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开展现代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工作上,县级博物馆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县级博物馆建设的目的并非是简单完成藏品的展览、展示,同时也是有效进行藏品研究,以及为社会、为公众提供教育支持和信息供给的服务机构。所以在县级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其本质是为了更好达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县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县级博物馆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应该说,县级博物馆的建设能够更好的凸显出该县的文化特质,成为县级文化品牌的代言,更是地方的文化名片。但是结合当前县级博物馆的建设现状来说,在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实现服务思想的融入,致使县级博物馆的构建难以真正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这就要求县级博物馆在建设工作的开展上,要切实立足当前现状出发,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促使县级博物馆能够真正实现预期服务效用的发挥,凸显县级博物馆的服务功能。
一、强调县级博物馆宣教服务的效用及专业表现
在县级博物馆的服务提供上,最常见的一种服务模式是解说服务。通过讲解员提供解说服务,把博物馆的成果宣传推销给观众,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县级博物馆的历史,对博物馆中展出藏品的价值、藏品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有更全面的理解,增加参观兴趣,开阔视野,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但是目前县级博物馆在解说服务的提供上,缺乏高素质的讲解员,专业认知不足,有的甚至没有专业讲解员,使县级博物馆的宣教服务开展有较大的困难。就目前县级博物馆的解说服务现状来说,模式比绞单一,常为讲解员在前面讲,观众在后面听,缺乏互动交流,宣讲模式死板,难以满足观众的个性要求。随着县级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其职能向社会教育功能侧重,要求县级博物馆必须重视自身宣教服务功能的展现,强调宣教服务的专业性,提升宣教服务的效益。
立足公众需求视角,县级博物馆在宣教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引进高素质的讲解员,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使县级博物馆能够将博物馆的研究成果更好的展示给公众。另一方面,在宣教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针对服务对象群体特征、参观需求、参观心态以及参观品味等,结合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服务对象,为公众提供针对性的宣教服务。对不同层次的观众,运用不同的讲解语言,使观众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中,加深对展览的认知和理解,真正使县级博物馆的宣传教育的服务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二、充分重视观众在县级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及过程后的感受和体验
推动县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还应该充分关注观众在县级博物馆参观时的感受和体验。结合当前县级博物馆的参观服务体验情况来说,要充分结合观众的服务需求,强化参观体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县级博物馆的藏品展览和布局上,要充分立足观众需求视角,强调藏品的布局合理、规划有序,充分满足观众参观、游览需求。
首先是要对县级博物馆既有的藏品进行宣教内容的重新规划,确保每一件藏品都有与之对应的详细介绍资料。对部分标志不全或介绍信息缺失的藏品,要进行介绍信息的补足,确保观众在参观县级博物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藏品介绍,对藏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有全面了解。针对一些难以通过展览展示做出全面信息呈现的藏品来说,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观众通过虚拟空间展示对藏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借助虚拟空间布局,也可以增强展览展示的效果,让观众可以从多视角、多维度来欣赏藏品。综合多种方式,确保观众在进入县级博物馆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更为出色的参观体验,提升观众对县级博物馆的好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为了便于观众参观,获得更为出色的参观体验,在县级博物馆的整体布局规划上,还要采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观众专门设置休息区域。让观众在参观疲劳时,能有舒适的休息空间。在休息空间的规划上,要结合县级博物馆的日常参观人数尽可能多的设置座椅。同时也可以为观众提供导览标识系统和信息播报系统,设置观众服务台、观众储物柜、无障碍通道,设定专门的免费饮水供应区等人性化服务。为观众提供宾至如归的舒适参观体验。
在县级博物馆的服务提供上,观众是服务的核心目标和对象。县级博物馆要想实现出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布局,就应该始终将观众放置在核心位置上,想观众之所想,尽可能通过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游客提供更为出色的参观服务体验。
三、勇于创新,拓展县级博物馆旅游参观新渠道
为进一步推动县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还应该充分立足观众需求角度,重视县级博物馆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通过引入更多出色的服务模式,提升县级博物馆的服务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县级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也有了不少新兴技术的运用。借助这些新兴技术,能够促使观众在县级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得更丰富、更生动的参观体验,让观众能够享受到层次突出、生动鲜明的博物馆文化服务。比如借助传感器技术的运用,县级博物馆可以推出移步换景的同步解说服务,让观众通过县级博物馆提供的高科技解说设备,享受科技带来的出色公共文化服务体验。此外,县级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设立,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博物馆相关信息的宣传,以及进行藏品信息的公布。还可以借助虚拟博物馆搭建,让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清晰看到博物馆的藏品信息,藏品展示,充分感受文物的魅力。借助虚拟展馆的布局,可以尽可能减少一些珍贵文物长期曝光对文物带来的损伤,尽可能保护脆弱文物。
县级博物馆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布局的过程中,要坚持创新理念和创新思想的引入,基于创新驱动,引入更多先进技术,推动县级博物馆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以及内容方面的变革。通过新技术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县级博物馆的服务效益,充分满足观众多元化的参观需求,确保县级博物馆能够充分践行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布局要求,为观众提供更全面、更多样化的参观服务。
四、结语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参观需求的不断提升,重视县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县级博物馆要始终立足发展视角,强调博物馆服务功能的发挥,强化宣教工作开展、重视观众参观体验,并积极运用新技术,推动县级博物馆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变革。综合多种方式的运用,促使县级博物馆能够充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为公众提供丰富、出色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晓云.县级博物馆与县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治理[N].中国文物报,2018-07-31(003).
[2]张晓云.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角下的县级博物馆[N].中国文物报,2016-04-13(006).
[3]姜艳,苏同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基于江苏省博物馆的调查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5,31(S1):10-15+29.
[4]张晓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博物馆事业[N].中国文物报,2015-07-31(003).
[5]牛伟.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D].郑州大学,2013.
论文作者:彭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县级论文; 博物馆论文; 观众论文; 藏品论文; 文化论文; 服务体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