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饰色彩是一种语言,是人们对文化品位追求以及对内心情感需求的一种表述。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阐述了室内装饰色彩搭配中的形式美与人们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室内装饰中的色彩应用进行了研究,提高室内空间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室内装修;色彩应用;空间装饰
室内装饰中的色彩应用是一种创造性艺术行为,装饰色彩的运用不仅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从感性角度重新发掘美感,从而达到一种“全面审美”的状态,即室内装饰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结合基础上的审美。
一、色彩审美的发展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审美需要与时代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在同一时代下,不同地区所受的文化差异也会造成色彩审美的迥异,正如毕加索所说的,“不是艺术本身在变,而是人的思想在变”,因此,现代色彩艺术需要适应文化发展需求寻求自我的突破和发展。
我国使用色彩的时间非常早,从考古中的彩陶、壁画等文物就可以看出很早之前人们就已经使用色彩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在禹舜时期,黄、黑、青、红、白就用来代表五行。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也深刻的影响了色彩的审美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政治化和色彩伦理化使得某些色彩成为一种观念的符号,深刻影响了国人对色彩的内心感受,例如人们崇尚红色作为喜庆、大气、正统的代表,而白色则被视为一种脱俗、隐逸、纯洁的艺术境界,因此色彩从一种物质表现手段升华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如今,社会发展已经趋于多元化和全球一体化,不同文化之间不断冲击和交融,西方文化也给中国传统色彩审美带来了巨大变化,因此色彩信息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在大众对色彩普遍认知的范围之内,选择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色彩组合来满足人们对内心世界的表达。
二、室内装饰中色彩的应用
室内色彩是室内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空间色彩的运用,人们可以营造适合室内功能的环境氛围,例如在餐厅的室内色彩设计中可以使用暖色调(如橙色等)来烘托就餐的温馨和亲切,促进就餐者的食欲,而在医院中则多选择白色等浅色系作为室内主色调,这正是受到空间功能限制,以及满足人们内心对白色代表纯洁、安静的文化契合。由此可见,色彩也被视为室内环境的灵魂,对室内氛围营造以及用户的舒适感和空间感都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2.1室内色彩的影响因素
室内色彩的搭配需要从诸多方面进行考虑,空间色彩的应用并不是设计者凭空随意揣测出的,常见的考虑因素有以下几点:
1)功能要求
正如前文所述,餐厅和医院在主色调上的选取受到了其空间功能的限制,如果在医院中使用色彩绚丽的背景色调,容易引起就医者的心理恐慌和烦躁,但是在一些公共娱乐场所,丰富的色彩搭配反而容易带动人们的精神兴奋。
2)光照条件
色彩是靠光而存在的,因此,光照条件可以影响人们对于颜色的辨别,太阳光作为室内主要光源时,色彩搭配需要根据光线进入室内的强弱以及角度来搭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强光和弱光对同一物体的照射容易给人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强光对人的视觉冲击较大,使人容易产生刺激、烦躁的作用,而弱光则对事物的表达显得非常柔和,而室内从东侧透射的光线容易造成室内色调的清冷平淡,而从室内西侧透射的光照容易将室内显得耀眼和明亮。
3)装饰材质
室内装饰中常见的材质有涂料、织物、陶瓷、木材、石膏等,这些装饰都有自己的物理属性,从而会造成室内光的不同反射度和吸收度。相同色彩配置方案使用在不同的材质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上述材料中,陶瓷玻璃制品的色彩反射值最大,织物的发射度最小,因此色彩照射在前者物体上容易对周围空间产生投射。又比如金属材质可以使得色彩变硬,从而影响用户的内心感受,而如果在某些表面进行亚光或泛光处理则显得柔和淡雅一些。
2.2室内色彩的设计原则
室内色彩是人们进入该空间的最直接感受,极大的影响人们心理的思想活动,一个优秀的室内色彩设计应当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俗传统、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进行设计,本文重点强调从以下两个原则进行室内色彩设计:
1)契合空间功能
空间功能是影响室内色彩设计的重要因素,由于色彩能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在色彩设计之初就应该根据空间的功能类型进行定位,比如住宅、商业、公共、办公等。
2)契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形成大多受到当地地理自然条件以及人文条件的影响,强烈的地域特性要求设计师因地制宜的进行室内色彩设计,运用特定地区或名族的传统色彩,可以取得使用者心理上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2.3室内色彩设计方法
色彩是一种语言,在把握一定的色彩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师可以通过一些“语言”的组织来强化情感的表达,常见的色彩设计方法有以下两种:
1)关系色彩法
在追求素雅、清淡的空间中,关系色彩法要求设计师选定一个适合室内的色相,通过运用此色相的明度、纯度的微小变化达到有深度的室内色彩氛围;而在追求丰富、变化的空间中,关系色彩法则要求设计师运用色环上相邻的色彩使室内产生统一但富有变化的色彩效果,例如用于小型文化场所以及其他需要丰富华丽视觉效果的场所当中。
2)对比色彩法
对比色彩法指的是通过补色设计进行的色彩分布,该方法根据空间的整体需要,选择一组适合的补色并利用补色之间的强烈色差呈现出鲜明对比又不失和谐的空间氛围。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空间面积的大小以及明度和纯度的均衡调节,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色彩的主次分明和疏密有致。
三、结束语
装饰色彩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可视化媒介语言,其审美的架构和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将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和经验进行对照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本文从地域文化入手阐述色彩艺术的理性和感性,理性则来自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室内空间的功能设定,感性则来自于个体对色彩的判断,这可能是地域文化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光照强度、物体材质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因此,在室内装修中,设计者应该尽可能的考察这两方面的内容,对空间主色调、背景色调以及色彩搭配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高履泰,蒋仁敏.建筑色彩原理与技法[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23-25.
[2]吴佳芬.浅谈形式美法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09(10):16-30.
[3]徐晔晗.室内设计拥塞的分析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论文作者:石君1,滕桂苏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色彩论文; 室内论文; 空间论文; 文化论文; 室内装饰论文; 功能论文; 是一种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