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金冲与访谈_金冲及论文

党的十六大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金冲与访谈_金冲及论文

十六大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金冲及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民族论文,伟大复兴论文,访谈录论文,十六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7年到2002年,是跨越世纪的五年。五年前,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最后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提出: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国家。五年后,党在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指 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正如当年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 的时候”的歌词,曾经鼓舞起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斗志一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已经成为当前最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实践口号,鼓舞我国各族人民、各界人士为之奋 斗。为了使广大读者深刻理解十六大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本刊记者采访 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同志。

三百年历史沧桑的深刻启示

朱地:在上个世纪最后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在20世纪 即将过去的时候,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家有一种共同的认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 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五年之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一开 始即强调:“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 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 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跨世纪的两次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所作的报告, 都强调了大会召开的世纪末与世纪初的时间背景。您能否谈谈,这种强调,是否有某种 特殊的涵义?

金冲及:同十五大报告一开始提到“世纪之交”一样,十六报告开始的这段话,决不 是几句简单的开场白,而有着深刻的涵义。这段话所回答的是,十六大是在什么样的历 史大背景下召开的,我们应该站在怎样的历史和时代高度来思考我们面临的种种问题。

这段话,使人产生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会自然地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经历过的若干个世 纪之初。远的就不说了,就拿近300年而言,当进入18世纪时,我国恰逢康熙“盛世” ,综合国力正站在世界的前列。到这个世纪的后期,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农 业总产值和手工业总产值仍各占世界总额的三分之一。当时全世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只有10个,其中6个在中国。

进入19世纪时,中国却显然落后了。“康乾盛世”已经结束,而西方国家经过英国的 产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这些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当 时这些国家的先进生产力——大机器工业的发展,经济总量迅速上升,把中国抛在后面 。

朱地:最近看到一份材料,200年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7%,而位于第二、 三、四位的印度、法国和英国三国累加起来,经济总量也仅占世界总量的26.5%。也就 是说,仅从经济总量上看,刚刚跨进18世纪门槛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 。

金冲及:但是,正如小说《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 却也尽上来了”。面对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面对世界发展大势和滚滚 向前的时代潮流,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者茫然无知,顽固地坚持腐朽落后的封建经济制度 和体制,拒绝任何根本性的改革。在18世纪末,乾隆在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一封信中 还这样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它把自己隔绝 于世界体系之外。中国终于无可奈何地衰落了。仅仅过了40年,在反抗英国侵略的鸦片 战争中清王朝一败涂地,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40年的时间,中国就由一个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的东方大 国,迅速衰落而丧失一个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这个痛苦的教训,直至今日也不失其鉴 戒意义。

朱地:实际上,在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居世界前列,当时约占世界 总量的25%,而今天美国的经济总量也仅占全球总量的22%;在兵力人数上,清王朝又远 远多于它的对手。显然,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是败在经济实力上。那么,清王朝的几十万 大军,面对远道奔袭的数千英国军队,却一触即溃,究竟是为什么?

金冲及:我想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不是先进的生产力,又没有 建立起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和机制。所谓“落后就要挨打” ,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这方面的落后。当时马克思评论中英鸦片战争的一段话,说得 非常精辟:“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 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 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代表却是为 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一 个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尽管它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但在与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 的资本主义社会决斗中,一败涂地是势所必然的。此后,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夕,中国历届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1100余宗不平等条约。这款款条约,莫不是这 种“悲歌”的重演。

中国就是带着这种巨大屈辱走进20世纪的。一个新世纪,带给人们的应该是对未来美 好的憧憬,然而,踏进20世纪的门槛,中国人民却坠入更加悲惨的境地。1900年,为了 镇压义和团的反抗运动,英、俄、美、日、法、意、德、奥组成的八国联军攻入中国的 首都北京,特许军队在北京公开抢劫三天,然后把北京城内划分为各国的占领区,强令 居民分别悬挂各国的旗帜。八国联军在中国的华北和东北任意屠杀民众,焚烧村庄。这 种状况持续了整整一年,最后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最为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而告一段落 。对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和签订辛丑条约带来的屈辱和伤害,中国人可以说是刻骨铭心 的。90年后,邓小平同志在对外国朋友谈话时还提到:“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 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年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 组织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朱地:毛泽东同志对此也是刻骨铭心的。他曾经把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称为“血迹斑 斑的图画”。针对当年艾奇逊把侵略说成“友谊”的谎言,毛泽东指出:“参加八国联 军打败中国,迫出庚子赔款,又用之于‘教育中国学生’,从事精神侵略,也算一项‘ 友谊’的表示。”

金冲及:可见这件事对中国人刺激之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 、并且创造过灿烂文明的民族。辉煌的历史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使中国人对 这种屈辱格外感到难堪和无法忍受。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救亡图存就成为人民 大众最为迫切的愿望。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实 现繁荣和富强,谁就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但是,当 时统治着中国的清朝政府处在一种怎样的状态呢?对外投降,对内压迫,就是当时清朝 政府的“政治”。

朱地:当时流传的一句话:“百姓怕官府,官府怕洋人,洋人怕百姓”,倒是当时中 国的荒唐政治现象的绝妙讽刺和写照。

金冲及:但是中国人民不会容忍这种荒唐长期持续下去。人民大众期望有一个能够保 卫祖国和民族利益的政府,而清朝政府却恰恰相反。对外的投降,并且屈辱到如此地步 ,使这个一向把自己装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清王朝终于在人们心目中丧尽了尊严, 被人民所抛弃。

20世纪初叶,中国正处在漫漫长夜中。

朱地:对于20世纪初中国的悲惨境遇,毛泽东曾写道:“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 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三个“极处”,已无以复加了。

金冲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要生存,要独立,要发展,应该怎么办?从19世纪下 半叶起,中国人已做过多种试验:只搬用一些洋枪洋炮和近代工业技术的洋务运动早已 证明救不了中国;期望清朝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的戊戌变法又以“六君子”被杀而 告失败;义和团那种“扶清灭洋”的旧式反抗也救不了中国。20世纪初叶的严峻现实又 进一步教育了人们:中国人已没有其他路可走,只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民族民主革命运 动中去。这是现实迫使他们得出的结论。

朱地:您回顾了中国在三个世纪初叶的不同境遇,使人听了引发很多感触。您能否再 谈谈,中国由强盛到衰败、又由衰败到奋起抗争的历史,给人们什么启示呢?

金冲及:这段历史是一部内涵相当丰富的教科书,这里只能略谈一二。近代中国衰败 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的落后呢?那时候,世界上 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迅猛兴起。但是,当时中国的统治者闭眼不看世界大势, 盲目自满,安于现状,封闭保守,错过了发展的机遇。结果,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经 济总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沦为失去了独立和尊严、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任人欺凌的 半殖民地国家,而这种令人痛心的变化,发生在仅仅几十年间。这个沉重的教训是值得 永远记取的。

中国由衰败走向抗争和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也好,革命 和建设也好,在探索中前进也好,直至今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好,都是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而不是依靠其他任何政治力量来解决的。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曾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说来也 巧,如果把20世纪分为两半:它的上一半主要是完成了第一项历史任务;而下一半则是 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今天,我国人民在跨入又一个新世纪之时,已经进入小 康社会,正在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中国已经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一个人民当 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的国家。中国重新认识了世界,世界也重新 认识了中国。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是20世纪初叶的爱国者们很难想象得到的。而这 一切辉煌成就是怎样取得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历 史的结论。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的新形势

朱地:您对于18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对于理解十六大报告一开始为什么 强调这是新世纪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涵义,很有启发和帮助。站在怎样的历史和时代高度 呢?我理解,就是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高度,站在“形势逼人 ,不进则退”的高度来认识我们所面对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冲及:只有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才能充分认识到我们今天肩上担子的沉重。的 确,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创造了人类发 展史上的奇迹,取得了令我们自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 样满怀信心地面对未来。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作出的艰辛努 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但是我们也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面对又一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要准备应对可以预料 到的和难以完全预料到的种种严峻挑战。

当我们步入21世纪的时候,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周围一切都处于激烈的大变动之中 ,节奏明显加快,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当代人类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不论在 速度、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这种状况,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 的紧迫感,谁稍一放松,便会落后于时代。

朱地:如您刚才所讲,乾隆时代,我国还处于“盛世”。而从乾隆去世到鸦片战争爆 发,仅有40年的时间。那么,处于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我们稍一放松,被世界潮流抛到 后面,恐怕用不了40年的时间。

金冲及:问题就是这样严重。当前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形势逼人。

我们先看看国际的情况。新的世纪并不是平静到来的。它虽然刚刚开始,但已经可以 看到,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 两大主题,但至今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世界人民普遍的愿望, 但当前天下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有所发展,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安 全的重要威胁,社会生活中种种不确定因素在增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当前总体和平 、总体缓和、总体稳定的国际态势,有利于我们国内的建设;但是,国际上局部战争、 局部紧张、局部动荡的态势,也会对我们国内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 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到的。

从国内看,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是在种种矛盾的交织、冲突和撞击中前进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社会 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新矛 盾不断出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有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收入分配关系尚 未理顺,就业压力加大。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如何妥善处理不同群体间的具体利益关系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些突出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朱地:加入WTO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是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实现跨 越式发展的极好机遇。那么,“有利有弊”,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否也十分严峻?

金冲及:是的。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特别是在进入WTO以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 场逐渐连为一体,竞争不再是一国范围内的事情。也就是说,我国的发展是在世界范围 激烈竞争的大趋势下进行的。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带动的科技进步,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日新月异地突飞猛进。 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各国之 间在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等综合国力上进行空前未有的激烈竞争。各种思 潮相互激荡。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 江泽民同志提醒大家:“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 。在这场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朱地:如果联想到您刚才回顾的历史,对于十六大召开的时代背景就有了更清晰的认 识。

金冲及: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历史和时代高度”的涵义。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的这 种激烈变动,是大量、普遍存在的现实,已经和正在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是21世纪之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极为壮观的历史画面。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 世界,老是按照一向习惯了的路子来办事,势必落后于时代,而且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看不到这一点,就是一个头脑不清醒的人。党的十六大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趋势 、大背景、大环境下召开的。

为什么近年来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什么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 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报告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 的困难和风险?原因就在这里。

新的宏伟目标和十六大的重大意义

朱地:当中国再次踏入新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正面临又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 样的战略机遇期,在人类发展史上不是很多。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党召开了新世纪的 第一次代表大会,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必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 义。您能否再谈谈,十六大报告是怎样论述这一宏伟目标的?

金冲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然没有出现在十六大报告的大小标题上,但 却是贯串报告始终的一个重要思想。报告的前言部分即点明:“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 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 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在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的成就和经验时,报告指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举 世瞩目,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 报告又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在结语部分,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 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我们党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这些重要论述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党心民 意;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所必经的 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朱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十六大对于全面推 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哪些突出的贡献?

金冲及:十六大最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大会审议并通过的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的报告,成为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个报告提出的大会主题 回答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 坚持举什么旗呢?就是坚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 持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坚持走什么路呢?就是走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什么目 标呢?就是在本世纪的最初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们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 的平均水平,然后再用30年的时间,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 路、实现什么目标,实质上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的中心和灵 魂。

二是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了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修改有两点:第一是关于党的性 质。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如下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 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样表述,是符合党的长远 目标和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第二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这次修改后 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说是这次修改后 的党章的一个鲜明特点。

三是选举产生了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这一次代表大会对中央领 导成员调整的幅度相当大。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来7人,除胡锦涛同志外,6人不再担任原 来的职务;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共23人,这次13人不再担任了;中央委员、候补 中央委员中,这次新参加的占52%;中央军委委员原来共11位,有6位不再担任原来的职 务,也超过了一半。这次调整的幅度之大,超出了国际舆论和国内很多人的想象。

这次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年轻化和知识化这两方面跨出了一大步。这次中央委 员的平均年龄为55.4岁,50岁以下的占2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98.6%,这在我 们党的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

朱地:早在50年代,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即提出建立一个 “科学中央委员会”的设想。这个设想,今天已经变为现实了。

金冲及: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进步的表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是在党的全国 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平稳过渡,其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我们 回顾一下党的历史,可以发现,在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以来,这 种情况还不曾出现过。毛泽东同志在1943年担任中央政治局主席。此后由于各种不同的 特殊原因,中央历届主要领导,都不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后、随即由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而这一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和新的中 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如此顺利地实现了新老领导集体的平稳交接。它是中国社 会日益进步和我们党日趋成熟的结果。这个头一开,影响非常深远。以后,除非发生特 殊情况,中央领导层的变动将更加制度化,实现平稳过渡。这对保证我国长治久安、保 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意义,将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朱地:对于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平稳交替,国际舆论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法新社年 终专稿写道:中国在2002年拥有一个年轻的领导班子,这一变化是很值得重视的,因为 此次新老领导班子的交替是在井井有条的情况下进行的,新领导人继承的是一个空前繁 荣的中国,而且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增长。

金冲及:经过十六大,我们党有了一个新世纪新阶段的行动纲领,有了一部经过修改 、符合我们党和我国实际情况、用以指导全党行动的章程,又建立起了一个朝气蓬勃、 奋发有为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了这三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战略目标,就有了坚实的政治保证。这可以说是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 为重要、深远的意义。

朱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标签:;  ;  ;  ;  

党的十六大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金冲与访谈_金冲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