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 4103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病症的治疗中实施空气灌肠复位护理的最佳应用方法。方法 挑选出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取80例符合试验研究的患儿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层面进行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焦虑情况的组间差异性。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0,P=0.043);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为(31.99±6.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40.52±6.8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中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焦虑程度,且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空气灌肠复位;小儿急性肠套叠;护理干预
肠套叠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肠道病症,其发病原因多集中于肠管的进入临近肠管而致的肠梗塞,也是儿科普遍的急腹症,一旦发病将引起患儿腹部剧痛,患儿多持续性哭闹、便血,部分患儿往往伴有呕吐症状[1]。患儿发病时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今后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障较好预后结局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将空气灌肠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的首选方法,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优势明显[2]。我院在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中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出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排除有胃肠手术史的患儿及病例资料不全患儿,所有患儿均发病24小时内入院,取80例符合试验研究的患儿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层面增加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焦虑情况的组间差异性。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基线资料组间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1)病情监护:引导患儿家属在患儿行空气灌肠复位操作之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基本体征变化情况,若发现患儿体温升高、腹部胀痛或神志不清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2)饮食指导:在患儿行灌肠复位操作之后,不能立即进行喂食,给予0.5~1.0g活性炭,待6~8小时后经肛门排出或者经灌肠后排出,可进行适当的喂食,但要严格控制食物类型,以易消化、少纤维类食物为主,避免患儿肠道频繁蠕动,此外,要限制患儿活动,以免牵动肠道。(3)静脉营养支持:保持患儿机体能量供应,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预防感染[3]。
观察组在对照组层面增加系统性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急性肠套叠病症属于急腹病症,患儿往往持续性哭闹、便血,这给家属增加了恐慌,甚至使家属变得过于敏感,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通过心理疏导,向家属讲解肠套叠的发病特点和应对措施,不仅可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争取家属的全力配合。护理人员将空气灌肠复位的治疗机理及其临床优势耐心的向患儿家属讲解,鼓励家属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同时选取以往成功的案例向家属讲解,征得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2)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患儿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因恐惧而持续哭闹,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利用肢体语言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例如给予患儿拥抱、握手等,获得患儿的信任,降低患儿的戒备心理,尽量减轻患儿痛苦[4]。
1.3 评价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情况,在患儿出院前1d向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向家属表明调查原由后由家属自愿填写并当场回收,本次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80份,有效问卷77份,有效率高达96.25%。根据护理服务的质量设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级。非常满意:护理人员自主服务意识强,能够洞察患儿的心理活动并给以患儿体贴的服务,让患儿感到舒适温暖;满意:护理人员基本能够对患儿进行妥善照料,患儿感觉舒适;不满意: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自主服务意识差,不能洞察患儿的心理需求,患儿感觉不舒适。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量化评估,得分>40分视为焦虑阳性[5]。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的组间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均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但观察组的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显著(χ2= 4.110,P=0.043),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n/%)
注:护理后组间对比,*p<0.05
3 讨论
肠套叠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肠道病症,也是儿科较为多见的急腹病症,其发病原因多集中于肠管进入临近肠管而致的肠梗塞,也是儿科普遍的急腹症,一旦发病将引起患儿腹部剧痛,患儿多持续性哭闹、便血,部分患儿往往伴有呕吐症状,给治疗带来了挑战。目前临床上将空气灌肠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的首选方法,该种治疗方法可使肠腔快速充盈,由于病情危急,加之患儿持续哭闹,容易引起家属情绪激动,不利于医患和谐,在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时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主服务意识,洞察患儿的心理需求,给予家属详细的健康宣教,不仅可增加治疗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医患和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其优势明显[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均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但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显著(χ2= 4.110,P=0.043<0.05);在焦虑评分方面,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明显;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指示,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病症的治疗中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并且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中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结合系统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焦虑程度,且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利于患儿的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刘海飞,王岩,丁雪丽,梁晓璐,陈英生,卢迪.彩超实时监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01):64-66.
[2]张耀辉.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35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1):100-101.
[3]李晓东,赵国进.B超监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9(05):441-443.
[4]张中全,吕继东,裴茜.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61例分析及总结[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146-147.
[5]刘海飞,王岩,丁雪丽.彩超在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0):56+78.
[6]孙清政,付秀婷,张浩然,曲志博,刘家旭,鞠春成,刘冰洋.影响急性肠套叠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J].腹部外科,2016,29(04):304-306+309.
论文作者:徐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儿论文; 肠套叠论文; 灌肠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小儿论文; 焦虑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