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徐州 221000
摘要: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管理存在三大问题,主要为监测质量较低,环评市场和监测市场缺少行业规范的管理体系,行政监管力度不够等。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以期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存在问题;措施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major problems in EI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low quality of monitoring, the lack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 EIA market and the monitoring market, and the weakness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current situation monitoring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urrent situation monitoring; problems; measures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称“环评”)的原则是“预防为主”。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之一,环评的目的是从根源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现状监测是环评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为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提供预测背景值。在当前的环评工作中,环境现状监测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监测数据不可信,环评结论失实,环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可能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
一、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存在问题
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主要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一)环境监测质量较低,环境监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技术层面,监测机构过分依赖现代化工具,对存在不同环境问题的监测区域,不能因地制宜地选择监测手段,监测精度不够。第二,在人员层面,日益趋严的环保制度对监测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同时具备监测技术与质量管理素质并熟悉前沿发展趋势的专业人员较少。第三,在管理层面,部分监测机构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实际监测中不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获得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部分监测机构质控不严,在监测数据评价和统计过程中出现错误;某些监测机构为求得所谓的“达标”数据,不顾现实随意篡改、编造监测数据。
(二)环评市场和监测市场较为混乱,缺少规范的行业管理体系。环评中环境现状监测的责任主体为建设单位,但实际工作中大多由环评编制机构全部包揽,自行或委托开展现状监测工作。环境监测以前主导的机构是环保部门下属的环境监测站,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各类中介市场的放开以及政府推行“放管服”改革,第三方监测公司已成为环评监测的主要机构。虽然全国各地对环评机构一直在进行整顿规范,但目前的环评市场管理仍不够完善,环评机构水平参差不齐,起步较晚的环评监测市场更为混乱。由于现状监测数据能够表征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容量,对项目环评能否通过审批并落地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监测数据是否达标是环评的一个关键点。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开放性及逐利性,使得环评和监测机构为获得商业利润而进行违规操作,环评监测数据失真、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环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监测机构的行政监管力度不够。一个合格的监测机构需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从人员的资质到仪器设备、标准方法、标准样品等都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才能保证出具的数据合格有效。新《环境保护法》中对监测机构的行为及处罚手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目前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对建设项目不按规定实施现状监测以及提供虚假数据,或者因此得出环评错误结论而造成重大损失等行为,没有规定要承担的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这导致了部分环评机构和监测机构为了经济利益肆意造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得不到保障。此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相对滞后,对环境监测市场的管理及整顿不够有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本文提出了针对环评现状监测存在问题的措施,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监测人员的素质,完善对监测机构的质量考核体系。
从个人层面,通过培训、考试、颁证,提升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谁出数据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理念,以个人的资质水平和职业道德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从单位层面,所有的环境监测机构必须要获得省级及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认定证书,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现场质控和数据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加强环评机构与监测机构协调联动,规范监测数据的引用。
环评现状监测数据失实有时是因为环评机构提供的监测方案不全面或不符合规范,特别是一些改、扩建项目,由于监测方案不合理,监测结果往往产生偏离。因此环评和监测两个机构应加强沟通反馈,协调配合,重视监测方案的编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保证监测工作的科学性。除了进行实地现状监测,合理、规范地引用历史监测数据和例行监测数据也是一种重要手段。环评审查时通过纵向对比实际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数据和例行监测数据,可以判定现状监测数据的合理范围,有效防止监测数据造假。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
完善环评法律法规和规章,把环评中的环境监测工作纳入法治管理轨道是首要任务。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要求全面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将逐步完善。目前,监测机构由技术监督部门发证,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由环保部门考核,所以环保和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一旦发现企业违规行为,应该依法依规查处并向社会进行公开,同时要求通过社会监督的方式对数据弄虚作假的监测机构强化监督。此外,整治环评现状监测的乱象,还需要同时加强对环评机构和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一方面对环评报告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认真审查,另一方面对监测机构不定期考核,同时强化对两个部门的监督与考核,才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客观、真实。
参考文献:
[1] 曲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3759-3760. [2] 周宁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3):4-6.DOI:10.3969/j.issn.1006-2009.2006.03.002. [3] 王亚虹,宋文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5):1-4. [4] 李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5):41-43.DOI:10.3969/j.issn.1007-0370.2009.05.012. 窗体底端
[1]朱泽华.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33(10):53-54.
[2]游大龙,阮强,胡涛.环评中环境现状监测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5,37(7):34-36.
[3]姜建华.浅析环评中监测工作的新挑战[J].环境科学导论,2013,32(3):108-110.
[4]李欢欢,李楠.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8:259.
论文作者:张,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环评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数据论文; 机构论文; 环境论文; 现状论文; 评价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