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诊治及近中期疗效论文_敖苗

儿童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诊治及近中期疗效论文_敖苗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474150

摘要:目的:对儿童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临床诊治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儿科接收的61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1患儿中,不完全川崎病占比36.1%;超声检查诊断小型冠脉瘤患儿9例,中型冠脉瘤17例,巨大瘤35例;左冠状动脉受累占到77.0%,主要发生于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受累占到86.9%,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Ⅱ段;左右冠状动脉均受累占63.9%;心电图异常患儿32例(52.4%),主要是窦速、ST-T变化;55例急性期患儿采取IVIG冲击治疗,4例未进行此项治疗,2例治疗情况不明确;36例患儿发病到治疗间隔10d以上。治疗后随访72.1%患儿的冠状瘤回缩,45.9%患儿的受累分支冠脉瘤表现出消退趋势。结论:对于中晚期川崎病患儿在治疗中应积极预防冠状动脉瘤,通常以左冠前降支和右冠脉瘤居多。

关键词:儿童期;川崎病;冠状动脉瘤

川崎病(KD),是临床儿科较为多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病症,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发病群,随着病情发展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尤以冠状动脉损伤最为多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一个合并症。如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合并冠状动脉瘤,有报道称并发率在20%~25%,对于急性期患儿应用IVIG治疗可有效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1]。本文主要对近期KD合并冠脉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病的诊断和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报告正文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61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其中,男患儿45例,女患儿16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3.1±1.7)岁;6例存在复发史。本组患儿均无家族病史。

1.2方法

回顾记录本组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KD合并冠脉瘤D患儿的年龄、性别、复发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IVIG治疗及随诊等方面的结果。

根据儿科川崎病诊断标准予以诊断,也就是六项主要临床症状中有五项及以上相符,如不足五项,但通过超声心电图检查存在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诊断标准为[2]:(1)小型,冠状动脉瘤体内径5mm以下;(2)中型,瘤体内径5~8mm;(3)巨大型,8mm以上。

1.3统计方法

本组患儿临床资料均统一录入Excel进行整理和分类,再进行数据的计算,并予以记录。

2.结果

2.1本组患儿临床表现

61例患儿均存在发热表现,发病到确诊时间为3~57d,平均(14.2±3.2)d;根据诊断标准不完全川崎病患儿22例(36.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本组患儿临床诊断结果

通过超声检查,本组61例患儿中,合并小型冠状动脉瘤8例(13.1%),中型冠状动脉瘤17例(27.9%),巨大型冠状动脉瘤36例(59.0%);左冠状动脉受累47例(77.0%),且以前降支为主,有27例(57.4%);右冠状动脉受累53例(86.9%),以Ⅱ段为主,有24例(45.3%)左右冠状动脉一同受累39例(63.9%)。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本组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患儿32例(52.4%);以窦速、ST-T变化为常见类型,分别有患儿10例(16.4%)、13例(21.3%);另外,P-R间期延长患儿4例(6.5%),合并室内传导阻滞3例(4.9%),异常Q波4例(6.5%)。

2.3 IVIG临床治疗情况

本组患儿中,55例急性期患儿采取IVIG冲击治疗,4例未进行此项治疗,2例治疗情况不明确。发热到采取IVIG治疗的时间为4~52d,平均(15.1±8.7)d,36例在10d以上。45例(73.8%)患儿急性期IVIG用量为2g/kg单次用药;9例(14.8%)按照1g/kg?d用药,连续2d;1例(1.6%)按照0.4~0.5g/kg?d用药,连续4~5d。IVIG治疗无反应的18例(29.5%),其中11例再次按照1g/kg?d给予一次IVIG治疗,之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患儿在按相同量进行3~5次IVIG治疗后体温降恢复到正常。

2.4本组患儿治疗随访情况

本组患儿有47例得到随访,均随访0.5~5年,平均(3.1±0.4)年;44例(72.1%)患儿的冠状动脉瘤有明显回缩,28例(45.9%)受累分支冠状动脉瘤表现为消退,消退平均时间为(2.0±1.2)年。

3.讨论

KD是临床儿科急性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超过80%患儿年龄在5岁以下。该病的临床症状大多数不具典型,以致于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进而使得冠状动脉瘤发生概率增大。有研究报道,19.5%KD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或不完全[3]。本研究中,不完全KD患儿占比36.1%,比报道数据高。

本组61例患儿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部分患儿合并多支冠状动脉损害,尤以右冠状动脉为主,且52.4%患儿存在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速、ST-T变化。在临床治疗上,IVIG能够有效减少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病程在10d及以后应用IVIG治疗是引起冠状动脉并发症的一个风险因素[4]。本组患儿中,3例患儿由于未及时诊断,而未应用IVIG治疗,36例患儿自发热到采用IVIG治疗的间隔时间在10d以上,这有可能是引起冠状动脉瘤的一个因素。之前有研究指出,IVIG的无反应性和KD合并冠状动脉瘤存在关系,这也是冠状动脉损伤的一个风险因素。本研究中,IVIG无反应患儿占比29.5%,高于研究报道的12.9%,表明IVIG无反应性是KD合并冠状动脉瘤的风险因素。对于该类患儿应重复应用IVIG治疗,用量为2g/kg.次,可有效减少IVIG无反应性。

总而言之,IVIG在KD急性期患儿,可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但如果出现冠状动脉瘤则对患儿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尽早、规范使用。

参考文献:

[1]魏亚娟,赵晓兰,刘保民,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2:837-840.

[2]闵杰青,李斌,高虹,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超声随访[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01:59-62.

[3]吴瑜,杨立,具海月,等.川崎病致右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性闭塞1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02:152+181.

[4]张雅媛,钱小青,李娟,等.川崎病281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2,01:29-32.

论文作者:敖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儿童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诊治及近中期疗效论文_敖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