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象山矿井 陕西渭南 715400
摘要:安全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煤矿井下采掘安全管理更是煤矿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井下采掘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随着煤矿井下采掘技术的不断发展,职工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也已相对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为安全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针对煤矿采掘安全管理思路及排除隐患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采掘;安全管理;隐患排除
引言
煤矿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是安全管理,有越来越重要的煤矿管理地位。我国在近几年对煤矿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使很多的煤矿都处在一个生产安全的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煤矿生产状况来看,仍然有许多不安以及危险的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煤矿的生产,还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威胁。因此可以看出来,对煤矿做好安全监管有很大的意义。
1煤矿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事故安全防范意识不够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在事故安全防范上缺乏保护意识,忽视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导致在发生危险的时候不能及时的撤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2设计不满足安全生产的规定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体现在矿井、巷道设计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这些不规范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给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降低了煤矿行业的生产效益。
1.3“一通三防”问题突出
“一通三防”问题突出,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的通风问题,瓦斯问题、煤尘问题和防火、顶板等问题,都是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是安全管理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一些环节专业技术性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严重的危机,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不能放松警惕,必须要时刻的注意周围的环境,发现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地解决,保证生产和生命安全。
2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加强煤矿井下采掘安全管理,需要从根本上正视采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有中心、有重点的突出管理来实现规避风险、排除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发生率,提升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目的。普遍而言,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顶板安全隐患
在井下掘进工作过程中,必然会对周围的岩体造成巨大的影响,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会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可造成岩体的变形,甚至是崩塌,从而造成安全隐患。顶板安全隐患引起的工作面冒顶事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职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理论上来看,根据覆盖范围,冒顶事故包括大型冒顶、局部冒顶这两种类型,又分为漏垮、推垮以及压垮冒顶这三种形式。其在发生前有明显征兆,如:顶板产生裂缝、煤壁出现掉渣、顶板发出声响等等。
2.2通风安全隐患
常见的通风形式主要包括引射器通风、全风压通风、局部通风机通风这几种掘进通风形式,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由于瓦斯、爆破后所造成的有害物质和尘埃引起其它安全事故或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一般来讲,掘进通风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风机风压不足,通风量不足,瓦斯没有及时排除,尘埃清理、有害物质稀释不达标等等,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并做好防范工作。
2.3爆破安全隐患
爆破是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工艺手段,专业人员通过安装必要的爆破装置,对特定的煤体部位进行爆破,以满足煤矿井下采掘生产的需要。显而易见,炸药本身就是一个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存在的风险因素很多,危害巨大,爆破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如:爆炸不完全、炸药储备管理不严谨、作业人员重视度不够、巷道不够畅通等等,都会带来爆炸安全隐患,威胁到煤矿井下采掘安全[2]。
2.4支护安全隐患
加强支护管理,对于提高围岩的稳定性,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煤矿在采掘工作中对于支护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所采取的支护方式还比较形式化,没有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除此之外,对所支护的目标也没有采取必需的处理、修补措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支护作用的发挥,一旦围岩发生较大的变化,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3煤矿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3.1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危险源的在线实时监控
使用传感技术在作业时,对危险源和开采中的数据进行在线收集,中控室及时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收集,实现对煤矿的开采,监控不同的可能会存在的风险,达到自动的报警效果,将目前人工监测的方法进行改进。此外,安全监管和管理信息合在一起可以变为一个大的系统,有利于集中度的对其进行管理,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监控,将综合在线与实时监控的平台实现。
3.2构建人员管理的电子监控体系
在煤炭企业有安全事故发生后,为了自身的利益,将问题隐瞒。对当前的监管系统来看,监管部门不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所以,应该改变现状安全监管部门常用的方法,强化监督与管理下井人员的人身安全,完善人员的考勤体系,对井中作业人员的信息实时进行了解,避免有不安全的煤矿产业的行为的发生。安全监控井下的作业人员,可以使用RFID技术的安全监控体系。因为不需要人的操作在识别的过程中,所以在复杂的环境的应用。
3.3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煤矿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基础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石,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煤矿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做好现场管理,在对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基础上,严格监督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规范化实施操作,并且对现场的排水、通风、运输、机械、采掘等系统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保证煤矿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其次,做好安全技术管理,对特种作业规程、特殊开采方法、技术改造等方案进行严格把关,提高煤矿技术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最后,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实现精细化的现场管理模式[3],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专业能够满足岗位需求,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发展。
3.4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
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新常态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应该正确认识组织开展职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特殊性制定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在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支撑下保障安全教育效果。通过定期召开教育培训大会、推送新媒体信息等方面促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让职工严格按照各项管理规范开展工作,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达到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效果。
结束语
煤矿井下采掘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职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发展前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坚持采掘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对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排除措施,无疑是保障煤矿采掘过程安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军章.高瓦斯煤矿采掘工程中通风技术和安全管控方式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01):34-36.
[2]张贵平.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10):153-154.
[3]赵遵华.煤矿采掘工程中通风技术与安全管理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7(08):108-109+112.
[4]祁清平.煤矿井下采掘安全管理的改进研究[J].化工管理,2017(18):185.
[5]侯照东.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24.
论文作者:陈国新,赵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煤矿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井下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顶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