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检验科 湖南长沙 410015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免疫PCR检测抗p53蛋白抗体。方法:选取255份血清标本作为本研究标本,其中乳腺癌患者90份,非乳腺癌住院患者62份,正常对照组:103份。采用PCR法检测p53蛋白抗体表达情况。SaHIgG-DNA探针的活性鉴定、不同IgG浓度水平下的SaHIgG-DNA探针的抗体活性鉴定结果、乳腺癌患者、非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免疫PCR法抗p53抗体检测结果对比、乳腺癌患者p53蛋白表达者的抗p53蛋白抗体的主要表现。结果:(1)PCR阳性对照管以及SaHIgG-DNA均于265bp位置出现条带。
PCR扩增量随着IgG水平的下降而逐渐降低,检出最低IgG浓度值为10-5ng/ml;(2)乳腺癌组血清PCR法阳性率为40.00%(36/90),SP法阳性率为60.00%(54/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癌组血清PCR法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非乳腺癌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乳腺癌组血清SP法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非乳腺癌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4)在SP法检测为阳性的54例乳腺癌患者中,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64.81%(35/54)。结论:抗p53蛋白抗体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加以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PCR;抗p53蛋白抗体
p53是一种常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最大特征就是突变频率最大,该基因基本上会存在于所有肿瘤之中,它与肿瘤细胞的进展以及细胞调控、凋亡等方面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1],因此,强化对p53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对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现实价值。P53基因突变编码突变型的p53蛋白,且可在肿瘤细胞之中累积,可与HSP70蛋白之间相结合,从而使得p53 蛋白表达水平过高,从而释放入血诱p53是人类肿瘤之中最高突变率的抑癌基因[2-3]。本研究主要探讨了PCR检测抗p53蛋白抗体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与参考。现报道如下:
1.标本及方法
1.1标本来源
选取255份血清标本作为本研究标本,其中乳腺癌患者90份,年龄39-54岁,平均(44.59±3.32)岁,均经手术病理、MRI等手段确诊;非乳腺癌住院患者62份,年龄34~60岁,平均(46.59±3.54)岁;正常对照组:103份,年龄30~58岁,平均(43.39±3.09)岁。上述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血清标本均于-20℃温度下进行保存,待测。
1.2方法
采用免疫PCR法对抗p53蛋白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根据常茜等人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分析;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试剂为北京中山公司所提供,p53 按照1:40的比例对试剂进行稀释,使用已知的阳性片作为临床对照。P53蛋白染色属于核着色,阳性细胞的比例在10%以上者属于阳性。
1.3使用试剂
采用鼠抗人p53单抗(DO7)、超敏SP(鼠)试剂盒以及DAB显色试剂盒等,均购自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PCR扩增仪(型号为PE2400型,美国PE公司产);电泳槽(DYY 3型,北京六一仪器厂生产);紫外反射透射仪(上海复生生物工程公司生产);酶标版(96孔,购自于上海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1.4观察指标
对SaHIgG-DNA探针的活性以及SaHIgG-DNA探针的抗体活性进行鉴定分析;乳腺癌患者、非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免疫PCR法抗p53抗体检测结果对比、乳腺癌患者p53蛋白表达者的抗p53蛋白抗体的主要表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采用“n(%)”的形式进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 SaHIgG-DNA探针的活性鉴定
经SaHIgG-DNA探针活性鉴定,得出如下图1所示的电泳图结果。根据下图可以得知:PCR阳性对照管以及SaHIgG-DNA均于265bp位置出现条带。
3.讨论
肿瘤的进展与癌基因以及抑癌基因的改变存在紧密的关联性,抑癌基因活性丧失是一种常见的诱发实体肿瘤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P53基因是到目前为止临床发现的痛人类肿瘤组织存在最为紧密联系的一种基因,因此该基因被称之为“基因组的监护员”。由于接近一半以上的肿瘤p53会发生丢失或者突变,它是人类癌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突变基因。P53肿瘤抑制基因的重要作用在于其能够对于较大范围内的基因毒性以及细胞的刺激阻止细胞循环以及凋亡等[5-6]。P53不仅属于一种抑癌因子,它自身还是一种转录因子,p53通过转录基因如p21、Bax且对损伤DNA的复制产生阻碍性作用,此外还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P53属于人类肿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一种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p53基因由于其DNA碱基发生突变,从而使得异常的p53蛋白在细胞核之中出现异常堆积反应,很容易被现行的检测技术检测得到。此种发生突变的p53蛋白除了参与肿瘤恶性表型形成以外,还能够随着肿瘤细胞发生死亡崩解而进入到血液循环之中,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刺激性作用,从而导致p53蛋白抗体的出现。新近临床研究证实[7]:抗p53蛋白抗体对肿瘤的临床诊断、肿瘤细胞的转移以及复发预测等均具有十分高的临床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组血清PCR法阳性率为40.00%(36/90),SP法阳性率为60.00%(54/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血清PCR法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非乳腺癌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乳腺癌组血清SP法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非乳腺癌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发生突变的p53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显著高于p53蛋白阴性组。由此可以得知,血清p53抗体的测定与发生突变的p53蛋白表达呈现出十分紧密的关联性。由于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很好地克服 了检测组织p53蛋白需要取材于手术肿瘤组织、对机体创伤较大,而且检测流程较为繁杂,耗费时间等方面的缺陷,是p53蛋白检测理想的一种替代工具。
综上所述,抗p53蛋白抗体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曹立字,欧玉荣,张洪福 .大肠癌 p53 基因突变与血清抗体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13(2):90.
[2]赵峰,周清华,王兰兰,等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53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00,3(4)25 3.
[3]赵峰,阁清华,王兰兰,等.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53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00,3(4):253-255.
[4]Cao Y,Kopplow K,Liu GY.In-situ Immuno-PCR to detect antigens[J].Lancet,2000,356(9234):1002-1003.
[5]Maia M,Takahashi H,Adler K,Garlick R K,Wands J R.Development of a two-site immuno—PCR assay f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J Virol Meth ods.1995;52(3):273—286 .
[6]赵峰,周清华,王兰兰,等.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53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00,3(4)25 3.
[7]张燕,徐从高,陈黎,等 .血清 p53 抗体水平与肺癌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00,15(5):493 .
论文作者:魏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乳腺癌论文; 抗体论文; 蛋白论文; 血清论文; 肿瘤论文; 阳性论文; 基因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