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态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保护人类美好家园的指导原则.然而,当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不相协调时,人类该如何取舍,自然该如何保全?本文旨于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分析比较其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差距,并对绿色建筑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建筑技术,环境。
引言
进入21世纪,现代生活面临着更多新的问题,动态和交融成为当代科学和建筑的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本质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探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首先应搞清楚它的前提条件和背景。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易传》中其作者主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的天人协调思想以及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都集中体现了绿色的萌发思想。但真正基于对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理性思考而提出的绿色思想,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的事情。
既然要浅论绿色建筑,我想在这里有必要将绿色建筑的涵义重申一下。绿色建筑(Green Architecture)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侧重于坚持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科学程序的把握,是提高绿色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另外,绿色建筑除满足传统建筑的一般要求外,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比如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此外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建筑风格与规模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与此同时,创建适用与健康的环境时,应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适度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保障使用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其次,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通常是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增强耐久性能及适应性,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然而,绿色建筑理论并未考虑到对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概念差异以及生态与设计的关系。杨经文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也指出“传统的建筑学,没有把建筑看作是生命循环系统的有机部分,没有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建筑学科的发展。而生态建筑学要求建筑师和设计者有足够的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知识。研究和设计应当与生态学相结合。杨经文认为,在建筑设计中,使用者的需求应优先得到考虑,然后才是建筑的硬件和设施。同时,设计者必须在选址,朝向,构形,布局以及机电系统的选择等方面。通过设计,对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创造性地做出解答,致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此时,顺应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变革,也是绿色理论研究的重要突破。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经济部门都有责任为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奋斗。当代人类和未来人类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的“持续性”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限制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即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超越生态环境“限制”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说,建筑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建造能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人工环境。但传统的建筑活动在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房之外,却像其他行业一样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建筑垃圾,建筑灰尘,城市废热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传统的建筑形式常被认为是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背道而驰的;而绿色建筑则被看作一种全面资源节约型的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的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的消耗,产生最小的直接环境负荷室气体。
结语
近年来,“绿色建筑”一词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许多学术论文的“关键词”。与此同时,城市与建筑领域中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 这里必须承认的是绿色建筑技术确实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先进的技术支持。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生态概念理解上的差异,比如,有人认为“生态是未来的事情,是“超前”于时代的考虑,有人认为在建筑中使用生态技术会额外花钱,得不偿失。更有人认为所谓的绿色建筑只不过是房产开发商的新卖点而已。
所以,对于生态以及绿色建筑的概念,还需要我们从更全面,更深刻的角度来审视,以避免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论文作者:程梦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建筑论文; 环境论文; 生态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人类论文; 自然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