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调查分析34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4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利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患者施行问卷调查。结果: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弹性总分(51.07±14.76)分,坚韧和力量、乐观3个维度的平均分由低至高依次为坚韧(25.08±8.03)分、力量(17.22±5.16)分和(8.28±2.73)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疼痛的心理韧性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及疼痛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均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一般,且影响因素较复杂,给予患者积极地支持,可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心理韧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07-02
心理学将个体在面对压力困境或者应激时,做出的有效应对和适应的能力称为心理韧性。目前,创伤性骨折是因各种外源性的创伤事件导致骨折,往往受伤的肢体会出现疼痛、肿胀及瘀斑,严重者会引发内脏损伤或休克、死亡等情况,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会对个体生理功能及心理适应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和巨大冲击。有学者研究发现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但研究报道甚少[1]。故本旨调查分析34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现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346例进行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采取问卷筛选方式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经相关检查,患者均符合创伤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标准[2];(2)患者神志清楚,无语言及交流障碍;(3)患者的认知能力在正常范围内,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4)均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如实填写调查问卷。排除标准:(1)患者有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2)患有其他慢性病或严重的并发症者;(3)患者有慢性疼痛病史。这次调查问卷共筛选出34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邀请回访填写,随后交由医务人员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其男性225例,女性121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1.38±10.52)岁。本调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1.2 方法
调查方式应用本院科研组制作的调查问卷供调查者填写简单资料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表。其简单相关知识影响因素包含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疼痛等内容,其调查表分两张,第一张设计相关知识的单项选择共100题,1分/题,在调查填写前,相关医务人员应耐心指导患者详细填写,如有疑问,应积极给予解答,征得同意配合。
1.3 调查指标
利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3],共25项,3个维度;坚韧、力量、乐观,采取Likert 5级计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高。(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难忍。多于7分为重度痛,在3分至7分之间为中度痛,少于3分为轻度痛。
1.3 统计学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进行推断;多因素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
2.结果
2.1 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弹性总分(51.07±14.76)分,坚韧和力量、乐观3个维度的平均分由低至高依次为坚韧(25.08±8.03)分、力量(17.22±5.16)分和(8.28±2.73)分。详细记录,见表1。
表1 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x-±s,分)
3.讨论
目前,随着我过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医疗人员对患者的心理韧性越发重视,尤其是创伤性骨折患者,多会出现面对疾病压力和折磨时,不能以自强的态度应对,且不够坚韧,从而产生住院期间的疼痛、不良情绪的折磨使患者难以持续面对,为此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有学者研究440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4-6],发现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总分为(51.13±14.81)分,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维度的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力量(2.15±0.65)分、乐观(2.09±0.67)、坚韧(1.93±0.61)分;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并发症、受伤原因、疼痛及社会支持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有影响,且女性、年轻、车祸伤、有并发症、社会支持水平低、疼痛感受强的患者心理韧性差,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本研究结果一致,证实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一般,影响因素复杂,积极治疗疾病,提高支持水平,可促进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降低应激反应,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一般,且影响因素较复杂,给予患者积极地支持,可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雪,张国惠,唐永利.骨折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31(10):50-52.
[2]张黎,李阳,陈长香.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7,33(5):649-651.
[3]陈彩花,何燕燕,郭云萍,等.心理韧性对重症监护室转出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54-57.
[4]李阳,赵晓明,陈长香.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9):452-454.
[5]张强,彭红,张利娟,等.核酸适配体—顺铂纳米脂质体药物的制备及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的靶向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5):413-417.
[6]沈雪松,徐伟,金美华,等.青蒿素类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384-386.
论文作者:秦永辉,马涛,马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患者论文; 韧性论文; 创伤论文; 心理论文; 性骨折论文; 因素论文; 坚韧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