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演变与循环_军事历史论文

战争的演变与循环_军事历史论文

战争的演变及周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期论文,战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人类其它社会性复杂行为一样,战争本质的演变极其缓慢。由于战争不能经常地得到实践,军人只能依据过去的战争实践的经验获取间接的战争经验,这使得对战争的演变难以理解,更难以预测。

技术对战争演变的推动作用

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因为战争演变的周期长达几个世纪,导致战争发生演变的因素固定并为人所共知,所以当时的军事统帅们确信从过去的战争中得出的经验对将来的战争同样起着指导作用。然而,自工业时代开始后,技术化的战争——关于杀戮的应用科学——成为战争演变的主要推动因素,这门新兴科学的巨大作用动摇了以往指导未来的有效机制。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战争演变周期的间隔缩小而跨度增大。但不管怎么说,可区别的周期依然存在。正如历史实践教给我们经验一样,我们应当从近现代史中尽力界定主要由技术所驱动的演变周期。如果我们能在技术演变周期中找到一种共同的模式,并且能接受这样一个前提——技术依旧推动未来战争的演变,那么,我们就可以近现代史为轴线,把各演变周期串起来并用来推导未来的战争。

随着工业生产的兴起和19世纪中叶,诸如来福枪等高精度作战武器的出现,技术成为演变周期样式的决定因素。这种轻的、可重复射击的来福枪、机枪和快速射击的野战火炮扩大了火力杀伤区的范围,也使攻防双方阵地间的距离从拿破仑时期的150 米增大到美国内战时期的1000米甚至超过1000米。就象火力杀伤区扩大了将近10倍一样,由于连射武器的大量产生,并且随着精度和射速的提高,导致了杀伤力的增加,从而使士兵越过火力封锁区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大,因而技术有利于防御一方。

军事专家竭力探索摆脱由于战场上火力的支配性地位所带来的战术和战役的两难境地。战术问题仅在于必须活着越过火力杀伤区;战役问题在于使成功的突破变成决定性的军事胜利。

1918年,德国人首先在军事学术上取得了突破,其方法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在突击前进行短促的、高强度的火力准备,小部队利用火力的突击效果渗入或绕过抵抗中心而战役部队则通过打击敌暴露的弱点,进入敌纵深,推进到敌人的后方。德国人虽然拥有这种理论,但他们缺少把理论变成有效行动的装备战争结束后,内燃机的产生为该理论提供了装备,把自然科学的成果应用于战争革新就使战争周期发生了第二次演变,并重新确立了进攻的支配地位。闪击战的目标就是剥夺敌人的抵抗意志,这种胜利是通过运动导致敌人的心理崩溃而取得的,而不是由于大规模火力的运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及其北约盟国面临着另一个战术和战役上的两难境地:如何阻止苏联穿越北德平原发动闪电战。战术上需要防御性的杀伤火力来抵消前苏联装甲集群的最初冲击并扼守阵地,而战役上为了迟滞苏军的后续装甲部队到达前线的速度就需要远距离火力打击其纵深。

以防御重新回到支配位置为标志的第三战争周期早在越战结束时期就初显端倪。原先需要数百枚无制导炸弹才能摧毁的目标现在只需几枚激光制导炸弹。二战中,在750米的距离上消灭一辆坦克平均需要18 发炮弹,而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中,在1100米的距离只需2发, “沙漠风暴”行动中在2200米的距离上只需1发。

在柏林墙倒塌,苏军闪电战消失7年之后的今天, 随着后工业时代让位于信息时代,军事学术界依然坚持第三战争周期对于战争的观点:继续强调越来越大的杀伤力,这不能不令人奇怪。

战场上不存在决定性的武器

自工业时代开始以来就有了“反对以火力为中心解决战斗”的争论。战争制造死亡,但到目前为止,战斗的目的仅在于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而不只是消灭他们的肉体。用消灭对方所有人员来定义胜利是非常少见的。通过武力施加影响和控制要比通过火力来进行种族灭绝要更有力、更可行。

为了在将来的战争中以小的代价迅速而彻底地赢得战争,我们必须能快速引导战斗并干净利落地结束战斗的手段,选择在火力震撼效果最大时最有利,对那一时刻的任何拖延只会增大部队的伤亡。由于拖延坚定了敌人的抵抗意志,允许其利用时间进行重新编组,从而使得敌人变得更难以应付。而对火力震撼效果最好的利用就是地面部队的机动速度。只有对手发现自己不管转向何方都受到有力的挑战和打击时,才能导致敌人的心理崩溃,斗志瓦解。当进一步追求政治目的已不值得时,或关注的中心受到了威胁、控制,或者已被占领而又无法恢复时,敌人就会承认失败。

第四战争周期中进攻者的支配地位

进攻者在战斗中的支配地位的恢复将随着第四周期的出现而到来。这是一个更加取决于新的信息革命而不是机器时代陈旧事物的周期。想像有一支机动作战部队,它不仅具前所未有的高清晰度战场侦察能力,对战局预测的无与伦比的精确性,空前的机动速度,而且能保持着不屈不挠的作战节奏。无论多么危险和代价高昂,这样一支部队将能够相对不受损失地穿过死亡地带,并以猛烈而巧妙的运动来决定这场战斗。其速度之快将使作战双方的人员损失都降到最低限度。第四战争周期将竭力利用信息时代的最新成就来增加机动速度。

信息革命将使我们能够清楚详细地跟踪掌握一支部队各个因素的情况,但仅仅是对敌情的掌握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拥有能针对所掌握的情况而采取行动的手段,而这一行动同样也取决于速度。信息和速度的结合将使未来的作战部队能预知敌军的运动并使以往战争中代价高昂的硬碰硬的交战转变为更为可靠的、人员损失小的、可选择性的交战。

信息和运动的结合将使一支作战部队保持无情的作战节奏。就像在象棋比赛中,对局势认识更清楚的棋手使他能领先对手四至五步。速度允许作战部队作出迅速调整从而牵制、阻滞敌军,并在时机成熟时以连续快速的行动,或许也是以五比一的行动节奏,使对手无法作出有效反应。这种机动作战部队的目标与其说是杀伤敌人,不如说是造成敌军的麻木,并利用这一能力来保持位置优势从而使敌军无可选择、筋疲力竭,最终意志崩溃。机动速度为我们提供了可与巨大杀伤力相媲美的至关重要的结束战斗的功能。

一支能充分利用信息时代所带来好处的地面部队将与工业时代的军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物理特征。首先,这样一支部队将能够把自身划分为两大功能编组:第一个编组是拥有可靠的信息保障和快捷的空中后勤补给能力,在需要时能为作战区域提供适量的战争商品与服务。这一编组可以完全脱离作战区域,但它对保持部队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第二个编组就是作战部队。这个编组必须紧凑,拥有部队识别、跟踪、运动和杀伤所必需的人员和工具。当代陆军的至关重要的作战功能将从地面上升至大气层和外层空间。这种在近战部队与信息结构之间的“空地一体”实际上就形成一支信息时代机动作战部队的中心联系,而空间事实上将成为新的高层地面。当所有的军兵种占据了垂直定向的战场空间时,多个军种共同执行的任务特征将从相互分离的地面、海上和空中行动变成为一种“空地一体”下各军兵种相互依存的新的结合方式。

信息时代军队对战场空间的前所未有的透视能力

侦察战场了解敌情的能力在与利用这一优势的速度相结合后,将从根本上改变火力和机动的动力。一名能够精确地观察到敌军运动的指挥官就能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部队分成相对强大的部分,并将其精确部署从而足以控制和支配敌军每支分散的力量。这种即时运用众多小部队的能力使指挥官能够运用分散的作战部队来覆盖大范围的作战领域。这与一项体育运动相似:一支具有更快速度、灵活性更好地理解对手的一支篮球队在打“人盯人”时会比打“区域联防”更有效。

具有速度和杀伤威力双重优势的指挥官将掌握战场的支配权。更大的杀伤力是剥夺敌人作战能力所必需的,但杀伤力并不具决定性。只有更快的机动力才能利用杀伤威力产生的震慑效果所带来的暂时优势。

如果作战力量的这两种关键因素能被巧妙地协调运用,那么一支获得自由的作战力量将能同时或有选择地攻击多个垂直点。在非常之短的时间内,也许只有几个小时,这样一支部队将能给敌军造成一连串战术上的灾难,其积累效应将打乱敌人的正常秩序、造成敌方的混乱并最终迅速瓦解敌军的战斗体制。如此将产生明确无误的军事决定性,并使双方的人员伤亡减至最小。

在今天,能够实现如此壮举的地面部队的形象还纯粹是概念性的,但是透过未来的面纱,一定的现实已经隐约出现。首先,在一支军队很可能被号召以小的代价来打赢一场进攻性战役时,第三战争周期似乎告诉我们优势属于防御者。进攻的一方不能仅凭火力来恢复其战场支配地位,因为火力不能提供以最小的代价结束一场大规模交战所必须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能力。其次,甚至在继以压倒性的精确火力打击时,一支机动作战部队,在面对意志坚定且有思维能力的敌手时,如果其运动速度不能超过第三战争周期的每小时20公里,是无法取得胜利的。而一支信息时代的陆军更是必须以十倍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动,最后,如同在以住的周期中那样,信息革命将带给地面部队不仅心理上的灵活性而且相匹配的物理上的速度,从而在未来的战场上使火力与机动之间恢复了关键的平衡。

福特从来就没有遇见过古德里安,但是正是这位德国将军利用了福特的发明去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同样,历史将最终造就一个能抓住比尔·盖茨和最常与他的名字相连的信息革命所带来机遇的勇士。尽管这位未来信息时代的“古德里安”和他的国度还有待于世人的认可,但有一个事实是毋需置疑的,那就是,无论我们选择加入与否,信息革命将继续以日益加快的步伐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我们不能过久地仍然停留在第三战争周期内,今天各国已在大力竞相开发精确制导武器,从而最终将打破由少数西方国家在精确火力上的支配地位。对变革和演变的紧迫性已经被延误了,我们需要从现在就开始对战场的信息掌握和前所未有的地面部队运动速度之间营造一种新的结合方式。我们必须为一支崭新的陆军绘出略图,对这支部队体制预测的必然前提就是:机器时代已经过去,而信息时代刚刚开始。

摘自美国《武装力量杂志》1997年第7期

标签:;  

战争的演变与循环_军事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