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系统为其做出伟大贡献。配电线路故障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文章以10kV配电线路为例,分析了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然后分析了它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检修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检修维护方式;研究
引言
电力能源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开电力能源的支持,需求量逐年稳步提升,这就给配电网络的提倡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求配电网络能够维持颇为稳定和安全的运转状态,确保供电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1电网配电线路基本特点
1.1结构复杂性明显
目前阶段,国内电力系统随之升级,且电网配电线路结构也更加复杂。其中,因输送电力不断增加,导致配电线路绝缘子的体积明显增加,架杆的高度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基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对于电量的需求也骤然增加,为电力企业提供了必要的发展机遇。但企业自身的供电负担也不断增加,要想对供电压力进行缓解,就必须针对配电线路采取改造措施,引入现代化电力技术与材料。为此,线路结构更加复杂,虽然供电能力得以提高,但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难度也明显增加。
1.2覆盖范围广泛
电网配电线路分布在各个区域,所以覆盖范围相对广泛。西至自藏高原、东至地海拔的沿海区域,北至高寒东北地区,都分布着配电线路。所以,电网配电线路会在不同区域与气候环境中运行,检修与维护的难度增加。
2 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原因
2.1单相接地
如果线路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会导致开关跳闸,造成停电事故,严重影响周边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造成线路单相接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天气因素、绝缘因素等。例如,在大风天气中,强风可能会吹断线路附近的树枝,使得树枝接触到一根电线,这就可能导致单相短路,开关设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判断,从而出现跳闸。配电线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或出现设备和线路老化的现象,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以绝缘子为例,如果出现破损或者裂缝,就会影响其绝缘效果,很容易发生爬电和击穿。
2.2导线烧断
导线烧断,必将引起停电事故,甚至在少数情况下,还易滋生火灾或触电等安全事故,其影响尤为严重。而诱发导线烧断的原因在于:线路负载过大,致使其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明显超出自身负载界限,继而出现停电事故、火灾事故;导线连接质量相对较差,且相邻导线间的连接仅由平沟线夹完成,使其在接触面积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致使导线发热,不仅会加大导线接触电阻,还会在恶性循环的基础上,引发导线烧断问题。
2.3线路短路
短路是配网系统中频繁发生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了很多安全事故。究其原因,处于不同位置的导体由于其电位不同,在接触后就会引发不良的情况,就会发生短路故障等类似问题,短路发生后会引发所在配电线路出现燃烧断裂的情况,造成短路的原因有很多,雷电的袭击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所在,而且在大风大雨天气中各条线路的不同导体之间就会出现异常接触的情况而引发短路故障。
3 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
3.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检修技术
3.1.1科学制定检修计划
对于配电线路运行期间出现的多种故障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和计划,并积极和切实落实这些方案中的举措和规定要求。科学的检修方案和工作计划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配电网络的线路和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而且还能够减少检修工作给用户正常用电带来的不便和麻烦,也能够提升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将各项检修工作纳入到统一的检修规划体系之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杆塔的检修方面
要对杆塔、线路以及横担等进行定期经常的检查,保证没有出现歪斜或者变形等情况;在对杆塔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内容,保证杆塔的土质情况符合于立杆内在的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来控制电线杆的埋深;杆塔是完整的,没有遭到破坏;杆塔有着十分稳定的组件,没有短缺问题出现。没有严重的腐蚀或者破损现象出现于杆塔中,电线没有松动,十分紧固。结合检测结果,相关的运行维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维修。
3.1.3故障排除方面
因为配电线路有着特别大的运行覆盖面积,那么检测和维修工作都不能同步进行,因此故障的检测工作需要分段来进行,将故障给找出来。在检测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时候,需要对它的接地方式进行明确,查看是明性接地还是隐性接地。如果采用的是明性接地方式,那么如果出现了故障,检测工作就可以很容易检测,从而将其排除掉。如果采用的隐性接地方式,那么故障出现之后,就不容易检测出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不能够采用传统的逐一检测方法,要不然会造成时间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分段检测方法则是非常有效地。
3.1.4采用新技术的新设备
首先,利用GPS系统对杆塔、配变位置进行顺利导航并准确定位,以提升检修和巡线工作的效率。其次,发挥配网自动化的优势,为了及时掌握线路运行情况而进行实时监测。再次,加快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装置的安装步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故障扩大做好准备。最后,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新建或者改造时,真空断路器在分段和分支开关部位的采用能切实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几率。
3.2维护措施
3.2.1运行管理
依据10kV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的角度,运行人员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对配电设备予以巡视,使其能够及时掌握设备缺陷,为其检修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以此防止线路故障的滋生。同时,还应在遵循“严勤细熟”的原则下,强化避雷器、电缆和绝缘子等元件的维护,使其能够在预防试验的前提下,提高检修力度,继而消除设备隐患及缺陷。特别针对电缆工艺差的问题,应逐步做好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切实持证上岗、考核上岗的意义。
3.2.2适当增加线路管理资金投入的力度
只有高度重视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的作用,才能够确保线路运行更加安全。而为了推进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适当地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因线路质量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正常性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要想提高线路质量,就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除此之外,应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施工水平,但一定要有必要的资金作为支持。
3.2.3线路立杆
首先,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立杆施工,确保杆塔的埋深可以满足线路的设计要求。其次,立杆点的土质较为松散,粘性较差,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提升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如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和加固等。然后,在立杆施工中,应该按照规定要求,设计底盘和拉线盘,如果线路质量不过关,则应该对其进行全面审查,对不合格的线路金具、横担、杆塔等进行更换。最后,要确保线间距离的合理性,线路通道足够宽阔。
3.2.4增加避雷线的运用
避雷线是配电线路的基础防雷措施,依据自身分流、耦合和屏蔽等作用,防止雷电袭击导线。以避雷线的耦合作用为例,探讨支架高度和各项耦合系数间的关联。而在实际避雷线架设中,其高度的明确还和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等条件存在关联,即通过对各方因素的协调把控,方可更好彰显避雷线的作用,保证线路运行安全。
结语
配电线路的主要功能就是传输电能,能够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是,因配电线路长度较长且涵盖范围广泛,实际的环境复杂且变化因素较多,直接增加了配电线路安全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积极开展配电线路日常维护工作,重点处理细节,促进电网运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思宇.浅谈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运行维护与检修[J].环球市场,2017(33):221.
[2]韦日锐.浅谈10kV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查找检修与维护[J].科技经济市场,2017(7):28-29.
[3]胡斌.关于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运行维护与检修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7(24):175.
论文作者:张文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故障论文; 导线论文; 避雷线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