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香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香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高校学生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6-0086-04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21世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改进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学习借鉴香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无疑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

一、香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做法

在香港高校教育中,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或者说不重视这种教育,恰恰相反,他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抓得很紧的。无论是教育目标的设计还是教育途径的选择,都是根据香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重视“通识教育”,对学生进行香港价值观教育

香港高校为了培养的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作为、具有远见和广泛才能的领袖人才,以服务社会的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道德、情操、修养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学生具有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他们十分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训练其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间的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通识教育”可以协助学生拓展其心智及独立思考能力,不会仅用狭窄角度来观察事物,而且具备远大眼光及广阔胸怀来分析问题。高等学校确立“兼顾通识与专业的均衡教育”的理想目标,使接受均衡教育的人,不仅能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对社会和世界事务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比较的基础上更能领会和尝试多种才智良知的价值观念及使人类发出光辉的文化路向。为此,在香港许多高校系统地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思想方法、逻辑、中国文化要义、西方文化概论、社会伦理学、现代社会问题、科技和人文价值观念、比较宗教、比较文化、健康与医学、文学艺术欣赏等科目,结合香港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拟开设政治与社会哲学、比较政治制度、法律与社会、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东亚与东南亚文化概论、世界公民教育等科目。

他们把通识教育正式列入大学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并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满通识教育的科目和学分,方能毕业。许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占四年总学分的15%。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获得德、智、美育及有关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系统知识,为大学生今后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设立学生事务处,为学生辅导与服务,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治学、处事、待人态度

香港各高校都设有学生事务处、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碰到的问题,如,适应环境、学习方法、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异性友谊与爱情、经济困扰、选择职业等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学会新的学习方法,解决个人情绪、心理障碍适应新的环境,使学生对各种现实问题能够作出明智的抉择。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处对学生的辅导服务,既有预防性的,也有矫治性的;既针对个别学生,又顾及大多数学生。香港各高校还设有学生事务处及其附属机构,大多有心理辅导组、学生生活辅导组、奖助学生及经济援助组、就业辅导组等,把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与解决学生需要、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为了使学生在心智、德操、社交及审美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较为完美的发展,成为有头脑、有见识、对社会有用的人。高等教育不仅要对学生施行专业知识教育,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而且为他们进入社会之前作好各种准备,培养学生正确判断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作出正确的决断;锻炼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使身处逆境,亦能以坚强的斗志、灵活的头脑,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为此,各高校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的辅导和服务,为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3.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及工作责任感

为了促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帮助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政府的各个部门、各公司、企业等单位去做一些具体工作,或参观工商企业、或到社区调查,以帮助学生关心社会,了解民众疾苦,立志为社会服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精神。同时,也使学生早日认识未来的就业环境,为将来毕业就业作一定的心理准备,更好的提升职业素养,适应社会的需要。

4.发挥学生会及学生社团作用,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为社会、为公益事业献身的精神

香港设有学生联合会,学联的宗旨是“放眼世界、关心祖国、建设民主香港,争取同学权益”。香港务高校的学生会是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领袖人物的场所,各校学生会的宗旨是以民主自治精神、为团结同学,促进德、智、体、美的发展,谋求增进学生福利、沟通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并为社会服务。总之,学生会是锻炼学生自主能力,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渠道。每所学校都成立许多学生业余社团组织。社团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按不同的爱好与兴趣组织起来,大致分为学术类、体育类、文艺类、服务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对集体、社会道德观念的负责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如:“国是学会”利用假期到内地了解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并向国内青年介绍香港情况),回校后举办祖国情况介绍会,目的是增进两地青年的互相了解;又如“社工队”组织队员到社区调查,了解香港市民疾苦,并向当局提出改善市民生活的建议,目的在于关心社会、为社会服务,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责任感。

二、香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

香港高校教育提出“全人教育”的理念,即德、智、体、群、美的全人发展。围绕“全人教育”,转变教育、管理观念,他们普遍认为,教育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学生事务处工作就是为学生服务,应强化服务意识和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并将“全人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全过程。香港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就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到提供学生就业的参考数据;从举办学生就业实习计划到制定雇主招聘活动;从举办各种学生就业的专题讲座到学生应聘面试技巧咨询。他们都紧紧围绕为学生服务、做学生朋辈为主线,帮助学生拓宽就业空间,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就业率。如:城市大学将学生事务处改名为学生发展处,在教育目的、导向、运作重点、学生参与、角色、教师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从原来提供服务到现在为学生发展培训,从过去预防补救到如今主动及提升,从被动的受益者到主动参与合作,从过去很少的教师到更多的伙伴关系。

为落实“全人教育”理念,香港中文大学提出“积极教育、协助服务、沟通协调、鼓励参与”的学生教育管理做法;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处提出了“服务、管理、联系”三大功能,即服务——提供服务,协助学生解决接受大学教育的困难的学生;管理——各类学生使用之设施,以便举办活动及推广校园生活;联系——了解学生的非学术背景及特征,以便提供更配合学生所需服务及教育;教育——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全人教育的发展。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工作处形成了与学生沟通、与校园及社会接触的团队精神等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使“全人教育”落到实处。香港高校服务学生,并不是包办,而是引导学生培养独立自主能力。香港高校始终将“全人教育”的理念渗透和贯穿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将教育与服务、教育与管理结合等理念对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2.坚持社会为先,培养爱国情怀

香港高校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他们提出“乐、善、勇、敢”四个字,即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创造、敢于承担责任。香港科技大学培育学生工作的特色:一是尊重学生会及学生团体的独立自主权,使学生能勇于尝试,勇于承担,接受挑战、接受失败;二是尊重学生的自律能力,培育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营造环境,发掘学生潜能及动力,发挥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精神,着重指导而非教导。香港科技大学形成学生事务工作之成果,成功地建立独特的科大校园文化,即追求卓越、坚守诚信、律己律人、积极参与。香港高校清楚地认识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人成人,树立乐于学习,培养沟通的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同时,要教育培养有创造精神和能敢于承担责任的人,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具有为社会、为他人承担责任的,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香港回归后,他们把如何做到人心所归、强化国家意识、培养民族感情作为教育的重点。但是,香港学校教育不是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而是通过组织香港青年学生访问内地,开展暑假实践活动,对他们进行国情教育,认识国家、社会,培养强烈的民族感情,增强责任感。还通过爱国的进步团体,进行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友好合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社会责任感教育。香港在教育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对大陆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贴近学生实际,拓宽教育途径

香港高校在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过程中,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香港高校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井然有序的食堂用餐环境,男女学生的文明交往、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教育内容上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在教育方式上强调渗透,坚持隐性教育;在教育途径上拓宽各种渠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效果。香港高校思想教育注意把握规律性。一是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搞好“迎新教育”。香港高校普遍坚持在新生进校1至2周后把迎新教育作为重点,包括组织新老生朋辈教育,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生活环境的适应等;二是根据学生需要心理规律,努力为学生成才成长服务。如香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学生就业的心理需求,普遍为他们开设讲座,同时还进行个别咨询,内容从就业咨询拓展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目标设计等,将心理咨询纳入学生管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有专职教师从事这项工作,教育针对性强、效果好;三是通过社团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事务所,按照学生的成长需求,有系统地实践全人教育。学生“全人发展成长任务”为七个范畴:一是社群的发展。要积极参与服务人群、尊重别人、学会沟通、开放自己等;二是体能的发展。建立合理的生活模式与习惯,维护体格健康;三是情绪的管理。了解接纳自己的情绪,正面表达情绪,有效地处理压力,体会别人情绪;四是事业的发展。了解自己的职业性质、不同行业性质的要求,清楚市场需求,确定发展自己职业计划;五是知性的发展。培养学习兴趣,建立清晰的学习目标,选择锻炼自己的活动,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意空间;六是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了解熟悉身边与社会上的各种资源,爱护社区和生态环境;七是灵性的发展。他们建立与肯定个人的价值观,建立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订立人生方向、目的和意义,发展广阔的文化兴趣,培育对文艺的鉴赏力等,对于我们的思想教育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的成长规律,拓宽思想教育途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香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借鉴香港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基本理念,根据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目标任务非常明确,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转变教育观念,变教育者为服务者;变居高临下的权威型为平等互动的朋辈型;变他律、被动接受为自律、主动参与;形成师生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排除学生对教育的接受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的内容设计首先就是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运用心理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香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我们在内容设计上要遵循以下几个规律:一是学生需求规律。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需求的,而每个不同阶段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新生入学,学生的需求是生活环境的适应,新的学习方法的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所以,香港的迎新教育,不是停留在一、二天完成,而是根据学生适应状况,规定1至2周的迎新教育期;二是学生层次规律。因为教育对象是个体,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要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接受教育的内在需求。如即将毕业的同学,就业迫在眉睫,因而要强化就业指导等;三是思想发展规律。对学生思想发展要求,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学生教育从基本规范抓起,开展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国民素质等教育,学生容易接受。我们应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

2.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内容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当前,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这既是拓展内容体系的动力,也是拓展内容体系应该遵循的内在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张扬人的主体性,塑造独立健全的主体人格,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与在借鉴中发展相结合,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体系。其一,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旨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的主体性发展需求之中,使人正确辨析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人发展的正确方向。其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使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其三,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切入点,引导人在发展自身主体性创造性的同时,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四,以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为基点,拓展心理健康与调适、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咨询等内容,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各种心理现象和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引导大学生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对待人生、工作、生活和学习,树立公平礼让、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建立兼容并包、尊重差异、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相互坦诚,平等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要始终坚持以诚相见,尊重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三贴近”,推进方法创新

我们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针对性,游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因而学生不感兴趣,更谈不上感染力。香港的教育虽然没有明确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就会参与,就会不断拓宽新的内容,创新教育新途径。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生活,针对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和规划工作,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因为大学生的生活领域是宽广的,因而教育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其一,重视开发现有方法。如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都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应进一步开发。其二,广泛吸收和借鉴有益成果。思想政治工作不应囿于工作领域不同之管见,凡是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成果都要广为吸纳。当前尤其要重视借鉴心理咨询工作的方法。其三,借助互联网开发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互联网因其平等交流、双向(多向)沟通、即时通信、自由互动等特点,更易激发人的主体意识,推动自我教育和自我调适自觉性的形成和不断提高。

4.思想政治教育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香港各大学虽然没有单独设立思想教育组织机构,也没有专人负责思想教育,但同样也起到思想教育的积极效果。我们从他们的管理经验中得到一些启迪: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健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等队伍的建设;二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观念。进行人力资源、部门资源的整合,形成教育与管理的合力。动员全校教职员工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建立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三是坚持学科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四是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组织举办各种模拟就业训练,道德行为习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学校适时为他们提供服务,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

收稿日期:2008-08-16

标签:;  ;  ;  ;  ;  ;  

香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