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思想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传授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能力,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当前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预设轻生成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开展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有利于克服以上问题,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指的是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的指导下,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标准和要求为依据,以学科核心概念为主轴,以社会、生活热点话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原有认知情况为起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学问题和活动的科学设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本文以高二“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一、分析学情,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开展教学设计 开展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思维习惯、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正如杜威所说,因为学习是学生自己来做的,并且是为了学生自己而做的,主动权在学生手里。教师是一名向导和指导者,教师掌舵,而驱动船只前进的力量一定是来自学生自身。教师越了解学生以往的经验,了解其希望、理想和兴趣,就越能促成学生形成反省思维。长期以来,教师已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较多关注自己的教学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比如备课,比较集中备教材,备自己的教学流程,而能够真正备学生的教师很少;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对学生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能够及时做出回应和反馈的教师不多。这也是造成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效不强、学生不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开展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以及学生的学科学习态度与风格等。 在“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的教学设计前,笔者在学生中开展了课前小调查,发布了如下问题: 1.在中国近期的国际关系及对外活动中,你最关注哪件事?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个事件。 2.你能用若干形容词形容一下中国走的外交道路吗?你如何评价?具体事例依据是什么? 设置这些问题的意图是: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我们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我国的外交事件,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回答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但不充分的。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教学,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的划分,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评价和创造等层次。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能力,要根据学生原有的能力基础,设置台阶,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上述问题中让学生进行列举、解释、评价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了解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逻辑缺陷,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 再次,要了解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与学习习惯等。学生学习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对时政的关注程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依据收集资源,设置活动,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和矫正。 二、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首先,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载体和依据。但是教材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素材和基本的教学思路,我们需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进行教学,但不能照搬教材,照本宣科。教师要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其次,教材的知识点之间是割裂的,其呈现方式往往是碎片的,这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整体性分析,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建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外部灌输的结果,而是原有认识与新知识互动的产物,是人际交往与合作的产物。认识是在思考和体验中通过主体的选择而逐步生成的,新的认识不是简单的知识的量的积累,而是在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来整合教材。 1.学科内教学内容的整合 布鲁纳认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越基础、越概括,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就越广泛;用基本的、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应当成为教育过程的核心。也就是说,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学核心知识的突破,要让所有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最为重要的、必须学习的核心知识、基本观念和技能。顾泠沅教授也特别强调:凸显认知主干的阶梯式学习,包括依靠学科内在的逻辑主干,随时提供适度挑战的学习机会,还有运用情境原型的启发,经过分别推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其特点,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所谓学科知识的逻辑就是学科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政治学科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要让学生知道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的评价及其依据。主题单元教学首先要抓住学科的核心概念,以核心概念为主线,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重整。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样。 “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框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等。如果没有让学生对本框知识进行结构化,那么我们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本框题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前后教学内容,梳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如右上图) 2.学科间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生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他们的头脑中除了本学科已有的知识外,还有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由于学科性质、体系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不同学科可能对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会作出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有时候是比较一致的,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但有时候却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可能引起学生认识和思维的混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整合学科的知识,还要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 俗话说,政史地不分家,今天的政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政治。在高中政史地三门学科中,存在着许多交叉的内容,这为三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比如,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是历史教学的重点,教材列举了三权分立制度的优点,但是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却又指出我们不能实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也不利于我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样,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讲国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地理意义上的国家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就无法理解主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无法理解主权为什么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这说明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存在着整合的必要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大文科意识,加强政史地学科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梳理相关教学内容,在保持学科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统一根本的观点。 政史地三门学科的整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政治学科教学来说,加强与史地学科的协作与沟通,应用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增强了学科教学的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我们通过整合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学科、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从我国的历史文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归纳我国外交的主流思想,还可以从我国的地理形势、东海与南海的地理条件等分析我国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性等。教师要让学生站在现实的角度,从横向来分析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加深对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 三、精选资源,创设情境,基于社会和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的许多知识来自于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这些生活经验和常识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会内化为学生对世界和对人生的认识。学生带着这些认识进入课堂进行学习,对新的学习和认识会作出过滤与个性化解释,从而对新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自觉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设计的范畴。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说过,你将永远不能理解这个理论,除非你应用它。马克思认为,重要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不以理论自身作为目的,而是应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由实践到认识,再用认识指导实践。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只有回归到社会实际,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才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新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意见》则强调:“……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同样强调了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指出:“本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对“中国近期的国际关系及对外活动中最关注哪件事”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涉及了“一带一路”,这说明“一带一路”是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所以在“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一课的设计中,我们选择了新航路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新航路开辟和我国郑和下西洋有什么不同? 2.郑和下西洋与当前的“一带一路”有何异同? 3.“一带一路”对百姓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笔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提供一定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和现实的横向角度,多维度地思考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 总之,思想政治课通过主题教学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打通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关联,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通过主题教学,培养学生围绕核心知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新的情境下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设计初探_教学设计论文
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设计初探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