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关于课堂生态的研究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从四个封面谈通过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
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关于课堂生态的研究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课堂生态系统属于微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心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并相互制约,不同程度的作用于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能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让学生享受在语文的天堂,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
一、何谓小学语文课堂生态化
小学语文课堂指的是小学阶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学习语文知识的双边活动。生态是一个包容性很广的概念,指“生物与环境及共同生活于环境中的各个个体间或种群间的种种关系”。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具有独特的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学生和课本)和课堂生态环境,是指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之间多层次的互动,使学生不断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取得语文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当今小学语文教育课堂存在的生态缺失现象
在当今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受师道尊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是授业者,而学生是受业者。课堂上学生的读书时间不充分,参与学习方式单一,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参与学习的面不宽。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随便提出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表面很热闹,但只注重合作学习形式,随意性太强。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对小组学习的过程缺乏指导,没有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只注重合作,忽视合作的技巧,没有保证充足的合作时间,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个性的培养。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表面上获得自由,实际却迷失方向。这种没有技巧和目标的合作学习,最终带来的是课堂上的“放任自流”和课后的“一无所获”,导致学生社交技能缺乏,课堂生态失衡,教学生态的整体效益差。
课堂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要求我们从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并建构,构建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构建生态课堂需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学生间存在客观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目标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在一节课上完成任务的要允许学生延时实现目标。目标定位在每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力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时间去钻研与课本有关的开放性练习题和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深浅适度,容量适中。用心精选习题,用心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学生可根据情况自己选择作业。
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践中,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积极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及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播放视频或讲小故事等形式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有效激发兴趣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时,先向学生介绍“庐山瀑布”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庐山瀑布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并自主地对描写庐山瀑布美景的诗句进行联系和思考。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创设庐山瀑布自然风光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诗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
2、丰富活动,领悟情感
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促使其得到深刻的情感体会,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2]。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再进行游戏、实验、表演等小组活动表现课文内容,丰富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增加学生思考的角度。
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乌鸦究竟是如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教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按照乌鸦喝水的方法将小石头放入盛有三分之一水的瓶子内,看着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以此得出乌鸦能喝到水。简单的课堂活动是学生作为主体主动探究和了解课文知识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当中领会到了运用智慧可以将不可能的现状变成可能的情感体验。
3、激励评价,开拓思维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应该采取激励式评价,用开放的答案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3]。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方面的潜能,而且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而不是用唯一的观点局限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看雪》这篇课文时,教师向学生提问“雪融化之后会变成什么呢?”这时有的学生说雪融化之后就会成为水,有的学生说雪融化之后会变成泥,有的学生则说雪融化之后,春天就来了。最后的回答打破了学生的常规思维,想到冬天大雪融化了,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既富有哲学诗意,又具有创新意义。教师通过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创新点并给予充分的激励和赞扬,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能力。
生态课堂能解决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生态失衡的问题,并且能够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发展的人。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并用激励式的评价达到教学的生态平衡。通过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论文作者:陆樱樱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生态论文; 庐山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潜能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