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小学 吴秀珍 353001
摘要:对于思维导图而言,其是将发散思维具体化、有序化的一种教学模式,更是能够充分发散学生思维的一种图形化工具,其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各级主体关系以关联和包含的层次图展现出来,使原本繁琐的知识变的更加简单化、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记忆和学习。语文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阅读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能够使阅读内容生动的转变成信息列表,不仅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更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其能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选材立意,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积极改革,小学语文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且有创意的分析文章内容,以此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扩展,从而提升阅读质量。然而纵观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其中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大多围绕考试内容而定,阅读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等,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活络阅读内容,建立良好的阅读体系,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开展阅读学习。以下,笔者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一、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作为提升语文素养,辅助小学生阅读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须根据特定教学环节开展,以此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并在组织性较强的图画和文字当中带动学生系统存储知识的兴趣,才能够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得到增强。
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当学生在质疑的同时完成导图的绘制之后,教师则可以适当给出正确的导图,让学生进行对比和改进,从而实现思想理念的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要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检测习题,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抓住阅读要点完成对知识的梳理,从而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使其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可具体分成如下四个环节:首先,营造教学情境。教师应该明确具体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布置一定的阅读材料,借助营造教学情境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而展开自阅读;再次,示范学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指导和评价,以此带动学生不断反思,从容完善思维导图;最后,巩固检测。教师应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检测习题,来测试学生的阅读成效。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思维导图对阅读教学的推进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堂前预习工作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且只有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对新的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会更好的掌握知识的难重点内容,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倘若学生并未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展开有效预习,知识凭借课上的阅读和学习,那么不仅无法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无法明确其主旨。加之在教师不断的讲解中,学生更不能及时抓住重点、理清思路,这也是致使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而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则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利用课前时间,学生可以大致的略读课文,并掌握其主要结构,然后借助图形等形式把课文的每个部分串联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又能够充分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而实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2]。
(二)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阅读思路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很多事物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思维不集中的现象,从而导致在阅读学习中思维比较混乱,且很难理清课文脉络,致使对课文中心思想的认识产生一定误解。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绘制导图。在绘制导图之前,学生必须要对课文形成深刻的认识,并在大脑中粗略的掌握文章架构。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实现了语文知识与绘画的巧妙融合,充分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注意力能够集中。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框架,把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梳理阅读思路。
(三)运用思维导图确立阅读内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将导图绘制完成之后,就能够在其中直观的看到课文的中心所在[3]。因为思维导图通常是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绘制出来的,并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确立了课文各部分的框架,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各部对课文中心思想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对课文具有足够把控后,其对课文就形成了进一步的体会,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从而得到审美情趣的提升。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六年级上关于《少年闰土》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在预习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一个少时友人相伴和长大之后再次相聚的故事,极易忽略闰土的改变。而如果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当中,学生就会在绘制导图的同时发现闰土特征的变化,作者似乎有意突出闰土几年间巨大的改变,进而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就是旧社会对原本勇敢、健康、智慧的一个人带来的摧残,从而体会到课文的内涵,使学生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辅助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脉络,建立知识框架,拓展学生的阅读思路,从而使阅读效果事半功倍。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自主提取信息并绘制思维导图,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相符合。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堂前预习工作、图梳理阅读思路、确立阅读内涵,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良好的提升。
论文作者:吴秀珍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