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植物合理选择以及配置的目的在于充分满足城市美化与绿化要求,满足生态环境需求。所以,本文围绕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展开,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以及配置的现况,探讨了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配置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合理选择;配置
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迅猛,对于怎样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体现人文与历史内涵,是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新要求。园林设计人员通过色彩丰富的园林艺术,充分满足人类对大自然的憧憬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创造出自然氛围和艺术空间,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合理选择和配置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一)经济性原则
一般而言,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除去需要将人文建设充分展示出来,还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生态环保。如此一来就规定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除去需要按照生态原则展开设计,还需要把低碳环保观念移植到其中。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当使用观赏树种,采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易于获取,还能够凸显出地方特色。
(二)协调性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中有一个是协调性原则,也就是园林里面各种类型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确保生态系统合理,在展示出园林绿化设计个性与多样化的过程中,确保园林系统协调与合理。不一样的植物之间均存在着各种联系,为防止植物间生物特性不相融,就需要增强对各种植物之间的搭配,确保生物的合理性,经过合理的设计构建层次分明且具备立体感的生态园林。
(三)适应性原则
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第一步需要严格遵从适应性这一原则,也就是保证每一类植物间生长协调,还有对本地环境适应性,合理挑选最恰当的树种。除此以外,在挑选植物类型以及搭配设计中应当结合实际,根据植物具体生长环境特征设计。适应性一般表现在需要以植物生长特征为根本,融合光照与土壤等因素确定植物类型。
二、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的现况
(一)园林绿化植物品质差
现阶段,有些地方在开展城市绿化的过程中,直接购买了大树来栽种,因为环境变化与管理养护水平无法跟上,导致一些乔木长势差,并且还有一些植物枯萎死亡。与此同时,一部分植物因为栽种的位置不正确,导致偏冠。比如说,有些地方典型气候特点就是风大,尤其是在城北方向尤其显著,该处植物迎风面基本上没有枝条,树形出现了偏冠,冠幅很小。
(二)植物季相景观不显著
园林绿化植物是有生命的造景要素,同时还是四季气候变化的反应,是人类对城市景观的感受。按照季相景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成:第一,春天观花植物就是紫叶李与山桃、山杏与牡丹、榆叶梅和连翘等。第二,夏天观花植物就是珍珠梅与月季、金银木与卫矛等。第三,秋天观叶植物就是白蜡与五叶地锦等。第四,冬天常绿植物就是云杉与油松、侧柏等。可是,这部分植物里面春天观花植物栽种数目少,难以构成相当规模的景观效果。秋天观叶植物少,很难构成好的景观效果。冬天大体上是常绿针叶树,非常单调。各种花卉使用贫乏,除了每一次节日在广场以及重要街口有盆花摆放以外,基本上一整年看不到各种花卉。
(三)植物资源挖掘匮乏
有些地方现阶段用在园林绿化常见的植物类型少,对本地区植物培育和使用不足。现如今园林绿化采用的苗木均是从别的地方购买的,对于园林绿化建设有巨大影响。有关资料表明,该地区境内总共有的植物资源有4000多种,高等植物200多棵,一共有1900多种。根据调查,该地区采用最多的植物就是杉科与柏科、油松与松科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知,乡土植物少,同时和该地区自身具备的植物资源不适应,乡土植物资源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的植物是能够直接使用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需要增加对乡土植物的探索与开发,发挥出其优势,避免因为引进植物而增加资金投入。
三、园林绿化植物合理选择和配置的举措
(一)园林绿化植物合理选择
1.选择依据。第一,需要尽可能挑选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按照容易成长,适应环境等特征,发挥出其绿化功能。第二,引进外来树种,让城市绿化更加丰富,让快速生长的树种和生长缓慢的树种相融,结合生态和经济效益。第三,植物生态功能比如温度与空气等均是重要的选择标准。第四,大规模的防护绿地里面可以根据苗圃管理模式定制城市专用苗木。
2.选择标准。选择生长快,干直与分枝点高,不会对交通产生影响的植物。选择树冠高大、颜色多样、具备绿化美化环境的植物、选择萌生性强以及适应能力强的、可以控制其生长的绿化植物。选择生命较长、病虫害少、抵抗大风以及没有臭味、清洁没有污染的植物。
3.选择方式。第一,合理规划,合理选择新优植物。将城市生态作为基础,将景观与生态效益相融,按照城市各种绿地的用途合理选择植物与配置,关注树种类型,把不一样的花色以及形状等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落叶以及常绿树种,观叶以及观花树种相融,丰富植物颜色与景观层次。把乔木与阔叶以及常绿树种作为核心,维持群落结构稳定,遵从自然群落发展的基本规律。把生命较长且生长速度快的绿化植物作为重点植物,并且分配生长缓慢的树种,形成各种群落结构。第二,融合群落多样性和特色基调树种。按照该地区气候条件,尽可能挑选多样化园林绿化植物,采用植物形态与花色等绿化。关注区别植物主次,防止把多种植物混合在一起,避免其景观效果被影响。第三,融合短期和长期效益。挑选树种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到近期景观,同时也需要思考到长期景观。前者的构成依赖于大树入城市的理念,采用规格大的苗木,发挥出乔木树形,从而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转变过去的思想:第一,明确以人为本思想。此是城市合理规划的思想,创造充满活力和审计,给市民提供安静且优美的环境。第二,充分掌握好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构建层次分明且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而实现各种美,比如生态与艺术美等。第三,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当将近期和长期观念连接起来,不仅需要思考到近期景观效果,同时还需要思考到远期景观效果。第四,始终坚持合理规划方法,科学部分,系统设计需要按照实况,融合现代规划的观念,合理规划与设计。
首先,健全绿化植物配置方法。此次研究的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就是:列植,比如说道路两旁栽种玉兰与女贞,在河岸边栽种柳树;丛植,从3到10株相同类型植物非常紧密地挨在一起进行栽种,比如银杏与龙爪槐等等。这部分配置方法还有待健全,比如在地域比较开阔的地方展开群植,构建群落自然景观,同时,开展3到4种植物混合栽种丰富立体景观效果。
其次,增加园林绿化植物类型。采用不一样的园林绿化植物形态构建不相同的景观效果,比如以孤植展现个体美。要体现植物的群体美,也可以按照各自生态习性合理配置,打造出乔与灌等相融合的群落景观。很多园林植物香气逼人,能够给人带来非常愉悦的感受。在园林绿化植物建设过程中栽种植物,就需要进行合理分析与调研,防止造成生物入侵。
结束语:
园林绿化植物是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材料,经过造景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出植物在环境里面的各种功能。伴随城市环境美化以及绿化的需求提升,植物景观配置方法持续涌现出来,经过融合植物特性,遵从相应的搭配原则,展开艺术性的植物配置,不但可以发挥出植物在环境中的作用,还能够展现出人和植物以及人和自然互为依存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房卓研.城市特色塑造中园林绿化植物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8,44(02):61-64.
[2]周丽.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J].江苏林业科技,2016,43(04):49-52.
[3]杨定学.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J].低碳世界,2016(05):224-225.
论文作者:刘恩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树种论文; 景观论文; 群落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生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