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论文_卢红艳

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论文_卢红艳

(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 300300)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必然要从安全问题入手,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企业管理层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机械制造的安全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1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既涉及到员工人身安全问题,同时也关乎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问题。安全管理是针对劳动安全进行的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工作,即运用安全的组织、制度、方法手段对劳动安全进行一系列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安全管理不仅仅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需要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以及各部门、各方面分工负责去做,从而实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境和职业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一种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从总体上进行分析和规划,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安全管理的机制,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从而减少和避免发生各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事故。

2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讲,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而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可是从当前国内机械制造企业来看,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就算是一些企业进行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但是执行的力度不够。同时每一个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标准。

2.2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在当前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企业为了能够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均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所减少,使得安全隐患存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最终造成事故的产生。特别是对于某些生产核心环节来说,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

2.3企业安全生产观念薄弱。对于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其安全生产管理意识相对较弱,这也正是机械制造企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也不是特别重视,使得员工具有一定的侥幸心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4风险预控能力不足。在机械制造企业中辨识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一般都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进行识别,识别人员对其作业环节所涉及的各类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不准确或不全面, 从而在制定控制措施 和落实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不能消除。

2.5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当前新形势下,为了能够使企业效益得到根本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这也同时使得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员工,由于所招聘到的员工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所以整体的安全意识不足,一旦直接进入到一线,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违章操作,为企业的生产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策略

3.1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使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可彰显出实效。所以,对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应注重对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让其能够将安全生产放到第一的位置。并且,在进行安全管理时,还应将管理渗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之中,确保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明确,让工作人员都能够严谨地对待自身工作,并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发光发热,不但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求,还能使自身安全需求得到保障,为机械制造企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可推动各项管理制度的深入贯彻,使机械制造企业内部可真正处于一种安全的作业环境之下,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富秩序性。所以,机械制造企业应重视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责任制、值班制等,以对工作人员起到一个良好约束作用,让工作人员都能够以高标准来要求自身,以切实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安全。再者,机械制造企业应在落实安全制度基础上,促进奖惩体系的健全,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理念。对此,首先应促进安全管理和生产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而为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其次,应强化企业发展和安全管理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深入落实安全理念,并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不断对安全制度予以完善。最后,机械制造企业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以使员工的安全意识获得切实增强,从而促进良好安全生产环境的形成,让供做人员都能够在安全的生产环境中进行作业。

3.3增强安全预警管理。安全预警管理,即指根据企业运行特征与环境,对安全隐患予以剖析,进而提出解决措施的一种预警管理制度,通过对这一制度的运用,能够使安全问题被及时发现,降低安全问题对机械制造企业所造成的损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管理方式。所以,对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应增强安全预警管理,制定相关的预警方案,使安全预警管理可发挥出实效,进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证。另外,机械制造企业还应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劳护工具予以及时配置,让工作人员能够运用到这些配置,以实现对自身安全的保障。再者,应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使用性能的良好,以应对突发情况,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在最大程度上增强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性。

3.4进行安全生产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管理,可以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展开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把控和降低了过程的安全生产风险,对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安全管理方式,进行安全考核评价,不但可以将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还能够对安全生产起到激励性,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安全高效的状态之下。

3.5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员工是企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企业想要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必须要从员工入手,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使员工能在工作中主动识别各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尤其是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不仅要对员工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还需要员工掌握熟练的实践技能。此外,还需要考验员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处理能力,使员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自主应对不同的状况。只有当员工经过考核后方能上岗,若考核不通过,则应对员工进行二次培训。通过完善的培训制度与考核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机械制造的安全性,促进企业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

3.6建立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以现有安全管理为基础(体系、工具、方法)提炼升级,以风险辨识为源头,与隐患排查治理形成系统工作,重点解决风险分级管理,标准、方法与措施.同时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风险与隐患数据库,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决策。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机械生产制造企业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能够确保机械制造企业在市场中位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如何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生产制造水平,是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正在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丁则剑.安全生产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9):26-27.

[2]官小红.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安全标准化的实现[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7(12):47-49.

[3]杨凤朝.浅谈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0):144-145.

[4]和苗兰.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J].煤,2017,26(09):99-100.

[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论文作者:卢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论文_卢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