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惑之年论文,困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是中国的科技信息事业创建40周年的日子。为此,作为政府主管的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作为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以及1956年首家成立的信息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都在10月间相继举行了庆典活动。40年来,我国的科技信息事业为我国重大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可喜可贺。然而,面对全球信息网络化浪潮,面对国内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面对整个科技情报界所面临的无形势和困难,却着实叫人有些徬徨与困惑。
1 事业特色何在?
40年前,为了打破西方的封锁,我们在“争取少进口一些粮食,省下来的钱多进口一些技术资料”的指示下,开始建立了科技情报的收集体系,满足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信息要求。然而,如今我们的一次信息资源的收集利用却严重滑坡,拿国外期刊来讲,过去每年都订一万多种,现在退到了二三千种,以致于科技信息系统要起到真正为国家攻关项目、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热点需求做好信息服务, 已经没有把握了。40年前,建立起来的素有“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之称的我国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有效地支撑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今也越来越难以得到经费的支持。已处于“风雨飘摇难以维持下去的境地”,“事实上,在某些地区或部门的情报机构中,情报研究这项业务已名存实亡了”,“一些办起多年并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好影响的刊物都已纷纷停刊,即使还在继续出版的,也处于前途未撤的勉强维持状态”。为此,有关专家已经喊出了“情报研究必须稳住”的口号。70年代我们便开始研究机器检索,80年代首开国际联机检索之先河,而在Dialog 时期开始退位,Internet时代到来之际,我们在在线服务和电子化信息服务方面却落在一些异军突起的民间公司和部门信息机构之后。
建立科技情报资源体系,构造科技情报检索与报道体系,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建立科技情报研究体系,开展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情报分析,是我们建立情报事业的初衷,也是我们40年间发展起来的主要业务。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一样,情报机构文献信息保障与检索和情报研究成为了我们40年间发展起来的固有个性和特色。然而,这些业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却在不断萎缩,特色在不断淡化,以致于我们难以拿出显示自己实力的特色。市场经济给信息服务业创造了“无限风光”,如果说这些业务属市场经济不需要,显然是不对的。只能是适应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如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2 如何创出让社会刮目的效益?
40年来,我们已经建立了上百个国际联机终端,建立了上千个数据库。据统计,1990年我国国际联机的总机时仅为648小时, 还不到一个终端的工作量;我国数据库数量虽然总数是世界的1/10, 但容量却是世界容量的1/100,产值仅是世界的1/1000。 我们初步建立起了科技文献检索与报道体系,出版有140个检索刊物,然而,近140种检索刊物的平均发行量还不到1000册;利用率较高的专利文献数据库也只有1.1%,据统计我国科技信息资源相对集中的400余个科技信息机构, 查阅文献的年接待总量也只有20万人次。总体上看,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我们一直在抱怨有关部门或领导不重视,社会不理解,然而如此效益,又怎能让社会刮目相看呢?
在计划经济的统收统支的年代,艰苦创业建立起来的科技情报事业,只求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也没有投入产出比的衡量和进行成本效益核算。进入市场经济,效益意识已深入人心,然而,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有产业经营才讲效益,公益型事业难以讲效益,很多公益型服务也没有建立投入产出的衡量体系和成本效益的核算指标。公益事业需要国家投入,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并不能表明不需要讲究一个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和合适的效益指标。
近年来,科技情报系统在人员分流、结构调整中,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弥补事业费不足,各科技信息单位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然而,从万方公司的调查结果上看,除了图书出版、报刊发行、声像节目制作等和情报主体业务相关的业务活动能部分创收外,其它创收活动大体与情报主体业务无关,创收结果仅是增加了一部分收入,分流了一部分人员,对推进主体情报业务的发展并未能起多大作用。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那么,整个情报系统能否将公益服务和经营产业都纳入统一的市场经济发展轨道,提高整体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在信息资源开发本职领域的效益呢?
3 情报学向何处去?
伴随情报事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建立了情报学理论体系,确立了情报学学科地位,形成了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多层次情报理论的研究队伍。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环境的急剧变革,特别是国家科委作出情报改称信息的决定以来,学科发展处于低潮期,尚需重新讨论学科地位、学科功能、学科体系和学科基础等问题,仅就学科名称都还在情报学、信息学及信息管理学等上进行徘徊,情报理论研究出现下滑趋势,研究队伍萎缩,研究阵地不稳,学术交流氛围不浓。起源于文献学,借鉴于信息科学,以科技情报工作为样本建立起来的情报学,似乎是传统情报界指导的专利,以致于“情报改信息”后,情报学著作和系统科也纷纷哗变为“信息管理(产业)”等。理论应该是指导实践的,可如今实践却反过来作用于理论,说到底,我们的学科发展还受原苏联模式的影响,囿于科技与文献的圈子,处于潜科学阶段。而且,我们的理论尚缺乏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研究基础,实践中的新事物,理论往往解释不了,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迅速发展,偏离了作为一种应用理论的研究框架,似乎有些“海市蜃楼”。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们的情报信息教育院校和师资队伍增加了许多,每年毕业的学生和接受培训的人员也不少。然而,我们情报机构的人员结构、队伍素质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随着情报事业开创期人员的退离岗及网络化社会中情报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队伍建设问题更为突出。缺乏既懂得市场经营管理,又了解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对企业经营运行机制、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市场经济营销方式的了解,缺乏对企业咨询课题和信息服务经历的积累,以致于面对国外信息服务机构的进军显得束手无策;面对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浪潮也显得有心无力。
4 “孤岛现象”何时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信息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办法, 科技情报系统形成了既有Information 功能, 又有Intelligence功能的“大而全”、“小而全”模式,构造了机构重叠、结构同构、功能雷同的格局。尽管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比较了与国外差别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格局的危害性,然而,在市场竞争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在日益兴起的包括有新闻、统计、经济、商贸、电子、邮电等部门突起的信息大军面前,我们的这种格局仍然较盛,仍沿袭着这种模式。我们还没有按照“适者生存”原则,重新组合,重新确定好我们在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位置。
在信息机构中,政府信息机构约占20%,掌握着80%的信息源,其用户70%来自上级机构,20%是本系统的企业,仅有10%是其他行业和部门的企业。信息机构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仍把信息视为内部财产,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孤岛现象”。“孤岛现象”致使“仍然有80%的信息资源处于静态的库存,信息资源和动态的随机发生的信息资源都被带有官方色彩的政府部门所控制着”,加剧了“小作坊”意识的存在,偏离了信息本来的共享特征,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划地为牢,难以流动和综合集成,更形不成规模效应。
开放让中国融入了全球经济发展圈,改革也对历史形成的科技与经济分离的状况作出了摒弃的结论。然而,我们还囿于内部调整,热衷于内部改良,没有融入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圈中。市场经济的品牌意识已深入人心,我们放弃了用过三十多年的“情报”招牌,似乎是想从“情报改信息”中,让社会认识我们,却不知注重建立自己的新的品牌和鲜明的信息形象,突出社会信息需求的牵引和信息产品的宣传。
提出心中隐藏的困惑,并不在于否认4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而在于能更好的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更快地创出一条适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的情报事业发展模式,真正地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