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毕业生就业论文,高校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次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武汉三座城市,在每个地区,我们的调查对象分为三类: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其中高校又分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及历史文献法。我们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有两种方法,用人单位的毕业生一般由人力资源部或人事部的负责人发放、回收;随机的样本由我们调查小组的成员亲历而为。我们回收问卷530份,其中毕业生问卷421份,回收率为77%。全部问卷资料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由笔者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整体分析
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总量大幅增加,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总体形势不断趋好。人才市场是社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供给人才的汇聚地,要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前提是了解人才市场的整体状况。全国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只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大背景,我们所使用的人才市场的数据是先一年九月——第二年6月,这样就和毕业生就业时间基本一致。
表1 毕业生就业期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情况
单位:万人
月份
9—12月
1—3月
4—6月
整体供求比
年级 供给
供需比
供给
供需比
供给
供需比
2002级毕业生 141.05 1∶3.18
179.52
1∶2.07 131.44 1∶2.85
1∶2.64
2003级毕业生 185.6
1∶2.95
245.53
1∶2.34 111.02 1∶3.17
1∶3.17
2004级毕业生 197.91 1∶2.04
290.43
1∶2.16
——1∶2.12
(资料来源:根据人事部公布的季度人才市场供求整理得出。)
总体而言,全国同期人才市场供求总量大幅增加,总体形势不断趋好。2002级毕业生就业期间,全国人才市场职位供求比1∶2.64,2003级则为1∶3.17,2004级为1∶2.12。由于2003年是扩招以来第一界毕业生,扩招使得人才骤增,同时由于受到非典的影响,2003年4—6月的人才需求是同期最低的,人才市场的供需比有一个回落;2004级毕业生所面临的人才市场形势趋于好转,供需比降为1∶2.12。从每个年度来讲,由于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这一阶段,岗位的供给和需求人数在同期中也相对最大。从岗位供给来看,2002——2004年,岗位供给的数目保持上升的势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客观上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然而,从岗位供给的增幅来看,增长比率不断下降。2003级毕业生就业时,在9—12月岗位整体供给增长为31.6%,而2003级同期的增长率却降为6.6%;1—3月增长率由36.7%降为18.2%,这说明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岗位增长有限。
而同期高校毕业生的增幅却呈不断上涨的趋势,毕业生就业部分是通过人才市场,部分通过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所以,人才市场的整体状况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状况。
表2
1998年——2002年中国高校招生增长表
单位:万人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招生总数
215.75
284.68
389.61
480.73
563.80
年增长率
— 31.9%
36.9%
23.4%
17.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报整理)
表3 2001——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增长
单位:万人
附图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生司,升学与就业,2004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11万;2003年毕业生总人数急剧增长达到212.15万,增幅达到46.7%;2004年总人数攀升到280万,增幅32%。以上毕业生中不包含成人高教。如果将成人高教的人数加进去,我们可以看到,1998年——2000招生总人数分别为215.75万、284.68万、389.61万,则增幅分别为31.9%、36.9%。
从毕业生的增幅和人才市场岗位增幅来看,我们毕业生的增幅高于人才市场岗位的增幅,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调查对象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看法存在比较大的分歧。高校招生就学处的同志一般丛本校就业实际出发对毕业生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而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不容乐观。
二、高校的科类结构与毕业生就业
中国目前把高等学校的学科分为11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由于目前的数据资料一般都是教育部所属高校的情况,虽然不能反映全部问题,但对不同学科来讲能够基本反映出就业情况。
从整体而言,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但不同科类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农学和医学在2003年有一个反弹,毕业生就业形势好转;理学、工学、农学的整体就业形势好过其它学科;法学的就业2003年降至最低,远远低于其它学科。
表4 2001——2003年11个一级学科毕业生就业率(%)
年份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2001
86.58
85.95
82.23
76.40
85.93
89.70
91.53
92.10
85.42
89.11
87.14
2002
83.92
85.02
80.01
89.37
80.06
84.53
87.7
88.59
81.74
89.62
83.19
2003
79.2
81.14
75.2
81.13
79.16
82.42
85.78
88.05
83.81
91.11
81.3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生司,升学与就业,2004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我们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涉及了11个学科中除哲学、历史学以外的其它9个学科。
由于我们的部分学科分析样本过少,于是我们选择排在前面几位的学科来分析:工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法学和理学。我们在分析“毕业生毕业后多久就业”时,通过对“毕业即就业”分析得出初次就业率(有别于教育部的初次就业率),整体是77.4%,由于样本的采集主要针对已就业的毕业生,所以这一数据自然是高于国家同期的水平。而工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法学和理学分别是71.64%、78.16%、86.6%、83.64%、63%和78%。从上可以看出,目前法学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问及毕业生对学科就业情况的看法时,法学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困难的是所有学科中比例最高的,毕业生对学科就业普遍不怎么乐观。
三、高校的专业结构与毕业生就业
目前,从专业上讲,毕业生就业在宏观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专业布点基本上能够适应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但是缺乏动态适应的专业调整机制。近年来专业布点增长最快的十个本科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环境工程、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些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如表5所示:
表5 2001—2003年专业布点数增长最快的十个专业就业率比较
2001年
2002
2003年
专业名称就业率(%)就业率(%) 就业率(%)
信息与计算科学
93.44
88.46
80.24
英语89.87 79.61
81.4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0.81
76.76
84.13
艺术设计
81.159.47
69.00
工业设计
83.779.24
85.2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89.95
84.18
80.60
公共事业管理87.64
69.69
79.95
电子信息工程93.95
86.31
86.68
环境工程
84.61
82.39
80.34
应用化学
83.90
81.63
86.21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生司,升学与就业,2004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专业布点最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些专业目前比较热门,然而从就业率上看整体并不是很高,尤其是艺术设计有2002年、2003年分别是59.47%、69%远低于同期其它专业。这说明专业设置在适应市场上存在一定的滞后,缺乏动态适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专业调整机制。
2002至2004年的人才市场每一季度公布的岗位需求前十位专业基本上均有以下专业:市场营销、机械、计算机、建筑专业、管理工程、电子工程、财会专业、经济专业、电子工程、文秘专业。(见表6)
表6 2002——2004年毕业生就业人才市场招聘专业季度排名
专业 专业
2002四季度 2003一季度 2003二季度 2004一季度 2004二季度
1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2 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
机械
计算机
3 机械专业
建筑专业
企业管理
计算机
机械
4 通信专业
文秘专业
广告专业
建筑建筑
5 管理专业
广告专业
机械专业
经济文秘
6 建筑专业
企业管理
管理工程
企业管理
管理
7 文秘专业
机械专业
文秘专业
文秘专业
财会
8 财会专业
通信工程
建筑专业
财会专业
经济
9 企业管理
医药卫生
财会专业
管理工程
电子工程
10 经济专业
轻工食品
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
化工制药
(资料来源:根据人事部公布的人才市场资料整理而得)
比较表5和表6,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新增的布点中,有些专业是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但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高;而有些专业的增设则与市场需要有一定的脱轨。
第二、以往比较热门的专业开始降温,就业率普遍不是很高。比如法学、新闻传播,这两类的二级学科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如表7:
表7 部分二级学科2001—2003年就业率
就业率%
就业率%
专业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法学78.10
76.94
71.89 马列理论
84.09
90.00
60.82
新闻传播
84.33
79.02
74.70
水利
93.76
90.61
94.16
哲学86.58
83.92
79.20
航空航天 93.59
96.54
97.85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生司,升学与就业,2004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第三、行业性强的应用型专业就业比较容易,而人文社科专业就业普遍严峻。比如水利类、航空航天(见表7),在整体就业形势下滑的情况下却有较大的反弹。而法学、马列理论、哲学就业率却呈不断下滑的趋势。
同时,我们通过毕业生问卷统计得出,目前毕业生在就业时,专业比较对口的情况越来越少,不管是什么专业,更多的是学用一致,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也不少。在与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很多单位明确表示最看重毕业生的在于能力和素质,除非是专业性特别强的专业,用人单位专业意识在逐步减弱。毕业生的看法也基本上与这一点相符,在问及什么类型的学生易就业时,68.9%的毕业生认为复合型人才比较容易就业,19.7%的毕业生认为宽口径的毕业生好就业,只有10.2%的毕业生认为窄口径的毕业生易就业;从以上三种对象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专业是制约就业的重要原因,但是影响力在非专业性特别强的领域已经逐步减弱。
四、学历层次与毕业生就业
第一、学历与就业目前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基本上是硕士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持平,专科生供过于求,人才市场的需求客观上决定了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毕业生学历层次与毕业后多久就业(见表8)的交叉分析中,我们清楚的看到,回答毕业既就业的毕业生占93.9%,远远高于本科和专科的毕业生,同时也可以看到硕士在毕业后三个月内全部就业,从就业率这一刚性的指标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反映出社会对硕士毕业生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由于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已经就业的毕业生,是一种事后分析,不存在有没有就业的问题,所以本专科的毕业多久后就业从数字上看就不会有太大差别,只存在就业质量的好坏问题,我们在后面会逐步展开说明。
表8 不同学历毕业生毕业多久后就业
毕业后多久就业
毕业既就业 毕业1—3月 毕业4—6月 毕业7—12月 毕业一年后
专科
76.9%
14%5.8%
0.8% 2.5%
本科
76.1%
12.5%
1.9%
2.7% 6.8%
硕士
93.9%
6.1%
0%0% 0%
总计
77.8%
12.4%
2.9%
1.9% 5.0%
(资料来源:本研究专题问卷统计分析)
第二、在毕业生就业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学历越高专业对口情况就越明显。
表9 不同学历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
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
专业对口 学用一致 专业不对口
专科
19.8%
40.5%
39.7%
本科
30.9%
38.5%
30.5%
硕士
36.4%
51.5%
12.1%
(资料来源:本研究专题问卷统计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生专业对口为36.4%,在三个层次毕业生中最高,而专业不对口率远远低于本科和专科,这说明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比较看中专业对口情况,也与我们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从不同学历来看,硕士专业对口比例最高,专科最低为19.8%,而专业不对口则相反,专科最高39.7%,硕士12.1%,这种情况或多或少有点意外,由于所调查的专科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职高专,而我们高职高专培养技能性人才比较注重专业对口,然而调查结果专业不对口率却最高,这可能是与我们专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专科教育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应该是有很大必要的,然而专科教育被办成本科压缩是很普遍的,缺乏明确定位和鲜明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科教育的发展,也造成了目前专科生就业困难。
第三、学历层次越高,毕业生对专业就业越有信心。在问及“你所学的专业就业情况如何时”,有48.5%的硕士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很好,而持同样态度的本专科生分别是31.2%,31.4%,比率远远低于硕士生,这说明硕士毕业生对就业持一种相对比较乐观的态度。而本专科已就业的毕业生对专业就业情况看法差别不大,本专生在回答专业就业情况时,本科生认为就业很好的占31.%,就业一般的占60.5%、8.4%,而专科生则分别是31.4%、62%、6.6%,这说明在同等工作中本专生的学历差异不会太大地影响。
第四、学历与就业呈正相关关系的状况在改变。
用人单位越来越理性,不再唯学历是举,招聘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他们目前不会过高地抬高招聘的条件,很务实。我们以用友财务有限公司今年招聘情况为例,今年用友招聘员工80人,其中本科生占64%,大专18%,硕士14%、专科以下3%、博士1%。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职场的主力是本科生,而用人单位一般对本科生也都是基本满意的。
部分访谈对象认为学历与就业应该是成反比的。前程无忧余海君高级执行总监认为,从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来看,学历高低与就业的难易程度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人才,就业面越窄,就业越难。此外,复旦大学高教所熊庆年所长也同样认为,学历与就业率成反比,越是高学历越是难以就业,就业对专业对口要求越严格。
五、不同类型学校与毕业生就业
第一、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的在就业率上的优势体现的不是很充分,但毕业生后劲一般比较足
表10 不同类型学校毕业生毕业多久后就业
毕业后多久就业
毕业
毕业
毕业
毕业
毕业
即就业
1—3月
4—6月 7—12月 一年后
研究型大学 81.6%
10.7%
0%
1.0%
6.8%
教学研究型 75.2%
12.6%
4.5% 2.8%
4.9%
(资料来源:本研究专题问卷统计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研究型大学在毕业即就业的比率上高出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也说明研究型大学的就业率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但是优势不是很突出。
从江苏省的就业白皮书《2003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中得知:在公布的各高校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大、江苏大学等学校雄居榜首,就业率均在99%以上,而一些名牌大学就业率却被甩到后面。例如东南大学就业率排第13位;南京大学排第30位,就业率为93.2%。学校类型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但并不一定研究型大学的就业率一定要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
表11 不同学校类型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
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
专业对口
学用一致 专业不对口
研究型大学 32.0%
37.9%
30.1%
教学研究型 28.3%
40.6%
31.1%
(资料来源:本研究专题问卷统计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研究型大学在专业对口上略微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专业不对口上略微小一些,这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差别有些不相称,这可能与我们国家研究型大学定位有关,但是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地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可替代的,学校及学生潜在的优势和毕业生的后劲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对就业的态度往往比教学研究型大学乐观许多。首先研究型大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信心很足。在问及“所学的专业就业情况”时,研究型大学有44.1%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很好,而教学研究型的只有29.7%;而回答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中,教学研究型大学(7.7%)却略微高于研究型大学(6.9%)。其次,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心理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对学校品牌的一种认可。在对用人单位的问卷中,在剔除毕业生主观因素以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所毕业的学校。
第三、从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层次来看,研究型大学的就业整体质量和水平比较高。我们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为例,复旦大学学生就业层次流向:50%到国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占15%左右,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等外企的占25%左右;分配的主要层次流向为:80%到科研机构、高校等事业单位,20%到三资企业,其中文理专业的人数相当。上海交大的本科毕业生85%以上为工科类,其分配主要流向为:25%左右毕业生进入了世界500强,例如英特尔、麦肯锡等国际大公司,20%进入三资企业,50%进入国有集团公司,考公务员的比例为3%左右。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层次主要流向:进入微软等公司的毕业生占10%,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占25%,进入三资企业占40%左右。就业层次主要流向:科研机构及高校等事业单位占60%,世界500强等企业占5%,三资企业占30%。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受制于地区经济相对不大,毕业生适应面比较广。
第四、教学研究型大学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明显。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的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以技术应用、技术开发为基本的中高级人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学研究型高校的都在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和地区产业结构,让地方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基本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市场职业需求不匹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2)毕业生就业分化的倾向明显;(3)现代学科、专业结构的建立基本上与产业经济结构发展相适应,部分就业困难的传统学科必须面临转型。(4)高校在专业调整上缺乏动态的适应机制,缺乏一定的超前性;(5)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好;(6)学历在目前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7)研究型大学就业优势并不明显,高校不能盲目攀升学校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