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自主创新,要抓好五个关键点
文 徐冠华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客观地讲,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近几年,我们连续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2018年我国科技研发人员达到了418万人,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芯片、操作系统,还是被视为飞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在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我们仍面临“卡脖子”的境况。“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改变这种状况呢?
要关注“小人物”和“小项目”
我们谈谈在自主创新的实施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认识问题。我觉得一个小项目、一个小人物的创新,它是真正孕育着原始性创新的结果。美国在20世纪的中后期,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不为人们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奖得主也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不是一个特别的现象。基础研究,可能十几万、几十万次就孕育着后面的一个大成果、一个大人才。要给我们青年人机会,要让他们在失败当中成长。我们不是期望每一个人都成功,但是我们的成功没有这些失败是创造不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关注小人物、小项目,而且要用足够的支持来培养他们成长,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对基础研究来讲必须有的观念。我们要切忌、要防止轻易地否定,因为我们确实有些权威,我也参加过不少会议,有的专家在会议上说这个项目不灵,其他的人就跟随,然后这个项目就没有了。我认为不要这样,尤其对我们的青年科学家,不要轻易地使用一票否决,这是我们老科学家的责任。
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交流模式,质量高、传播快、无费用、可共享的OA学术资源对提高军队科研工作的前沿性、时效性、权威性、可持续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升军队院校图书馆OA学术资源技术、管理能力,探索组织方式,加强宣传认知,进而全面提高军队院校图书馆OA学术资源利用率,是网络环境新形势下加快推动军事科研发展进步的重要环节。
企业一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们的高等院校,我们的科研院所,为什么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也好,它不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单位,所以这种比较倾向于技术指标、技术参数的思维一定是存在的,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讲得严重一点,就是单纯的技术导向,比如有的成果技术指标非常高,应当说非常好,但是做出来的市场产品价格也很高,虽然好,但是卖不出去。还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我做出一个产品,很漂亮,功能也很实用,但是它是靠手工作业或者是半机械化作业生产出来的,它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能力,当然也是不行的。企业首先要考虑市场需要什么,所以我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另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不排斥发挥高校、研究院所的作用,因为我们后面还有一句话,产学研相结合。大学、研究所都有自己的优势,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原始创新的优势,这是企业不能比的。有很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还有一批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大学、研究院所也有自己的天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把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技术创新才有生命力,才会有结果。
要大力支持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
所以我们从政府角度,要创造一个让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可以叫“蘑菇理论”——就是你不要自己去种蘑菇,在森林里只要有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一定的湿度,蘑菇就可以成群成群地成长起来。这就是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政府要把工作的重点,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小企业生长的环境,而且让它们在市场竞争当中大浪淘沙,成长出大企业来,这是很重要的。
大家现在能感觉到中小企业的力量,从科技的角度上来讲,我国65%的发明专利是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也是由中小企业来创造的。为什么中小企业有这么多创新?很简单,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诀窍,没有自己的发明创造,早就在市场竞争当中被淹没掉了,活不下去。但是另外我想强调的是,中小企业是诞生大企业的摇篮,我们要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路径。从创新开始,在激烈市场竞争当中,大浪淘沙,在市场竞争当中成长壮大,这个应当把它作为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大量面向市场的企业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华为也好,其他企业也好,都是走这样的一条道路。
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ITER计划是一个伟大的实验,这个实验一旦成功,不但对于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提供了一个各个国家合作来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模式。现在我们中国是除了欧盟以外,参加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我们承包的工作也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仅在于我们获得了建造聚变堆和聚变电站的全部的专利,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它的研发过程当中,不断有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都是一些难度很高的技术,可以应用到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
ITER计划,全名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现在应该说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大科学工程。目的是验证和平利用核聚变能发电的可行性,包括科学的可行性,也包括技术的可行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重要机遇期。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加强民生水利建设,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前期论证,注重生态保护,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
热核聚变,它用的是重氢,可以从海水里面直接提取出来,它将为我们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取之不尽的能源。但是要做一个聚变堆,谈何容易。在法国有一个非常大的装置,主要部件超导的磁体系统,它的重量是360吨,而波音747飞机总重量也是360吨,这一个部件就相当于波音747的重量,所以这是一个超巨型装置。
原子弹是通过核裂变反应,而太阳的能量从哪儿来?就是从不断地核聚变而来。人类能不能把核聚变驯服来为人类服务?这个计划屡经挫折,中国一直希望能够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去,但是美国在这里面是一个主要的参加者,它就不让我们进去,一直阻挠我们进去。但后来美国内部两派争议起来,意见不一致,它不干了,退出来了。所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加入到ITER计划当中。
我们为什么要自主创新?如果我们只跟着人家干,我们没有前途,我们一定要自主创新,但是并不是排斥国际合作。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可避免,各个国家之间的技术共享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大的科技产业化工程,没有大家的合作,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
项目教学法在.NET企业级应用开发系列课程中尤为适用,项目设计可结合生活中实际问题,如开发聊天系统、计算器、备忘录等。学生对问题虽熟悉但未曾从开发者角度看待过,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分组,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需回归到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学生就会自觉学习,通过网络、课本和教师寻求解决方法,达到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目的。学生也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要充分认识和发挥重大专项的作用
重大专项是一项重大措施,也不是中国特有的,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纳米计划”“氢能计划”“竞争力的计划”等,美国就是这么干的;欧盟也是这么干的,比如伽利略计划等。重大专项不是中国的发明,它对于集成各个方面的学科的优势、学科的积累,集成各个方面的人才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多地来组织资源。更重要的是,重大专项有很强大的“溢出效应”,绝不是说你搞一个大飞机就出一个大飞机,大飞机中间的过程,有多少材料的需求,有多少通信系统的需求,有多少导航系统的需求,有多少对零部件的这些需求,将大大地带动各种产业的发展。“溢出效应”不可忽视,我就叫它“母鸡下蛋”,不断地下蛋对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
在重大专项的选择方面,往往是机遇和风险同在。一旦决策错误,耽搁了这个技术未来的发展,甚至影响我们在全球竞争当中的地位,所以决策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敢于决策,因为涉及这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我以为有不同意见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有重大争论的专项,往往意味着重大的技术发展机遇和重大的市场机遇。或者是不客气地讲,如果一讨论大家都说这个事需要做,那它在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机遇大多数情况下早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涉及有争论的问题,一定要敢于决策,敢于担当,而不是把它放下来。做了,有可能失败,但是还有可能成功,但是放下来不做,就彻底失败,什么都没有。所以我是坚决主张涉及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担当精神,一方面做好周密的研究,另一方面不要犹豫,该决策的就要决策,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就能够涌现出各个方面大量的人才,而且也会出现一批重大的成果,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我们可以看到,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的多个环节上能发挥关键性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其优势,我认为,一方面,交警办案人员要增强运用痕迹检验技术的意识,掌握保护痕迹的方法,同时,应为现场勘查人员配备提取、固定痕迹的必要设备工具。另一方面,交警支队应有自己专门的痕迹检验实验室,利用现代仪器设备,更科学、更准确地进行各种复杂的实地勘验,综合运用痕迹物证,有正对性地解决难点、疑点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痕迹检验技术的优势。
(本文来自徐冠华院士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上的发言)
专家简介:
徐冠华,1941年出生于上海,遥感应用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在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像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
标签:重大专项论文; 徐冠华论文; 产业化论文; 中国科学院论文; 第三世界科学院论文;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论文; 国际宇航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