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
谷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 襄阳 441700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肾内科;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297-01
目前随着我国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入院治疗的肾内科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肾内科常见的疾病有: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等。患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容易发生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老年患者如发生以上并发症,则会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照顾不当,则会发生跌倒、感染、压疮、内瘘血肿等安全问题,肾内科住院病人中老年病人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且绝大多数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并发症多,一部分病人已采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治疗,除有老年病人常见的跌倒、烫伤等护理安全隐患外,尚存在专科治疗带来的特殊风险。因此对护理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安全隐患,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治愈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护理评估
—防止跌倒、坠床,压疮等意外的护理 做好护理评估,收集基础资料,识别高危患者。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当日对其有无跌倒史、服药史、生活习惯进行询问,评估患者体位、肢体活动、神志等情况对坠床的相关性。患者在摔倒、坠床评分≥4分时,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向患者告知需有陪护,应向患者多做宣教,使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活动能力,以免因不服老或怕麻烦别人而做一些能力不及的事情以致发生意外。对给患者造成威胁的不安全因素应保持警觉,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将常用物品放置易取处,避免患者摔倒,床头贴醒目的坠床摔倒标引,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同时减少探视人数及患者的社会活动。
2饮食指导
依据肾内科疾病性质的特殊性,应指导患者采取低磷、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既可使患者健存的肾单位负担减轻,又保持相对稳定的肾功能变化。依据患者的个体需要和尿中蛋白质的丧失量来确定患者蛋白质的摄取量,血中非蛋白氮增加停止时,蛋白质的摄取量可适当增加,急性期每天每公斤体重一般限制在0.5g。当患者由少尿、水肿或心脏衰竭征象时,钠的摄取量应限制在1~3g/d。为减轻肾脏负担,可给予适当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另外尽量给予患者喜好的食物,以避免食欲不振的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感染的预防
因肾内科疾病患者有较长的治疗周期,有较长期的卧床时间,故应重视对患者皮肤的护理,对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嘱患者在长期卧床时,经常对体位进行变换,协助翻身困难的患者翻身,防止局部压疮的形成,同时应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女性患者需对会阴部进行定期清洗,防止阴部瘙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抬高上肢,促进淋巴液及静脉回流,使水肿状况得到缓解,同时需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和刷牙,如有口腔溃疡和炎症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4用药的护理
肾内科老年病人常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用药较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如乱服药,特别是强心、利尿、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等药物不按规定时间、规定剂量服,结果发生危险,加重病情;静脉输液时,病人变换了体位,输液速度变快,护士未及时发现,出现心衰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使用静脉降血压药,同时也有长期医嘱的口服降压药,如果护士不仔细观察病人的血压而按常规正常发药,未及时调整静脉降血压药泵入速度,就可能导致病人血压下降过快而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肾内科常用的药物为免疫抑制剂,因其较长的治疗期副作用发生率高,护士需要严格按医嘱用药,保护性隔离免疫性差的患者,每日对病室消毒,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在用药期间均需密切观察,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另外,做好免疫抑制剂药物应用时的指导,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性隔离免疫力差的患者,教育患者重视个人卫生,同时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以降低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透析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多采用透析治疗,运用密切观察患者电解质和体液的变化,对液体出入量进行记录,水肿严重者可给予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了解置管或内瘘的具体情况,做到成功穿刺。为保证血流量充足需妥善固定置管的患者,检查血液透析机是否良好,核对和设置各参数,准备抢救措施,对机器运行和患者病情变化在操作中认真观察,内瘘处有无肿胀或渗血,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还需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将患者及家属恐惧、焦虑心理消除,提高其对血液透析的认识,以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做好患者体重、饮食、出入量、血压、电解质等的观察。透析后需要做好内瘘阻塞的护理,若有异常立即处理。
6水肿的护理
肾内科疾病中,水肿在临床症状中较为常见,密切观察患者电解质和体液的变化,水肿严重者可给予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1]。每天对患者行腹围、体重、脚围的测量,对液体出入量进行记录,防止水肿进一步加重,对液体限制的同时,为减少口渴的感觉,患者饮水时可少量多次进行。当患者水肿情况较重时,病情危急时,可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同时做好药物副作用的预防。老年人肾脏功能和组织学的变化,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住院期间易出现脱水、感染、药物导致的肾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护理干预在安全护理中,实施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效果。做好肾内科老年病人护理安全的有效预防。采取积极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2]。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提高肾内科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锐.7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医学信息,2010,12(1):153-154.
[2]王建芬.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3):92.
论文作者: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患者论文; 水肿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人论文; 肾内科论文; 发生论文; 药物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