了《新教育大纲》和《教育史ABC》。这两部书的出版,对中国此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新民主主义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民主主义教育不仅有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而且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何叔衡等共产党人即在长沙创办了第一所干部学校——湖南自修大学,为党培养干部;1922年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1923年中共湖南省委创办了湘江学校;1926年、1927年中国共产党又分别在广州、武汉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些学校的建立不仅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也为新民主主义教育奠定了实践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教育形成时期。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在革命根据地形成的。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他十几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建立了人民革命政权;在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同时,兴办人民教育事业。这里的教育完全不同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

在苏区时期,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因此,苏区时期被认为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形成时期。

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革命根据地不可能有系统的学校制度,主要以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党、政、军干部。苏区的干部学校主要有苏维埃大学、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苏区除设立干部学校外,还十分重视在职干部的教育,从中央到各省、县、区都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除了干部教育外,苏区也很重视工农教育和儿童教育。为了提高工农大众的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各地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以扫盲为主的文化教育运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夜校、半日学校、露天学校、星期学校、寒暑假学校、识字班、识字组、读报组、俱乐部、列宁室、巡回图书馆、研究会等。苏区的儿童教育实行免费的、义务的和普及的教育。学制规定列宁小学为五年制,分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初级小学3年,高级小学2年。为了适应农村的情况,列宁小学采取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形式,并放农忙假期,把学习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东江等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地实施“抗战教育”。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指出:“今后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要“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战救国为目标的新教育制度、新课程”。[3]教育方针继承和发展了苏区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提出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方针。抗日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成熟时期。

在抗日战争的条件下,根据地的教育仍然以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为主,同时对儿童基础教育也很重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中规定:实行普及免费的儿童教育,以民族精神与生活知识教育儿童,造就中华民族优秀后代;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提高边区成年人之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实行干部教育,培养抗战人才。[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以实施高等的专门教育为主,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当时建立的大学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并先后在山东、晋察冀、淮北、苏北、苏中、鄂豫皖、太行、太岳等根据地举办了12所分校;还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中国女子大学,这三所学校后来并入延安大学;1939年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1940年创办了延安自然科学院(这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第一所理工科大学)。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为首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高等学校,师生一边打仗,一边学习,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建立学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向农民子女开门。1938年3月,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小学法》,规定小学修业五年,前三年为初小,后两年为高小,合称完全小学,初小单独设立。中等教育因边区需要大量小学教师,因此重点发展师范学校。1937年3月成立鲁迅师范学校,1938年为解决国统区和敌占区到延安的知识青年求学问题成立了边区中学,1939年7月鲁迅师范学校和边区中学合并为陕甘宁边区第一师范学校。次年又在关中、定边分别成立了第二、第三师范学校,学制两年或两年以上,为边区培养小学教师和基层文化干部。1940年在庆阳成立陇东中学,1941年成立边区医药专门学校,1942年又设边区职业学校。可见,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和边区的发展,中等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当时的中等学校不是为高等学校培养生源,而是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抗战培养干部。

边区的群众业余教育继承和发扬了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传统,为适合抗日战争的环境和边区条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业余文化教育活动。其中尤以冬学运动规模最大。冬学是利用冬天农闲季节开展扫盲学习和其他教育活动。

整个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完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1940年3月,《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族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指出:“应该确立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这即是以马列主义理论与方法为出发点的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教育与科学的教育”[5]。

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6]新民主主义教育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坚持民族独立和自强,重视民族自己的文化遗产。当然,其并不排斥外国经验,而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

新民主主义教育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7]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用科学的知识教育学生。

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大众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8]新民主主义教育为大众所享有,并成为大众革命的有力武器。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在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区的扩大,新民主主义教育在改造新解放区旧教育的同时得到扩大和发展。这一时期,各解放区继承和发扬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传统,继续坚持以干部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中等教育,发展小学教育和群众业余教育;对新解放区的旧教育进行改造,废除旧教材中的反动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造教师的思想。1948年秋,东北地区已接近全部解放,生产建设和支援解放战争成为东北解放区的中心任务。为此,东北解放区从长期发展着想,把以政治教育为主的短期政治训练性质的学校,改为以文化教育为主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正规学校,为将来的建设储备干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的文化教育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其同时明确指出:新中国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从外国教会手中收回教育主权;妥善地接收全国新解放区的旧学校;对旧学校进行初步改造,包括取消在学校中的反动组织和训育制度,取消国民党政府设置的公民、党义等课程,设立革命的政治课;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

与此同时,展开了向苏联教育学习的运动。向苏联教育学习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一是邀请苏联专家到中国来担任教育部顾问和到高等学校讲学。自1949年起到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专家撤走为止,我国教育部和高等学校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9]二是大量翻译出版苏联教育著作和教科书。东北解放区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翻译了许多苏联的教育理论书籍和教科书。新中国成立以后翻译的著作更多。1949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节译的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48年版)第二十一章《国民教育制度》,继而又连续发表了第十二章《劳动教育》、第一章第五节《教育学是科学》等。1950年此书由新华书店全书出版发行,于是风靡全国,对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三是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建立新型学校。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决定,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苏联先进的建设经验,并聘请苏联专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1950年4月,根据中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对原中俄工业学院按苏联多科性工业学院的模式进行了改造。这两所大学是我国最早学习苏联经验的样板,从而影响着其他大学的建设。1952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也受到了苏联教育的影响。四是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第一批375名留学生于1951年8月19日启程,学习的领域包括理工、农医、财经、外交、师范等各个方面,以后每年都有数百人到苏联学习各种专业,直至中苏关系破裂。除留学生外,国内许多企业还派遣了大批实习生到苏联的企业实习。这些留学生和实习生回国以后都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骨干。尽管向苏联学习存在许多缺点和弊端,但它毕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建设的一部分,而且在我国新民主主义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教育除了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性质以外,还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指导,重视革命教育。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育方针始终指导着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第二,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无论是在苏区,还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都要为当时的革命总任务服务,为革命战争取得胜利而培养干部,因此重视政治教育和干部教育。他们甚至一边打仗,一边学习,形式多样,学习内容都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革命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封锁,物质十分匮乏,只有靠生产自救,才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参加生产劳动,边学习边生产,真正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革命根据地处于战争状态,不容许学校脱离实际坐而论道,而是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特别是1930年和1941年毛泽东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和《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党内克服了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使根据地的教育与革命实际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第五,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以干部教育为主,以短期训练班为主,时间短、形式多样、机动灵活。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中国教育也从新民主主义教育转向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从探索到发展经历了复杂艰难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文化大革命”以前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三个历史阶段。

“文化大革命”以前十年。随着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教育也从新民主主义教育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教育。

1956年至1959年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和教育大跃进的时期。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其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0]。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毛泽东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奠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这个教育方针阐明了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和功能,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经过一段无产阶级专政时期,以便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才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第二,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批评了当时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思想政治工作减弱的倾向,提出“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1]

第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历代思想家、教育家的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第四,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主义教育继承了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经验,再一次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克服劳心与劳力的分离,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培养新社会的新型劳动者。

第五,培养普通劳动者。社会主义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要克服封建社会“读书做官”的思想,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提倡知识分子劳动化,工农群众知识化。

第六,强调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初步发展时期,教育逐步普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56年还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但是,由于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不久就出现了反右派扩大化,随后1958年开展“教育大革命”,在高等学校“拔白旗,插红旗”,伤害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学生参加劳动过多,严重地影响了教育质量;在“大跃进”环境下,高等教育盲目发展。这一切都破坏了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正常秩序。

从1960年开始,中国教育进入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阶段。1960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开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为了扭转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中共中央于1960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部门贯彻这个八字方针,部署了全国教育事业调整工作。教育部于1961年7月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讨论了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提高质量等问题。[12]

随着调整工作的深入,196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60条,俗称高校六十条。同时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讨论和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该《指示》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时间应该安排得当,以利教学。(2)正确执行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服务;正确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高学术水平。(3)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充分发挥校长、校务委员会和各级行政组织的作用。(4)做好总务工作,保证教学和生活的物质条件。(5)改进党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3]

随后,1963年3月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前者共50条,俗称中学五十条;后者共40条,俗称小学四十条。中共中央同时发布了《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和当前中小学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该《指示》强调,“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能否把我们的后代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且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因此,“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14]该《指示》还指出,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十分注重德育;在智育方面,小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和算术的教学,中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数学和外国语的教学;中小学校还要注重体育。该《指示》要求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局,必须按照上述要求直接指导和帮助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作为示范。

三个条例的发布纠正了教育工作中的“左”倾思想的错误,使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同时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具体的章法。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臆造出一条所谓“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教育工作被全盘否定,不少知识分子被揪斗批判,许多学校被撤销,所有考试都取消,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打乱,社会弥漫着读书无用的思潮。1971年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部分高等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但在极“左”思潮的主导下,学校还没有恢复正常秩序。

1971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四人帮”炮制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抛出了“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两个估计”像两座大山压在教育工作者的头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造成极大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教育的蓬勃发展。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是拨乱反正时期。教育领域以推倒“两个估计”为突破口,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逐步恢复教育事业的正常秩序。特别是在邓小平的指示下,1977年恢复高考,极大地鼓舞了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和积极性。1978年3月和4月分别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两次会议对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使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研究走上正轨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12月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教育理论界认真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理论建设,同时努力吸纳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新经验,力图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9-1985年。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教育界开展了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持续了数年之久。经过讨论基本达成共识: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促进人的成长的社会活动,它的功能是多元的,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这个阶段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介绍各种教育思想和流派,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的成果,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同时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不仅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教育科学走向现代化,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1985-1999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教育全面改革的序幕。该《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实现了全党全国在教育思想上真正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该《决定》规定,我国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根据对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提出的到20世纪末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纲要》提出了到20世纪末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任务、总体思路和重大政策措施。其提出教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对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阶段中国教育法制建设渐趋完善。继1986年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至今。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把生机勃勃的中国教育带入21世纪。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前夕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对跨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该《决定》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次会议以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20世纪末中国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义务教育免费的原则,使每一个儿童都不会因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学。

基础教育的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逐渐改革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自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扩大了招生规模,在1998年招生108.4万人的基础上扩大到1999年招生159.68万人,增加了约47%,以后几年又有大幅度增加,使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地进入了大众化时期。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使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今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确立到2020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规划纲要》规划了今后10年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明确了教育制度体制六大改革和六大重要保障措施,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提供了切实的规划蓝图。《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几十年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严重的教训。今天我们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这几方面也是今后在社会主义教育建设中需要牢牢坚持的。

第一,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既具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如民族性、民主性、科学性、生产性、终身性、国际性等,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的方向性。

第二,教育优先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突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关键是人才,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三,育人为本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教育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一贯的教育方针。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重点,既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始终坚持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四,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今后要着重完成的两大任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今后要在普遍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公平。

第五,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大动力。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不仅继承了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教育传统,而且不断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为我所用;既重视学龄期青少年的正规教育,又重视人民大众的非正规教育和终身教育。

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还不够完善,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加强研究、深入探索、不断完善。

标签:;  ;  ;  ;  ;  

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